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篇

一、“13•37”教学模式的实质

面向工作过程导向的“13•37”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教学内容任务化、模块化、项目化,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导向,以工作职责为心理导向,以职业发展为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和职业发展导向培养模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工作环境下项目教学法与职业发展导向培养的有机结合。”表达公式:“13•37”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职业发展导向培养模式面向工作过程的“13•37”教学模式核心是“工作任务”,教学活动均围绕“工作任务”开展,问题因任务而起,因任务而做,因任务而终,“工作任务”可以被看作一个个的项目任务。所以,“13•37”教学模式采用的也是项目教学。然而在项目之外,“13•37”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工作环境的塑造和学生角色的定位,更注重学生个人的因素,因此与项目教学法相比,“13•37”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流程式教学法,而是一种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教学环节的设置来讲,“13•37”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三段七环”教学法。面向工作过程的“13•37”教学模式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思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包括客户沟通、方案设计、组织生产、售后服务)的社会能力等诸多方面。

二、面向工作过程导向的“13•37”教学模式的特点

“13•37”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支配课堂”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探究发现的新型教学模式。

1.目标指向具有多样性。学生层面,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其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层面,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校层面,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通过“13•37”教学模式的实施,寻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体系、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课程体系。2.职业定位准确,效率高。“13•37”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相衔接,具有学习目标明确、职业定位准确、易形成职业素养的特点,并且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3.针对性强,可控性好。“13•37”教学模式立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教学环节重实践、轻理论,适合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能力相对较差、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职业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技能。

三、“13•37”教学模式模型

学校应构建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除以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探究发现为核心的学法取向和以自我定位、自我认知、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归因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取向外,应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资源的强烈诉求。课节时间轴与学业业绩报表时间轴和学法取向、能力取向、资源取向相互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四维三取向”模型,使面向工作过程导向的“13•37”教学模式更趋成熟。

四、“13•37”教学模式学法取向的资源诉求

“13•37”提倡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探究发现的学法取向,该学法取向要求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既提出内在的学法精神诉求,又提出外在的精品资源诉求,这些诉求的核心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能够方便快捷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必要资源。”为保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够实现这些诉求,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微课、练习题、图文教程、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库等。

五、“13•37”教学模式模型分析

1.从师生主导课程时长比来说,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完成“创设工作情景”“制定工作任务”和“鉴定工作成效”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在备课过程中已经确定,在实施过程中只需做好铺垫、明确工作任务,后一个环节与工作任务验收小组共同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活动所占时间为十分钟。其他四个环节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占时四十分钟。师生主导课程时长比为1∶4,教师还权课堂,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从教学实施的主体来说,“确定工作角色”“确定工作方案”两个环节由学生完成,既满足了新教学理念的需要,又彰显了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势所在。这一转变把教师的主动权归位给学生,让学生实现“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自主学习更有动力,合作学习更加高效,探究学习更加深入。

3.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来说,教学过程完全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诸环节始终围绕工作任务展开,有四个方面好处。一是学生进行岗位角色定位,培养了学生岗位责任意识。二是师生拥有共同学习目标和价值追求———完成工作任务。三是教师从作业布置者变成助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顾问,构建出合作共赢的师生关系。四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篇

它是选取一节完整体育课当中的某个部分出来,一般是选取基本部分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约15分钟左右)让教学者面对评委、专家进行课堂教学(一般是没有学生的教学)。教学者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评委来展示自己的体育知识水平,教学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动作示范等。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侯应注意从整节课的设计手,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够大大地提升片段教学的品质,获得很好的成效。

2、体教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技能

、应具备的教师基本职业技能

师范生毕业之后就将成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所以,学生必需要掌握与学习的职业技能主要有标准的普通话与良好的语言表达;“三笔字”技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组织的能力;教案编写能力及心理辅导技能等等。

、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1)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

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指学生不仅要掌握每个师范生所应该要掌握的教师基本技能之外还应该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具备能够运用体育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来上好一节体育课所必须要掌握的的能力。

(2)体教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的教师专业技能。

体育教育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它不仅具普通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般特点,还需要学生有很好的体育运动的能力与运动技能,这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特点。所以,体教专业的学生除具备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具备如:动作示范能力,示范能力是作为体育老师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指导与纠正学生错误的能力,这是决定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学组织的能力;保护与帮助能力。

、遵义师范学院体教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的项目

我院在对体教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主要有普通话课程与三笔字(粉笔、毛笔、钢笔)课程和试讲试教、说课与编写教案等。训练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课堂的现场练习、在一旁观看教师上课和课后学生的自我练习等。

3、“片段教学”引入体教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为了能够增加考评的可信度而且又方便操作,“片段教学”这一新型教学形式被提了出来,它能够分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既可以有学生的参与也可以没有,时间可以长也可以短。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师招考的面试与教师的考评当中。“说课”这一形式在教师招考的面试中已经屡见不鲜,但是说起“片段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还是鲜为人知。“片段教学”近两年开始在有些省市的面试中出现,目前,在学生的脑海里对片段教学这一“新东西”并没有多大的概念。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叫学生进行片段教学时,很多学生会显得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从何下手。因此,在职业技能训练中增加片段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片段教学现在在教师招考的面试中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但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新动向。而且体育教育又跟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学生普遍都存在着重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轻教学技能的现象,在教学技能这块更是需要着重地提高。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时,也可以考虑将片段教学列入到训练当中。

4、在体教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中增加片段教学训练的意义

、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由于片段教学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组织能力等完全地展示出来。因此,要求教学者要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更为集中,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各类教学方法,精炼地切入到某一教学片断中,这对教学者来说有一些难度。

、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教育教学能力

在进行片断教学的时候,除了要考察教学者的教学设计的理念是不是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的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准确,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教学者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技能,如普通话是否标准,发音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简洁等。

、能够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与现场发挥的水平

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角色由学生变换成了教师,还未能完全适应这个角色。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紧张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排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怎么去分析教学任务等等。而在片段教学的训练中,可以进行无生教学,学生可以在讲台上或者在室外进行上课,指导老师在旁边既可以充当评委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心理素质与现场发挥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有效的增强。

5、思考与建议

、思考

各个师范院校自扩大招生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师范生毕业,这给师范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当今的社会发展迅速,所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因此,在对人才的选拔方式上也是不断地推陈出新的。而全能型人才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校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又是体教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学校对学生技能的培训,才可以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各个师范院校,也必需与时俱进,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适时地引入一些新“产品”,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给学生的就业增加成功的筹码。在应聘教师的面试当中,“说课”与“片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而“片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在众多省市的教师招考的面试当中被屡屡采用,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因此,可以结合本院体教专业的实际情况,在职业技能训练中引入“片段教学”这一新产物,使学生在面试当中能够赢在“起跑线”上,给本院的学生打下一个好的就业基础。

、建议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3篇

“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必须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事,学会生存。”这四大支柱“反映了21世纪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反映了教育从原有的局限性向跨世纪的新目标的转变,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中小学教育不应该单纯地追求升学率,而应该为现代教育的提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构架科学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2]而我们目前的教育,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教学,教师在学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时,固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能自觉地研究它的思想精髓和指导内涵,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模仿,甚至是机械的照搬,从学校领导的考核制度出发,师生唯成绩是问,真正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只是撞钟和尚的一件袈裟,对自己的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显得茫然,所以,教学效果不佳,教法改革半途而废,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被扼杀。殊不知,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只就浅层面地“鹦鹉学舌”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更新,不顾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来推广成功的教学法,是对教育的渎职,这样的教改无异于东施效颦。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的成长,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心灵看到生命的光明,教育所指向的正如马克思所昭明的人类的终极目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3]时至今日,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教育的创新,而教育思想的转变必将引动创新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为此,我们只有解放思想———相信学生,才会转变观念,进行教改。即使“最不完美的创新要比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文兰森语)只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才会拥有相应的人才观、科学的教学观和辩证的质量观。

二、人才观

人才培养是一个战略性的课题。要利用好今天,设计好明天,预想到后天。要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推动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当前人们的心理失衡现象呈上升趋势,并且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里,国际上所有的竞争都是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科学技术与国民素质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在经济领域里,道德是一只无形的手,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冷静地认识到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而导致的人性淡化给人类文明的前景所罩的阴影。这一切表明,当前人才培养是一项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历史工程。一个面向2l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提,先成人,后成事,是教育的归宿,“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工农商劳动者、科技人员和学者专家、行政管理人员,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传统教育往往看重的是学生的共性,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即人格),素质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能与世界对话的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知识分子,要树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新的人才观,这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个性的发展就不成为人才。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而创造性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必然,又是灵魂。所以,以思想教育为主轴,把培养富有创造性思维的实用性与国际性人才作为我们的育人导向。在现代社会里,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为人类的明天培养具有现代健全人格的创造性和谐发展的人才。因为真正的人才必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一切成功者、杰出者,不是他们的智力如何超群,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比一般人突出,所以说一个人成才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完美统一,而且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4篇

1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

基于政治课教学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在对学生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诸多途径中,居于主导地位。

1.1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基础性。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以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着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党的教育方针。它作为一门教育课程,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离开它,青年学生的道德大厦就没了基石,就会倒塌;离开它,就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它与一般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德育作用相比,是居于首要地位的。

1.2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长远性。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不会在人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也不是单凭朴素的阶级感情就能形成的。正如列宁所说:“只有从外面灌进去。”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人们的头脑,达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的目的。而这种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础形式。政治课就是要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增强无产阶级思想,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侵蚀,从根本上来端正学生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目前,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崇洋、享乐主义等等,常常打着“改革”和“现代观念”的旗号出现,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腐蚀和毒害无孔不入。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政治课教学,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因此,政治课教学是发挥长远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具有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1.3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系统性。政治课教学,在它与文化课和专业课中结合本学科的主要作用和知识内容所进行的德育相比,文化课和专业课只能让学生接受只言片语的政治理论,点点滴滴的政治现象,一知半解的政治观点。而政治课教学在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有关知识时,具有内容上的系统性、理论性。在传授这些基本观点及知识的同时也就对学生进行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如现行的政治课《经济政治》、《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等。

1.4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直接性。通过政治课教学,学生可以从教学内容中,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同时,政治课与文化课和专业课相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时间上也更为集中便利。

2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2.1政治课教学能够用固定的时间和场合对特定的授课对象系统地、完整地、经常地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通过政治课,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条件下,教育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轴心、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社会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情况下,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要求。

2.2政治课教学能够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课的一个主要功能和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去积极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帮助学生辨别社会上的大是大非问题,深刻认识和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和实践。

2.3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政治课与其它德育途径如批评教育、家访、按章处罚和第二课堂活动等的作用相比,它是一个主要阵地。在政治课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典型事例的教育,启发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克服不良倾向,用疏导的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时,它不但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更重要的是它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要这样的道理,把知与行、思想理论与行为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而且塑造了他们的灵魂。这一点是其它德育活动很难做到的。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5篇

关键词:教育评价;科学性;实践检验;实事求是;合目的合规律

一、教育评价科学性的理解

在理解教育评价科学性之前,我们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评价

“评价”一词在我国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宋史·戚同文传》有“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欺”的记载。这里的“评价”是讨价还价,即评论价格。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实质上是判断价值,不仅物有价值需要判断,人和事也有价值判断问题。因此,评价,就其本意是评论货物的价格,现在泛指衡量人物、事物的作用和价值。[1]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这点在刘尧先生的论文中有所体现。需要说明的是教育评价和教育评估并不是一回事,关于这点在后面加以讨论。

(二)教育评价的理解

根据上面对评价的理解,对教育评价的字面理解为:对教育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比较权威的在《教育管理学词典》的解释为“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对教育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优缺点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尽管目前对教育评价的界定有很多种说法,但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过程以达成共识。由于教育的界定有不同种,教育评价的界定也氛围不同种类型。例如按教育的范围分就有分为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微观教育评价等。

(三)何谓科学性

“科学,就是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2]“科学是人类主观世界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领悟客观规律和本事的认识和反应。”[3]科学性是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关于科学的性质和特点的有以下几种观点:(1).“追求一种简单性、普遍性、稳定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气结论具有确定性和可回溯性,经得起重复检验。[4](2)“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教育评价具有科学性的重要标志。”[5](3)“实事求是是科学的实质即科学精神的另一个根本特征。”[6]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的科学精神。

二、教育评价科学性的表现

教育评价没有自然科学那样有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也没有公认和统一的标准,有时甚至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甚至产生争议。但我们并不能否认价值评价的科学性。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能够具有科学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精神。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现。

(一)科学的教育评价可接受实践的检验

自然科学的特点是普遍性、稳定性,经得起重复的检验。例如,几何学的“勾股定律”,不论是在数据上还是在实物上都经得起检验。但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评价不一样“更多的是在只是种或者人造物质世界(实验)中认识和发现科学,常常可以逃避他人时间检验”。有时甚至实践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教育价值既然有科学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伪科学”的现象呢?是因为我们在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进行再检验时,有时候与当时的教育条件背景不一样。教育评价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来的。

(二)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降级暗示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7]“合目的性”是在进行评价之前,人们经过评价或低估所要达到的效果。一般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给评价对象分类鉴定,而且更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合规律性”主要表现在整个评价合事实,既要符合事实依据,又要合逻辑,和规范,应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虽然,教育评价既离不开一定的目的方向,进行无意义的判断,也不能离开事实基础,进行无凭证的判断。因此,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三)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是对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探究规律。教育评价要如实反映主题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这里所指的主体是人类和社会,客体是教育事实,当教育实施满足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时,说明这个教育事实是有价值的,相反,则无价值。这是一种效果,科学的教育评价是通过这一效果的衡量,来把握人和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基础的、深藏的、不能直接认识的教育价值关系,也就是探索其中的规律。由此,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三、教育评价科学性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概念混淆问题

由于教育评价学尚未形成较成熟的理性体系。所以,对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内容的界定众说纷纭,如有的教师、学校、甚至教育管理部门把教育评价仅仅理解为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造成“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的“唯考是图”局面。这样的评价既不合目的性,也不合规律性,不仅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反而阻碍人类和社会的进步。

(二)教育评价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评价是一种技术型比较强的工作,能否科学组织,影响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首先,评价主客体问题,主体,也就是由谁来评,在很多研究者的论文都有提出。因为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从而得出的判断不一样。客体,是评教育机构,教育活动还是教育内容,众说风云。不同的客体需要找到想对应的主体才能进行客观评价。其次,制定评估标准,评价标准得科学、客观、可靠。评价结果才能可靠,反之则不然。但是这个标准的依据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是否客观,是影响科学性的一大难题。最后,实施过程是都公平、客观,合规律、合目的,方法和手段是否科学合理,也不能一一以保证。

总之,教育评价是一个具有科学性的社会科学,但是由于对它的理论实践等方面缺乏研究、实践,还存在着一些疑问需要去解答和探究,也是因为这些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了教育评价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6篇

也就在前两天,我看到杨东平主持的一个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上,有一个老师发了一个消息,讲了他们学校的故事。他们学校有个留守儿童不小心吃了一个蟑螂,奶奶就发慌了,怕这个蟑螂在他肚子里面去活动,就拿蟑螂药给他灌下去,给小孙子喝了。 一

这两件事情看来毫无关系,但是给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首先是感叹互联网的力量,因为互联网事实上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乌镇会议上宣布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网民规模已经到了亿,网站达到413万,我们互联网普及率将近50%,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数据。而网络购物用户中国已经超过了亿人,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建立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的商业社会。

我就在想:教育的“淘宝”何时可以诞生?以人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模式将何时能够形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同时我也感慨那位老奶奶的无知,这当然和我们的教育是有关的。

刚刚山东省教育厅的张志勇副厅长讲我们的教育各种数据显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我觉得应该辩证看这个问题。我们无疑是一个人口大国和教育大国,但是离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从信息技术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在探索变革教育。它分三个重要的阶段,一个是工具与技术的变革,一个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一个是学校形态的转变。我们知道最初人们都是在工具层面上技术层面上去改变教育,电化教育、PPT课件等都是技术层面的变革。后来发现教育模式必须变革,才有了慕课,有了翻转课堂。但是这些对教育还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进入到第三个层次,就是学校形态的变革。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能算不多,包括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但是远远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淘宝出现了,商业模式改变了,才有了真正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商业业态。教育也面临着一个结构性的变革。

教育结构性的变革,刚才杨东平老师讲述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大家已经感受到变革已经在悄悄地来临。变革已经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中国,各地的小规模学校,民间的教育变革探索等,他们都在进行结构性变革的尝试。

我觉得,事实上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教育结构性变革的门口。能不能真正地开始变革与创造,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勇气推开这扇门。推开了,教育“淘宝”就来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跟在人家后面走,你跟在人家后面走,人家做慕课,我们也做慕课;人家做翻转课堂,我们也做翻转课堂,你永远超越不了,我们只有弯道超车,只有发生结构性的变革才行。 二

未来的教育,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应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变革。

第一,要努力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这一点讲起来很容易,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整个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的,它是主张大规模,强调效率优先,主张以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的,这些一直没变化。而这个东西不变,教育的“淘宝”是无法登场的。必须把以知识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现在的学校,不管你住在哪里,你必须早上按时按点到学校来,准时学同样的内容,恐怕这个得变。我想未来可能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城市还是乡村,你不用每天按时定点到学校了,没必要了,你可以在家里学习。现在美国在家学习的学生已经到了150万,中国目前还没有承认这样的制度体系,如果承认了,可能会有1500万,甚至更多。

为什么学生不能够在家里学习、在图书馆学习呢?为什么要把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习惯的人强制性地安排在同一个教室呢?我去北京中学,夏青峰校长给我介绍,他的学校里很多学生不需要上课了,在学校图书馆里自由学习。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呢?未来的学校,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通过团队来学习,自己来解决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问题。一人一张课表,随时调整内容,未必像李希贵校长在十一学校做的那样,一个一个教室跑,非常忙碌。

在未来,无论你在哪所学校,无论你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而是基于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而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学生可能不再需要我们为他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在完成自己最初的知识结构以后,通过自主的学习,建构他能够满足自己学习的个性化的结构。现在我们给他设计的这个知识结构太庞大了,太艰深了。造成了大部分的学生陪着少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这种模式要打破,国家只需要给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学分、学历、学校未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你分享了什么,你建构了什么,你创造了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未来,无论你在哪所学校,无论你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而是基于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而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

所以,事实上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后学校”时代,学校的概念变成学习中心了。未来的教师也变成了成长的伙伴,扎克伯格提出未来的教师是自由职业者,现在新东方合伙人陈向东最近办了一个跟谁学,最年轻的老师10岁,教英文,能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未来的教室可能是个讨论室,可能是个学习室,标准化的教育将会转向定制化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这就是一个未来的教育目标。

第二,我们要建立教育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教育资源库。首先要建立国家教育标准。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对学习内容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管怎么样,教育越是自由,越是定制,越是个性,越是需要你建设高效优质的学习中心,越是需要国家力量的整合。

教育是什么?教育文化的选编。要传授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所崇尚的价值观。这个选择国家是有责任的,必须建立国家标准。这个国家标准要科学。现在最关键的,我们不能让少数人来制定这样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更科学,应该更个性,应该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现在的教育内容太深太难,教育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标准有问题。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7篇

说的是有这样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何年?最远征服到何地?同样的题材在美国的历史考试中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不死,欧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解答。再看看老是跟我纠缠不清的邻邦的日本的一道历史题吧: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交战,你猜会是在什么时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我国打了胜仗,胜在什么地方上?输又输在什么上?请分析。从以上的考试出题不难看出,撇开政治层面的东西不谈,我们的教育是在考学生的原始记忆力,考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考的是死的东西。而人家考的是创新,是知识的再加工,是思维的发散,是活的东西。我们给学生灌输知识,人家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2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今进行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曲折前进,教育制度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借鉴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后,又汲取了美国的先进经验,近几年又实施了普及新课标的教改运动,应该说已经奠定了教育网络的基本框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具体操作方面的考试模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松绑 ”,特别是基础教育方面,现有的考试模式明显不能适应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穿新鞋,走旧路”成为考试模式与教育方向关系的真实写照。它虽然也关注学生的思维, 但是核心不在提高思维素质,却在于搭建适应考试模式的被动的思维定势。这样训练出来的被动的思维方式,长时间地消蚀着学生正在生长着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造力,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全面 发展和健康成长。把学生引导并束缚到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轨道上,造成了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考得怎么样就获得怎么样的评价的划一呆板的局面。而学生的现阶段 的思维状况如何,将来的思维会如何,他们的思维素质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在教育重中之中的核心环节,反而成了我们熟视无睹的问题。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那么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得以真正实施。 长此以往,素质教育远远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素质” 全面的根本目标。

教育的改革与教育目的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应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具体在考试上就应协调教育作出与之相宜的调整。尽管我们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了巨大的努力,但不得不承认考试模式仍滞后落伍。教育的分割细化,使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知识性强而人本性欠缺,学生接受的是各种门类繁多的知识点,并未能在价值观念及行为上进行自我改变。忽视了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人格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这样的考试,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脱离了教育的人本主旨。

课改的施行须有相应的考试改革支撑,当前要求我们对考试应树立从唯升学论到发展论的前瞻意识观念,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的题目,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非常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以检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题型上适当减少甚至消灭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力度、深度、广度;改革现行的单一的文化闭卷考试方法,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实行德育、智育、体育不同方面的综合考核,试行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制度。

当然,素质教育也不能光靠考试尤其是笔试来衡量,但至少在目前考试还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与途径,关键是把握和导向的问题。总之,考试应当着眼于把学生引向到考量其思维能力、锻炼创新能力以至初步研究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中来,才真正发挥作用,更具生命力。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8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中职数学素质教育很多地方都有待改善,需要中职数学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本文将从中职数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职素质教育的现状

中职教育往往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主,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往往造成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在求职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素质教育的概念虽然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职业中学尽管不追求升学率,但仍然不能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仅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范围的认识是错误的。职业中学办学任务、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和办学中已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决定了在职业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工厂生产第一线,主要从事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年纪小,步入社会早,他们必须要能够提早适应社会,为社会所接受,而素质不高,只有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这常常导致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因此,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继续改善。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转变育人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社会上对于中职学校及中职学生的认识普遍存在一定偏差,认为中职学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对于文化课的教学不必太重视,因此往往造成了中职学生素质低的状况,中职学生处于这样的思想中,也会不由自主地怠慢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一观念极大地限制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想加强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育人观念,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对于中职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那些认为中职学生都是差生、中职学生只需要学习技术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作为中职数学教师,更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必须转变育人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想,始终把素质教育工作摆在自己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把学生的素质提高当作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实行素质教育,技术培养与素质教育共举,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职数学素质教育。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一项现代化的新技术,它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它在教学中有着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交互,生动形象,说服力强,信息量大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经越来越常见,例如多媒体教室、慕课的出现,都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中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往往以老师讲解、学生记忆为主,课堂效率不高,因此,中职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创新,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相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具有直观生动地展现知识的优点。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和PPT,可以使图像展现更加细节化。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薄弱的现象,数学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重视教学的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为学生讲课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讲课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教学的反馈。中职学生往往数学基础较差,若不对学生的听课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反馈,中职数学教师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高效地设计课程。

在每次课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讲解进行评价或打分,比如匿名写出自己对课程的想法和意见,提出老师在课堂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讲解不够清楚的知识内容。教师通过此切实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感受,认真考虑学生提出的意见,改善自己在讲课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学生营造更加合理高效的中职课堂。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9篇

在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中,出现了很多的困惑,很多学生和教师产生了一种朦胧的迷惘,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教数学有什么实际效果,,以至产生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武断的归结为学生学习不努力,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我们应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的数学教育有没有问题。

所有的教师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数学主要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名言长期以来成为数学教育者维护数学尊严的挡箭牌。)但随之带来的负面就是数学学得不好,就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差,进而表明智商底,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不仅仅是数学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的各种方法也不只有数学才见效。诸如物理、化学,甚至人文学科都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其中有很多方法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对生活现象和经验的提炼,而如今的现实是数学与其学科的相对分离,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是当今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惑所在。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以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化的目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的学科,数学中蕴含着使人道德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单纯的强调数学教育的科学与实用性是对数学教育的削弱,对人的精神品格的形成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

数学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十分注重该学科的科学性,这似乎无可厚非,甚至还引以为自豪,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实际而去作出判。在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知识层次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一味强调“科学性”的一面,这无异于拔苗助长,还会给学生造成“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因此,在数学教育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渗透“艺术性”“通俗性”等人文方面的性质是十分有好处的。

其次,应注重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的“通俗性”。数学是一门学科,抽象的概念,晦涩的术语有时让人难以理解,繁琐的计算、冗长的推理让人望而生畏。这些都要老师用富于通俗化的语言,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繁杂问题简单化,做到深入浅出,才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其中应特别注意语言的通俗化问题。数学课堂的语言通常有书画语言、符号语言、和生活语言。其中生活语言又分为老师的教学语言和学生的口头语言,一个好的老师应善于用通俗化的语言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降低数学公式化、抽象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例如:对于“等差数列“这一数学概念,若用“”来表达,则是数学特有的符号语言,虽然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但却有点抽象,不容易理解,课本上的描述语是“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这是书面语言,比符号语言更容易理解,但却显得罗嗦。我们不妨用“后项—前项目=同一个常数”来表述同一个意思,虽然与科学性还有一定差距,但通俗的语言表达更有利于理解和接受,这就是生活语言的优势。通俗化语言教学的更重要的做法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老师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语言和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机械照搬课本上的说法。例如不等式的性质,“若a>b,c>d则有a-d>b-c”,这一条也很不容易记忆,可以用“大头—小头小头—大头”,来加以记忆,通俗易懂,不容易遗忘。

只有做到“艺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才能做到“雅俗共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喜地看到新课标教材在内容结构和编排体系上都有较大调整,很多地还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束缚,显得新颖别致,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认知过程,在思想层次上更加突出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更多地注重渗透人文精神,加强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生活化”和“大众化”的概念,让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但我个人认为:在教材的编写上,数学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还不够,不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机能认知情绪行为心理教育

[论文摘要]以心理咨询理论为研究范式,得出心理机能的构成要素由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构成。通过分析和比较多种不甚理想的教育形式后,发现心理教育要同时从这三方面着手,在注重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提炼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引言

心理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今天的心理教育,不仅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权宜之计,且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心理教育是一种提升和改变被教育者心理机能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什么是心理机能的的构成成分呢?

以心理咨询理论为研究范式来进行讨论:精神分析理论中,领悟是对来访者的认知进行改变,移情则是来访者情绪的释放;行为主义则是对来访者的行为作出改变;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来访者的情绪得到宣泄;认知疗法主要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

尽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各异,且各有侧重。但最后的结果,均是让来访者从一开始不适应的状态变为较为适应的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心理机能存在共同因素,即认知,情绪,行为。因此,本文将以心理机能为切入点,讨论对心理教育的若干思考。

二、第一个思考

传统私塾式教育中,老师扮演严厉的父亲的角色,教育就是灌输知识的过程,一旦出现错误,就挨板子,慢慢的,孩子们不敢出错,注意力都放在死记硬背上,单纯的接受老师教的知识上,几乎没有独特性可言。私塾式教育,侧重改变的是被教育者心理的认知,行为部分,至于情绪是忽略的。这样教出来的人难免迂腐,缺少创意及主动性,类似“学习机器”。

如今的赏识教育,其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侧重改变的是被教育者心理的情绪部分。这样教出来的人良莠不齐,有的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有些却被赏识教育弄的忽略自己的缺点,自己也缺少自省的能力,结果导致孩子自负狂妄,甚至不再听从家长,老师的教诲。

再看现在的心理教育则强调要从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同时着手进行教育,不可重此轻彼,要整体的提升和改变被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同时,心理教育也指出,之前的传统教育到现在的五花八门的教育方式都只是抓住心理机能的某一方面,因而教育效果不理想。来源于/

可是,在心理咨询中,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侧重心理机能的某些方面,来访者都会产生良好的咨询效果;但为什么不适用与教育呢,包括心理教育?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有很多,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关系。打个比方说,在太空中人们听不到任何声音,原因很简单,声音要通过媒介才能传播。虽然已经对心理的共同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三个要素:认知,情绪,行为,但外界不是直接对这些进行作用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一对一的密闭式空间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安全的氛围,来自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完全关注,价值中立的态度,保密原则的规范等等,这些都为形成良好的关系增加了砝码。而在教育中,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心理教育,一对多的开放式空间,一个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完全的关注,而且经常不可避免的重此轻彼,价值引导的态度,时刻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教育方式等,这些都不利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单单侧重心理要素中的某一方面就不够了,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第二个思考

现如今,教育形式已经多种多样,似乎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状态,可一看最后的教育结果,让人不禁心寒。逐年上升的学生自杀问题,谋害老师事件,谋害亲人事件等,都让教育者思考,现在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教育者对教育形式的摸索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导致这些悲剧不断上演?的确,教育者对教育形式一直抱着摸索的态度,而且近乎是疯狂的摸索,一旦看到哪些教育形式取得了成功,便迫不及待的拿来便用。这就如同盲人摸象,一只完整的大象摆那里,就如同一个获得成功的教育形式,接下来一群盲人过来摸索大象是什么样的啊,就如同其他教育者来观摩这一获得成功的教育形式是什么样的啊,然后有盲人甲摸到大象大腿说,“哦,大象原来是一根很粗的柱子啊”,盲人乙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哦,大象原来是一根绳子啊。”这就如同观摩结束后,有的教育者就回去开展了惩罚教育,有的就开展了赏识教育。可是,事实上,没有谁对大象进行了完整的诠释,也没有哪个教育者真正学到了,学懂了那个成功的教育形式究竟是什么。

因此,一个成功的教育形式之所以获得成功,务必要从心理机能中的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同时着手进行,就如同心理教育强调的那样。所以,一个教育者在观摩学习时,若不仔细经过思考,将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来指导之后的教育实践的话,是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育结果也会很不理想。

四、第三个思考

那么,若想进行心理教育,什么是最重要的一步?在笔者看来,关键的一步就是发生改变。心理教育由教育者,教育过程,被教育者三部分构成,这三者就构成了一个场。一个稳定的心理教育所产生的场也是稳定的,那么想要发生改变,就必须有人先打破这个稳定的场,谁来走这第一步呢?教育者有责任也有能力走这一步,一旦教育者先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原本稳定的场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会影响被教育者,被教育者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这个回应又再次引起场的变化,再被教育者感受到,再做出回应,如此循环下去,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那教育者要走的这第一步将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一点,可以从教育者自身的心理机能来探讨。教育者可以从认知上,情绪上,行为上,发生改变,走出那第一步。认知上,教育者意识到目前教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来鉴别出适合的教育形式;情绪上,教育者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事业,爱护自己的学生;行为上,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者若这样用心走下去,相信不久之后,就会看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了。

五、总结

心理教育是“心理”与“教育”的结合,但这一结合不是内容上的简单叠加,不是功能上的简单互补,它是一种重构与创新,是一种整合与超越,它带有的“心理学”基因,使得“教育学”学科增加了一个直指人的心理机能,更具人性化教育特质的新成员;它带有的“教育学”基因,也使得“心理学”学科拥有了一个直接以提升心理成长为核心的新个体。若要心理教育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科灵魂,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作为充满生机的新学科,其未来令人期待。

参考文献:

[1]刘晓明.视域融和: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

[4]王小卫,王晓丽.心理咨询工作着基本素质及有效咨询关系的确立.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1篇

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呢?第一,要让孩子有愉悦感和幸福感。只有在愉悦状态下,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是先教孩子做人,其次才是成才。第二要让孩子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孩子没有好奇心,不主动学习,仅仅靠家长逼迫,那只能是一时有用,长期不但没有效果,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第三,要督促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的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好的习惯能够在学习工作中帮助孩子事半功倍,而不好的呢,即使以后成了家,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给伴侣带来很多烦恼,也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害人又害己。第四,教育是长期行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生了孩子,不能光管他们吃喝,还要把握好教育。十年育人,百年育林。伴随着孩子成长道路上不断出现的新状况,家长也要不断调整偏离的方向。第五,教育是多方位的'合力行成的。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社会等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要多和老师、学校、同学积极沟通,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动态,只有各种力量一致,才会效果最大。第六,尽量让孩子全面成长。不能仅为了某一技能,而荒废其他。一个人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自立,这要求孩子有足够的智商、情商和自理能力。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安全教育

小学体育课程,在小学新课标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科,而体育课和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教学场地上。体育课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室外环境存在很大的变化性,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也远不如室内,所以小学体育课会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碰撞,摔倒,甚至是骨折,出血等现象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虽然国家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规定中明确的指出,在对抗性或者是有风险性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学校及老师是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出现意外之后,学生的家长都会找到学校来讨要说法,所以也导致一些小学体育教师,为了安全而放弃一些体育内容,让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变得单一,教学形式变得单调,这样的教学方法很显然是不符合小学新课标要求的。那么怎样让小学生,安全愉快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是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思想教育是安全之本。小学体育教师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本身上,教师也是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上教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对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体育课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课是有趣的,但是也是存在危险的,体育课可以锻炼人的身体,但是操作不当也是会伤害到人的身体,让学生知道在体育课上存在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学生该如何去避免这些安全因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结合实践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如:在单、双杠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的告知学生,学习单双杠上动作时,一定要有垫子保护,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否则一旦学生落地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在课堂上学生是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和指挥,不要打闹,要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第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和热身运动。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小学生本身就爱玩,而且体育课又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都喜欢在室外放松自己的身心。但是有些孩子的身体状况是比较差的,不完全适合做某些体育项目,因此会存在安全隐患,可是小学生年纪很小,对自己身体素质判断会出现偏差,往往会忽视自身存在的这些安全问题。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运动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检查,查看自己的服装,鞋子,还有衣兜里是否有小刀,笔等危险物品。同时教师也是要检查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看看教学场地的布局是否合理,场地是否平整,如发现有小石子一定要及时清除,防止学生绊脚发生意外。要检查跳远的沙坑是否平整,沙坑中的沙子是否过少,沙坑中是否有小石子等等。教学器材更是要检查好,很多的教学器材都是长期在室外日晒雨淋,天长地久是会出现生锈、腐烂现象的,是会留下安全隐患的。所以在使用之前,教师一定要检查好这些体育器材。同时,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毕竟热身运动是安全上好体育课的必要条件,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第三,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保护是必须的,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身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不断的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体育教师在每堂课之前都是要强调课堂教学纪律要求,而且要从自身做起,要有表率作用。不管是从服装上,还是从到岗到位以及集合的速度上,都要做好表率作用。同时学生也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迅速集合,要保持队列的整齐、有序,学生一定要按照体育老师的要求做好热身运动。其次,教师要充分让体育委员和活动小组长来做好自己的小助手。在体育课上,环境存在很大的变化性,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也是很弱的,单靠体育教师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要让体育委员发挥好核心作用,可以适当的设立活动小组长,让每个组长来管理该组人员,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和体育委员及时向教师反应学生存在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有效的增强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操控能力。

第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上做好选择。在体育课上,不少事故的发生都是和教学内容和组织工作不当有直接的关系的。体育教师要知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是防止体育课上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内容上,要多选择田径方面的运动,当然也可以选择队列或者是球类的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篮球、排球、足球都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对这些都是非常有兴趣的,而且安全系数也是比较高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最好是少选择单、双杠、跳箱、爬杆等危险性比较大的运动。在组织教学上,体育教师要男女区分对待,要多分组。如:在做徒手练习的时候,每组的人员不要太挤,这样会有效的减少人多拥挤、碰撞的现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多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培养小组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要做到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老师都必须了解。在运动过程中要适当的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切记不要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3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音乐教育;智能强项和弱项

一、阐述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提出,顾名思义是指人类有8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并且每种智能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潜力。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的智能理论所不同的是,传统智能理论判定一个人智商的方法比较局限和片面,不能全方位多层次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更别说挖掘潜在能力了;而多元智能理论是通过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智能判别体系,对个人的逻辑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自然观察能力、节奏能力、自省能力和动觉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发现,个人与生俱来的这些能力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在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调用这些能力来进行。[1]因此在教育研究中,通过研究人的智能判别体系来促使人的各项技能相互协调,发挥潜力,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对象的学习能力。在对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我们也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探索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有效应用到音乐教育当中。

二、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想要将多元智能理论有效应用到音乐教育当中,首先要明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想要让学生学会的是什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只有明确了这些,我们才能有方向、有目的制定教学策略,才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育中,我们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领会音乐中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领悟能力,使音乐成为他们的一项受益终身的兴趣爱好。[2]

(一)在音乐教育界普及多元智能理论

首先,需要教师理解并认同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增加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和认识,真正理解多元化智能的含义,并能够融会贯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3]

(二)了解教育对象的智能强弱项

想要合理使用多元智能理论,必须要因材施教。要了解教育对象的智能强项,然后利用教育对象的智能强项去发展带动智能弱项,这是想要高效发挥多元智能理论作用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人的8项智能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在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调用这些能力来进行。

(三)探索音乐课程全面提升智能的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能力都能得到调用,因此也都可以得到提升。在教师准备教案时,应当将这8项能力一一列举,然后合理制定教案,争取这8项能力的调用在教案中都能得到体现。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将学生划分小组,对音乐的感情主旨进行探讨;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所在小组探讨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阐述;为了提高学生的节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演唱;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省能力,让学生对别人的演唱进行评价,等等。这样既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更加深刻领会到音乐中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领悟能力,又在音乐学习中锻炼了8项能力。[4]综上所述,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率,并且锻炼了学生的8项能力,反过来这8项能力又会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音乐教育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嘉璐.“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戏剧之家,2017,(01):215.

[2]才剑奇.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4,(11):162.

[3]侯敏.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学前音乐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6.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4篇

论文(或称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学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既是科研人员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一、论文种类和作用

从论文的内容形式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否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旧观点,提出新见解。例如,指出应试教育的缺点;提倡素质教育,论述它的优点及重要意义。又如,批评传统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机械训练等不足之处,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例如,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集各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在掌握几何概念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探讨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提出改进几何教学的建议。

论文的应用很广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文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论文往往影响人们的思想,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化基础。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5篇

1、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

2、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教育学生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只有在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中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争荣誉。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3、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6篇

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地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地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现代化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灌输知识、认识知识以及感知知识,发展到思维的传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教育是什么,可以教或学习,或者通过学习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科学界定延误了教育这一概念的文化内涵,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象征着信仰、价值观以及表现手段(在艺术和文学中的应用)。

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通过教育文化的学习来建立一种学习的文化,由此产生了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基础。对个人和社会行为来说,不接受教育是可怕的,他会使人进入无序化的生活状态,产生不可控的行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产生价值观、信仰,规范和规则孩子的个性形成以及调节自己的行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处理和传送离不开校园,尤其是高等教育。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只是应试教育,无法达到教育的深层次境界。高等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对未来复杂的工作做好完全的知识储备,教育的完成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和创造最大的价值。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大力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7篇

一线的普通教师可能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要回答“什么是教育”再简单不过了。他们认为,教育具体表现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参加教研活动等。然而,仔细想想,这真的就是教育吗?这真的就是我们理想的教育生活吗?面对这样的教育生活,教师们有时会感到困惑与无助。然而,身处这个快节奏、功利化、机械化的教育时代,终日的忙碌使得他们无暇思考教育的本质。如果我们敏感而又深情地直接触摸今天的教育,似乎可以觉察到这个时代的教育好像是拒绝深刻的,否则肤浅就不会成为一种时尚。我们似乎能够觉察到,无论是在思想的世界,还是在行动的世界中,深刻总是处于边缘,而这可能正是我们的教育缺乏深刻品质的时代依据。正因为我们缺乏高品质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呼唤,在深情的呼唤中才会深切感受到缺乏深刻品质的教育是怎样的孱弱。

近日笔者阅读芝加哥大学菲利普・杰克森教授的《什么是教育》一书,顿感收获良多。杰克森教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最终得出一个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结论: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一振聋发聩的回答,无异于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对教育本真的追寻与呼唤将会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新鲜的空气,对读者如何理解教育也会有所启迪。其实,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书籍就是让他思考的最多的书籍。《什么是教育》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会令每一位与之遭遇的读者思绪翩翩,回味无穷。

一、对杜威问题的回应

最终,杰克森教授给出了一个个性化的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人格)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而且,间接地,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最终延伸至整个世界。”[3]正如他所说的,这个定义听起来相当笼统。毕竟,教育过去是,现在是以及将来仍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然而,这个定义背后却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我们不妨仔细想想,人类的一切教育其实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从个体一出生就在无意识中开始,发展社会意识,熏染文化意识,形成行为习惯,锻炼个人思想,激发个人所独有的感情和情绪。正是在这样一种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个人逐渐地分享了人类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把教育视为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简单,但却可能直接命中教育问题的要害。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在这一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中,还发生了什么,或许这就触及了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实质问题。杰克森教授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是促进受教育者精神转变的过程,即教育的底线。教育的底线在于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4],在于它的目标就是要改善人的精神。教育试图让接触它的每个人,如教师、学生的精神比现在更好。这一任务是无穷无尽的,它试图让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变得更好。每一代新人都需要接受教育,都可以自由地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就是使我们自己重新致力于对它的服务,重新认识到这项事业的崇高和神圣,这样,人类的生活才可能因自己的努力而更美好。

二、教育的使命

如果仅仅将教育归结为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通常人们依旧认为这一想法比较抽象和简单。然而,杰克森教授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提出教育的使命是什么的问题,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贩运真理,并将其归结为五种真理:事实性真理、系统性真理、工具性真理、道德性真理和主观性真理。事实性真理是教育内容中最简单的生活常识,所提供的信息通常可以在一瞬间或以易于验证的感觉进行传达;系统性真理是知识内容的体系,一般以复杂的结构形式呈现出来;工具性真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涉及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即人们采取行动的规划和步骤;道德性真理是内化并植根于人类道德意识中的礼仪和规范;主观性真理是个人采取的真实看待自己、他人以及整个世界的真理。杰克森教授认为一般的教育仅仅只是完成了对这五种真理的贩运,但却遗失了最重要的任务,即赋予这些真理以生命[5]。没有生命的真理不能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所以教育要贩运的真理必须是容易获取的、有趣的,而且对处于交流接受一端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即主观性真理。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在于将前四类真理转化为第五类真理,即主观性真理。

然而,以怎样的形式贩运主观性真理,这是一个新问题。杰克森教授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民主的课堂,允许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能够自己确定所学内容中的真理,即教师要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反对和异议当作建议、收益对待[6]。对教师而言,这意味着他们要尝试着容忍学生打断授课、对学生意外提出的问题感到愉快、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困惑的面部表情并不惜一切代价为学生解疑答惑,所有的这些发生相互作用,都将会提升贩运主观性真理的意义。回归当前的日常教学生活,教师选择授课的内容,讲课、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等活动,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和形式几乎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然而,在理想的课堂生活中,知识应该由学生自主建构,只有在学生内部心灵中发生的知识学习才可能是最高效的。正如杰克森教授所言,只有“对真理贩运的控制转移到了个人手里,此时,它才处于自由社会中。在最好的条件下,其最终的管理者不是别的,正是思维本身,思维在做自己的事情,行使自己的自由、沿着自己的轴线转动、发挥自己的潜力”[7]。

三、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教育的任务在于贩运主观性真理,那么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最高真理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逻辑演绎的问题,也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远比人们预想的要麻烦,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只能被考虑、谈论或示意出走向。杰克森教授指出,对那些追求教育最高真理的人而言,教育的终极目标,其最高的真理,只能是完美[8]。而且,他引用神学家保罗・蒂利希的“自由”和“规范”的双重概念,进一步将“完美”解释为“面向无条件有效的规范开放的自由”[9],认为只有通过个人自由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密切互动,人类思想和行动的道德重要性才会被确定下来,而自由和规范的问题又是教育必须面临的问题。教育需要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要遵循理性本身的支配,才能更好地行使。行使自由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类生活的真、善、美,这是教育的追求目标,也是全人类努力追求的完美顶点。因此,我们今天寻求并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高价值的人类努力。

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师生交互关系或学校与学生的相互关联呢?杰克森教授提炼出“大,足以服务你;小,足以认识你”的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大,足以服务你”主要是指学校环境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设施,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和教师与丰富的课程设置,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挥智慧才能的选择和机会,但这些关联主要是间接性的[10]。“小,足以认识你”主要意味着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不会没人管,不会在人群中迷失自己,表明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将学生视为个体对待,不仅仅是知识的受众,这背后的支撑是学校与教师对学生所作出的道德承诺,且这一影响具有直接性[11]。这种道德承诺其实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意或人性关怀而实现的。毕竟,教育中的“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同胶水,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从而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活。更需要指出的是,“爱”的教育情感不仅是单纯情景性的情感投入,更会折射出教师拥有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气质,这一点在当前功利化的教育时代弥足珍贵。教育的对象直接指向人,没有“爱”的教育只会成为对学生身体及精神的规训和压制,会丧失教育自身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活动本质。“只有教育总体上进行人道主义的追求和约束,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的世界,成为人的绿洲。”[12]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道德事业。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8篇

1999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注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组织教学。借鉴于美国的STEM教育和《框架》的三维度教育要求,在当前国际教育环境之下,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习模型的创设

《框架》提出了跨学科概念,约瑟夫・科瑞柴科(Josepb Krajcik)认为,美国先前的科学教育都是由一些零散的科学事实所构成。学生在接受了这些科学事实后,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由于缺少对众多事实间联系的关注。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课改后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但还是处于浅层次的探究学习,局限于某个学科内某些具体问题的探究过程。跨学科概念,就是要寻找出零散于各学科的相似之处,从各个学科问}的解决过程中,形成一个学生能够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模型,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建立一个框架,便于后续学习能在此框架内进行演绎、推理。

二、扎实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工程、技术和科学的融合,是STEM教育背景下《框架》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变革的重点。科学的学习过程为工程和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在工程和技术过程中又能提出新的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解决同样也离不开工程和技术的支持。

我国现有的小学科学教材,已经有很多把工程、技术和科学三者融合的课例,在教材的编写上也很具合理性。教科版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大多是实践课。六年级上册《形状和结构》单元,安排了8个教学内容,前面七课是科学知识的学习。为第八课造“桥”做理论准备,同时在前面的学习中除了科学知识的积累,还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技术,如做框架时皮筋的扣结方式。造“桥”就是一项工程,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方能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但是科学知识的学习,技术的形成,工程的实施都需要时间作保障。特别是工程的实施,以造“桥”为例,按照教材编排的两个板块“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一课时显然是不够的。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四个单元32课,以一个学期20周来计算,每周2节科学课,共40节,考虑到假期和其他因素。难以保证教学活动保质保量开展。所以,科技实践活动的切实开展需要时间保障,让学生以工程的方式,充分运用知识与技术,不断改进工程质量,以达到工程、技术和科学融合的目的。

三、给教学内容“降压”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19篇

一、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三、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四、_对党的教育方针是怎样表述的?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高等学校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七、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一)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三)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教授、副教授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八、教师法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请具体说明你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1.什么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2)“实践能力”则是指要具备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相应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书本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

2.介绍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或实践能力的。

九、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请谈谈你在工作实践中怎样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

1.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主要是指应当自觉地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

2.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主要是指不断提高与教师所任职务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水平、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工作经验,相关学科知识水平、外语水平等。业务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具有的实际本领。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管理学生能力、实验能力等。

3.请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提高情况。

十、锦州师专校训、教风、学风的内容是什么?

校训:学高身正,敬业创新

教风:博学精致,启智怡情

学风:笃学善思,务实致用

十一、《锦州师专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共有多少条?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锦州师专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共有五条。

1、关心政治,忠于事业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精通业务,勤奋工作

4、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5、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十二、我校今后十年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邓小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按照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锦州、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十三、我校的“两条主线”、“三个建设”、“四个战略”指的是什么?

两条主线:即高等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

三个建设:即专业建设、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四个战略:即规模战略、质量战略、特色战略、品牌战略。

十四、在专业建设中,实施“七个一”工程是什么?

建设一支数量够、质量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本专业领先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创造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建立并完善一整套现代的、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组科学的、先进的、结构合理的科学课程体系;建立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建立一批高质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

十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③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④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十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⑴,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⑵,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⑶,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⑷,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⑸,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⑹,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0篇

关键词:中国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教育实践

总所周知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和发展的载体。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教育圣人孔子,封建社会时期的统治者们都明白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就算文明发展相对我们晚一些的欧洲国家,以当年“微服私访”于英、普鲁士的彼得大帝的俄国为例,教育成为该国改革的一个重点。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今我们中国在高速发展经济、政治之时,文化的速度不仅不快,甚至有些悲观的退化模式,文化后面所折射的就是教育问题,但是由“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起点进行思考与分析只是一个中国教育现象问题吗?

为探索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的高校教育的现状出发来分析教育困境的成因。因为我国现在进行的教学筛选还是以高考为根本模式,这就导致我们所有的教学都以为考上大学“服务”,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源头了。

1 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的本质是成人还是成功的定位

“教书育人”可谓我国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和本质根本总结,就是要通过对被教育者进行间接经验的传授,让他们学会做人,以达育人之目的。在我国古代,无论是启蒙的《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是以浅显易懂的字词、道理教孩子们从小要学会如何正确做人,以此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可见就算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是以社会本位论在进行指导培养人才,但重心还是放在育人上面,并没有离开以培养人为目的的这根主线,在功利主义的目的里还是重视人们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的,这才是教育支撑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事实上还是以社会本位论为培养人才定位,可重心却在教书上面,至于育人,连我们的教育者自己都要惭愧的自我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慎独”,你才有育人的前提与条件。相反,我们的目标是学校、年级、班上有多少同学考上了大学,这才是教育成功的标准,这才是教育者成功的典范。当整体的教育本质都变味了,哪还有什么原滋原味的教育了?虽然一国的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但纵观历史和现状,只有统治阶级对教育本质和定位有正确的判断,实施相适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才可对本国发展进行促进。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强调人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其关键,故我国当前对国家教育本质的非准确定位是教育困境的第一大原因。

2 在适应了国际经济、政治的世界里,我们应如何反思文化、教育的的变迁,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何方

当世界人民都在瞩目和惊讶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时,大家似乎被什么蒙住了双眼,一味的去和国际接轨,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不惜以牺牲代价来适应,于是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让人进退两难的局面。就以我国高校的现状来进行分析,从建国以来的绝对政治控制教育到改革开放后适应性的变革――民办和私立高校的出现,对中国教育的整体有所改善吗,人才在何处?以为民办和私立高校与国立高校的竞争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将经济学原理引入教育界不是“不行”,而是应如何正确的“行”。这就涉及我国的教育目的了――我们的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人才,培养的人才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也正是我国教育界现在提及以及贯彻的要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融合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于一体。目标很明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就看到了下述一些现象。

(1)办学模式的单一性,培养的学生模板性,缺乏素质教育。这让我们从小学教育上就开始一刀切,对于什么是人才的问题从起步就存有问题,也是我国社会整体素质是否能得以提升的关键的一步。

(2)高校学术自由问题。我国遍地大学,却甚确大师。作为人才培养者都有所欠缺的话,人才培养的知识源泉就被砍掉了一半。在党的十后强调的行政放权的问题上,能否也放放教育行政方面的相关权力。

(3)由上述两个问题所引申的社会和家庭教育问题。作为中国被教育者的大群体就是在校的学生,能进入高校的学子们基本是应试教育的成功典范,然而他们隐形的素质呢?这想必也是人才的一个硬件吧。

(4)国家财政的教育经费问题。就在上一届政府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我国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只是一个与世界各国持平的水平,甚至在实践中可能是低于这个数据的。欧洲各国的相关费用是高于这一数据的,而就在亚洲的以色列,他的支出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8%,这也是为什么经常受到战争影响的该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相对稳定,且国家的人才教育质量如此的高,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121次,占所有世界获奖者的。

我们的教育体制在与时俱进的改革,但真正的实施呢?我们不能掩耳盗铃,需正视体制改革的问题,并一一解决,否者这就是我国教育困境打不开的又一大难题。

3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隔甚远

如果说从小学开始,教育需要全面的打基础,所以孩子们什么都要学,而且都学的是课本上的理论(间接经验),那么高等教育呢?我们知道从高校出来的毕业生就是社会的劳动者了,他必须有实践的能力与常识,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三一重工作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虽然每年都在重点本科院校招收本科及硕士、博士毕业生,但该企业最头疼的是进单位的毕业生不能直接上岗,必须培训1~2个月才能较熟练的适应自己的岗位,这为企业增加了不少成本,但收益却较少。学校本来就是为社会培养劳动者和人才的,结果社会还要负担“人才”的再次培养。

大家都知道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来丰富自己,只有两者有效配合才可真正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里,人才培养合格与否不是靠实践,而是靠成绩、靠学历、学位。将教学理论与实践分离,是我现阶段高校教育的严重弊端之一,也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实施的不完善的体现。正是因为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将理论(间接经验)与实践(直接经验)或完全或间接的分开,并倾向于理论,剥夺了被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说这是我国教育困境问题中的关键性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我国,在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应看到,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相对平衡才可稳定向前的发展,而作为一个民族存在与核心根本的文化发展,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在现在我们看到问题了,发现了不平衡性,也找出了原因,更应积极面对,并改革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1篇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可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入了极端。一是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以孩子成绩教育、全面发展孩子的特长为主的父母,这类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可用高标准、严要求来概括。他们把自己童年接受的不完整的教育全部强加于孩子身上,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就教孩子三字经、唐诗、成语,再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开始了全面的培养:跆拳道、书法、绘画、舞蹈、围棋、钢琴、英语等等的课外班和兴趣班,周末、晚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孩子加压,想要孩子发展成全方位、多才多艺的人才。殊不知小小年纪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快快成长的阶段,如此重压孩子岂能消受的了?还有一类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认为他们只为孩子提供吃穿即可,而教育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对孩子放任不管,无序发展。

家庭教育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仅仅有智力和学习好还是很不够的。家庭教育在大目标上,除开发孩子智力外,还要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孩子生活在家庭,父母的无意识教育能够从各个方面对孩子施加很好的影响。现代儿童教育专家研究认为,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都是婴幼儿时期起步的。父母担负着育人的特殊职能,要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才能进行全面教育。父母们不要等待,有的可能想等孩子长大了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有的可能想等到学校去教育吧,父母管养,不管教育,这同样也是不正确的。无数事实证明,人的成长和教育是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2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教学建议

一、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科学的教育体系,体育课堂基本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跑几圈之后就以自由活动为主,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地实现锻炼的目的,这种不完善、不科学的教学体系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乐趣,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锻炼身体的意义。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能改变以上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认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教育系统是目前中学体育教育中的首要任务。

2.教师主观认识不到位

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成绩俨然成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使得学生和教师在潜意识中都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是教育的全部意义,而体育课程是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课程,甚至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课程。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教师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如果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对整个课堂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但无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而且会误导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看法。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人们对于就业、人才、价值等评价标准不够全面客观,就业制度和用人制度的不合理也让“文凭”成为众人唯一看重的东西,体育教学在这些客观因素面前显得尤为多余,自然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要改变这一观念,需要整个社会由上至下发生彻底的变革,这样才能重新审视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误导

传统家庭中的父母通常处于一个误区――学习就是一切。许多学生都被父母告知学习才是重要的,甚至有的认为日常的体育锻炼是不务正业的贪玩。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在这种无形的教育中,学生往往会接受“只有成绩好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一个理念。这种陈旧的理念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剥夺了他们进行正常体育活动的权利,这样他们也就无法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由于身心得不到锻炼,且长期处于努力提高成绩的压力之下,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发展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改善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建议

1.从政策上改变体育课程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3篇

关键词:教育 教育目的 教育对象 教育定义

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界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各家学派对这个问题争论了很长时间,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得出一个大家一致公认的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回答。对于教育是什么的思考,是研究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从事学术研究所必须弄明白的事情。曾有学者指出:“任何人,只要他愿意且诚心讨论教育问题,并力图使他的谈论进入一种专业的境界,那么,他必须面对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教育是什么。”[1]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一.中外相关研究梳理

对于教育是什么的思考,中外的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他们基于各自的研究方向、时代背景以及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教育到底是什么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他们大体上是从教育的起源,包括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生物起源说、以美国心理学家孟禄为代表的心理起源说、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劳动起源说和以我国学者叶澜先生为代表的交往起源说;教育的历史演进,主要有以社会形态为依据,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以及现代教育;教育的本质,主要观点包括教育归于生产力、教育归于上层建筑、教育归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的,进而他们也是在这几个方面产生了分歧,几乎每本有关教育学原理的著作上面都有所提及和阐述。

也有部分学者从教育概念的演进来研究教育,比如先研究“教”的概念及其历史演进、“育”的概念及其历史演进以及“教”和“育”第一次的结合及其历史演进,从不同国家、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相关文献对教育是什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概述和梳理。也有的学者从广义上与狭义上甚至是更狭义上对教育的概念作了界定,然而有些学者由于受到地域、社会背景、研究方向以及人生阅历不同的限制,他们的观点显得比较狭隘,有的甚至是从某一教育现象而展开自己的观点的,笔者以为他们的研究虽然丰富了大家关于教育的认识,但是对于教育是什么的研究仍然局限于各自的狭小范围之内(人生阅历及思维等),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教育。对于教育是什么的研究,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关注某一项活动的目的,目的性的判断才是判断教育与否的主要标准。

二.衡量教育活动的标准

我们要想弄清楚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别之处是什么,笔者以为首先需要弄清楚涉及教育的一些基本关系,其中教育的目的是决定一项活动是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因为教育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无法确保一项教育活动就会产生对人积极的影响,而是要看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另外,关于受教育对象的界定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关于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教育活动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是两面的,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比如说一项教学活动的展开,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未必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或者可以是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因为远不是所有教育活动都对人身心发展产生实际的积极影响。”[2]所以,从教育的影响或结果来判断一项活动是不是教育就显得狭隘了。我们判断一项活动是不是教育的标准,笔者以为应该定位在这项活动的“目的性”方面,判断标准有两点,初级标准是看这项活动是不是以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为目的;而高级标准则是看其是不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作为出发点。凡是以“善”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出于使人为善的目的,促进人的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最终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为目的对人的身心各面产生影响,这便是教育,即便是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我们也没有必要怀疑它是不是教育。我们对比以往的培养人的活动便可以发现,与人类进步事业相违背的“_主义教育”、“_教育”等这类培养活动是不能算作教育的,我们虽然承认教育多多少少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但是这种“教育活动”不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为目的,我们称之为“灌输”、“教唆”也许比较恰当。这项培养活动没有贯穿“善念”,它的目的是与人类进步事业相违背的,这种反种族、_的培养活动岂能冠以教育的伟大光环。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提到,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转离黑暗、转向光明,最终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我们判断教育的标准之一便是参照这一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是使人为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关于受教育对象的界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年龄方面的问题

在我们一贯的思维当中,教育是指向后生的,即教育是促进年轻人身心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的过程,在诸多文献当中,特别是论及古代社会教育的时候,经常强调教育是经验的传递与技能的传授的重要手段,大体上是“师傅带徒弟”类型的教育活动,“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3]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人眼中的孩子所了解到的东西未必就比大人少,上一代人由于条件的限制,对一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比如说科普知识、网络技术等也未必就比孩子知道的多,两者同处一个家庭环境之中,在遇到类似知识或者技术不懂的时候,孩子教家长的情况是极易发生的。笔者以为,教育活动可能发生在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同代之间,甚至下一代与上一代也是可以发生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说的“前喻学习(前象征学习)”的情景中指出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生活知识、经验的旧有模式被打破了。前象征学习,是指年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这种类型的学习是建立在前象征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这种文化类型之中,孩子们掌握了长者们所没有经历过的东西,一些老人比所有孩子知道的都多的情况不复存在了。正如米德所说:“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是没有“子孙”的,正如我们的子孙没有“祖先”一样。”[4]

那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教育一词进行科学的定义呢?

三.定义教育的方法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4篇

>> 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体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融入 体育思政教育的融入思考 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大学生的微博热与思政教育的冷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网络视阈下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大学生网贷引发高校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 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研究 论党的思政教育史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将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_中国梦_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双群,余仰涛.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J].理论月刊,2006(7).

[3]王恒,冯伟.论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研究[J].法制与经济,2009(7).

[4]李淑慧.法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J].学术交流,2007(12).

[5] _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4-05-08]http:///link?url=k1Um1cN4BHWTnzstyNYTsrWhsJRzl7a5XUIcrPEk-rUozDc3Yp0AzB0lzhUFEoDYvaiNtsP-lSpLmfH3blUG8eFk-s-KNK1yzVzKGSiKwWy.

[6]周帮扬.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EB/OL].[2014-05-08]http:///npc/flsyywd/flwd/2000-12/17/.

[8]闵辉.论法治理念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2(3).

[9]张勤.浅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10]杨伟荣.具有系统性的充实的法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11]董升太.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1).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5篇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学;司法考试;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4)02010504

一、司法考试给法学本科教学带来的影响

我国从2002年3月举办首届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下称“司考”)以来,司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的一大“国考”。报名人数、通过人数不断创高,尤其是不少法科学生几乎从入校第一天起,就把通过司考当作本科四年学习的主要目标。不可否认,我国司考从根本上继承了律师资格考试制度的风格和内容,是一种应试型的考试模式。而新中国法学教育历史远比司考要早,已经形成其自身的固有传统与习惯模式。从制度设计看,司考在一定意义上是忽视其与法学教育的衔接关系的,潜在地欲以其考试模式和内容来引导法学教育的方向。在十多年的司考实践发展的影响下,我国法学教育呈现出不少与司考抵牾不能衔接之处。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困境与问题[1]:一是法学教育“教什么”与司考“考什么”不协调;二是法学教育“怎么教”与司考“怎么考”不协调;三是司考报名门槛过低过宽导致法学教育成果――法科人才的竞争优势弱化;四是司考通过率影响法学教育接受者的法科毕业生就业率;五是法科生接受法学教育与从事法律职业之间存在脱节。甚至有人认为,法学教育几乎蜕变成为司考辅导班了。

本文认为,透过以上这些问题和方面,暴露出法学教育和司考二者各自的“短板”;二者在各自“教什么”与“考什么”、“怎么教”与“怎么考”方面的匹配程度,在报名门槛、通过率、法律职业进入方面的对接程度,为我们完善二者之间的衔接性提供了思考契机。囿于研究主旨,本文着重从与司考衔接角度探讨法学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议题。

二、法学本科教学的三个维度――价值规范事实

(一)“三维”通识教育

“教什么”是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问题。有学者指出,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如此,学生就会发展和珍视伦理的价值、科学的类化、审美的态度,以及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所以存在的意义[2]。从法学教育体系看,法学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应当相互协调、衔接、配合,尤其是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但是,处于高等教育两端的本科和博士教育都不太可能将职业教育作为其首要的目标。法学本科教学应该以通识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的原则实施[3]。相反,法学博士教育以培养高端学术性人才的精英教育为旨趣,职业教育的使命则落在法科硕士研究生(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教育上。

本来,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目标和功能等就存在一些分歧,司考十余年的影响更是使其有些迷失,使法学教育有点步上应试教育轨道的苗头。法学教育应体现、适应司考要求,根据司考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无不对;但片面以通过司考为追求则背离法学教育的应有宗旨。法学本科教学的“通识性”要求至少涵括法学专业全部16门核心课程范围;对各课程内容,均应从“价值――规范――事实”三个维度紧密结合入手,将对规范内容的学习同时向“上升”到价值层面的点拨和“下降”到事实层面的分析两个方向拓深。

(二)规范学习是根本

法学本科教学的授课对象是初学法律的本科生,其身份是“初学者”(beginner)而不是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者”(researcher),这是因材施教规律所要求把握的首要之点。学生面临着通过司法考试的现实任务,面临着成为一名适用法律解决纠纷的法律人的使命。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由于规范对司法人员具有刚性的约束力,故远比理论更为重要,光有理论是解决不了纠纷问题的。司法考试真题的突出特点便是有“的”放矢,这个“的”便也是对规范的考察。因此,法学本科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了解现行有效的中国法律规范体系为核心,在突出对规范的深度掌握上做好文章。

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法律条文记忆准确、对相关的司法解释理解深刻。“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教师最好能将所授课程的部门法法典记熟在心,随时可以调用某个规范条文;并对规范的相关司法解释内容也系统地“知其然和所以然”,不习惯于批评法律而应妥善解释法律!以法学本科阶段《刑法学》课程的教学为例:授课教师应尽量对452个刑法条文进行整体记忆,对迄今已有的452个罪名的条文序号形成一一对应的条件反射式引用讲述;对一百多个刑事司法解释力求娴熟,在授课过程中做到能自如引用和运用。其结果是,学生也必然形成奉法条和司法解释为圭皋的风气,对别人的主张或观点总要问一句“有何规范依据”,对自己的主张或观点则总会引用“规范”作为支撑。此风气的形成对养成法科学生“法律至上”规范意识颇有好处。

(三)案例学习和理论学习是规范学习的深化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6篇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2015SJB226),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YKJ201439)的阶段性成果。【摘要】生命议题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议题,然而在当今我国大学校园之内,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回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基础层面去反思,这样或许能够避免我们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中。通过对大学教育的本质这个教育基础层面问题的反思,我们或许能够通过鼓励大学生命教育的跨学科学术研究,优化大学校园的生命教育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大学生命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策略,来努力提高当下我国大学生命教育之成效。

【关键词】

大学本质;生命教育人的培育

自人类诞生以来,关于人类生命的议题就困惑着整个人类,人们生从何来?死归何处?怎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而目前为止,人类就这些问题仍没有找到看似完美的答案。虽然我们亦已认识到生命议题对于当下社会的重要性,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并将生命教育作为全人教育的战略主题之一。然而,审视社会现实,我们的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特别是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当代大学生与普通人相比理应更有智慧,但在涉及一些生命议题时,他们同样也存在着困惑,更有甚者也会走入极端,诸如此前的“_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黄洋事件”等事件无不警示我们大学的生命教育成效欠佳。诚然,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很多的原因。当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较丰富的。但审视这些文章,大多都是从具体的生命教育过程中找原因,而并没有深入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基础层面去反思,这样或许会误导我们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中。就像我们使用的电脑一样,有很多应用程序,比如QQ、迅雷等,但除了这些具体的应用程序之外,电脑还有一套支持这些应用程序运行的基础程序——Windows。某个软件出问题了,可能是应用程序本生的问题,亦有可能是Windows的原因。所以,本文试图回到大学教育的本质这个教育基础层面去思考,希望能为我们找到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探讨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对大学教育本质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礼记》的《大学》篇中有我国最早对于大学教育本质的描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教导大家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致达到真善美的完人境界。此外,朱熹也对《大学》做过一个非常精要的诠释,他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同样地,在西方,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也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教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个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教化机构,其使命是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和规范的“绅士”。大学应该注重教学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这种教育教他们如何去适应别人,如何去了解别人的思想,如何去影响别人,如何与别人达成谅解,如何宽容别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大学显然比过去的大学有不少进步之处,但大学育人的本质并不应该发生变化。大学虽然也教授各种各样的专门知识,但其最核心的精神仍应是让学生成为朱熹所讲的“大人”,亦或是纽曼所说的“绅士”。正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如何不负此生》的演讲中所谈到的,他认为大学“并非纯粹是一座知识宝库,也并非单单是创意和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教育仍应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侧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即人的培育,而并非单纯的人才培育。然而,现实并没有理想那般美好,我国大部分大学的领导者并没有将大学教育的本质落到实处。反而是让“就业主义”与“应试教育”的遗毒继续绑架,听任大学背离其本质而自我异化。冯建军教授就曾指出,“我国的教育一向强调依据社会要求塑造人,人因此成为社会的工具,而非人之自身,社会要求成为教育的风向标,尤其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偏离生命本身”。对此,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教育的本质被掩盖了,教育成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生命的发展,衍变为功利主义教育”。并且伴随科技的进步,学科分类越来越体系化,知识单纯成为可以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科学知识,而将非科学的人文价值、情感和生活经验排除在外,“知识形态的课程进一步蜕变为科学知识的课程,…知识课程把学习的结果指向认知,培养‘知识人’,忽视了人的发展的情感要素,掩盖了生命的完整性”。青年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习成长,不仅难以达致“大人”或“绅士”的完人境界,而且有可能受其负面影响,成为人生的迷途羔羊,更有甚者可能会利用其在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成为危害社会的危险分子。由此可知,大学若只关注“人才培育”,而忽视“人的培育”,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或许会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很难成为技能与内涵修养皆佳的完人,甚至有的还会成为害人害己的危险分子。例如,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黄洋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害人害己的负面案例。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严肃的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本质,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什么是“大人”、“绅士”的理想,并从这样的反思中去探寻教育改革的路线。基于上述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人的培育”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但多年来潜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仍会在不知不觉中诱使人们将注意力只放在“人才培育”上,而忽视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人的培养”。大学教育应是人的培育,不仅仅是人才培育,应该是一种“全人”培育。忽视对“人”的教育,或许是导致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命教育的策略

了解了大学生命教育成效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学忽视对人的培育,那么如何扭转这种“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所”的自我异化现象并寻找“人才培育”与“人的培育”之间的平衡,进而推动大学生命教育的发展,使其获得较高成效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大学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知识与技能的创造发展;二是知识与技能的分享传承入手。具体到生命教育来说,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学问”,大学应以持续且深入的方式强化关于生命学问的研究,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孕育更加丰富多元的观点。有了学术研究推动生命教育内涵的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生命教育的传承与分享,如此才能找到更加适合我们的道路。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大学及其行政管理机构应鼓励生命教育的跨学科学术研究

如今,我们的学者大都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专家,而生命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大课题,涉及宗教、哲学、伦理、生物和医学等多个学科,既需要在细节上精确与深入,也需要在整体上宏观与把握,如若不能展开生命教育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那么我们将难以获得完整有机的整体知识,进而难以构建系统有效的课程内容。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孙效智教授的“三跨”概念,即跨宗教、跨学科与跨立场,希望我们的学者能够抛弃成见,对话沟通,丰富彼此,并为人类构建更为完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外,大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职场,因此,大学生命教育的伦理课程部分除了思考一般的伦理议题之外,也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强化各种职场伦理的思考训练及价值观的内化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使当代大学生都能够皆具专业技术与内涵修养。

(二)大学应优化校园的生命教育文化环境

社会的整体文化背景对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文化是特定历史社会背景的产物,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文化各不相同。同样,不同的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会产生不同影响。比如,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比较忌讳谈论有关于“死”的话题,以至于很多人缺乏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过去,我们宣扬绝对的集体主义观念,强调先集体后个人,特别是当集体利益遭受侵害时,鼓励个人舍生取义。现如今,我们拨乱反正,强调以人为本,要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记得在幼年时期,我被教育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勇于同这些行为作斗争。可如今,我们也越来越理性,告诉孩子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想到报警求救,而不是逞一时之勇。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文化变化对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所以,我们应该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以丰富和提升生命教育的内涵,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使人们获致有意义的人生。

(三)大学应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大学里,大学教师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仅是相关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路人。如果教师本身缺乏深厚的生命智慧与灵性修养,那么其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成效便可想而知。教师本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可近年来,高校教师由于生活、科研等各方面的压力,采取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屡有耳闻,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生命教育不是只靠个别的一些课程就能成就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肩负起生命教育的责任,才能将学生的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四)大学应承担更多生命教育方面的社会责任

大学对生命教育的推动,不应该只将关注点停留在自身,还应该拓展视野,走入社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命教育。大学或许可以通过与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生命教育资源,使生命教育可以与社会实践更充分的结合,反过来,这也会更好地推动大学自身生命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命教育成效不佳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单项投入很难解决,需要多方努力,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这几个粗浅的策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项策略的具体落实中也都充满了困难与挑战,希望全国关心大学生命教育的有识之士可以一起努力,合作共进,唤醒世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7篇

关键词:教育本质;价值认识;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多元统一

无论是“做”教育,还是“思”教育,都需要明白“教育是什么”,这是常识。因为搞不清楚“教育是什么”,无论是“做”教育,还是“思”教育都失去了一个必要的前提。但“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却总是让人琢磨不透,犹如雾中看花般的朦胧。实际上,“教育是什么”并不是一种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认识,对“价值认识”的“教育是什么”的探寻则需要转换路径,用实践理性取论理性,并在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寻求其多元统一。

一、“教育是什么”:一种价值认识

“教育是什么”看起来是一个事实命题(事实命题的典型特点可以用“A是P”的句式来表达),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价值命题(价值命题的典型特点可以用“A应该是P”的句式来表达)。也就是说,“教育是什么”是通过形式上的事实命题表达着内容上的价值命题。因为“教育是什么”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将教育的属性纳入自己的头脑并结合主体的目的、需要加以分析和改造后的认识,即“教育是什么”并不是教育这一客观事实的纯粹镜像与表达,其反映、表达的是主体人的目的、需要与教育的属性之间的价值关系,或者说其反映、表达的是教育本身的属性、存在状态和发展过程与主体人的目的、需要和利益的关系。因此,“教育是什么”的“什么”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人们意欲要实现的,它并不是一种实然,而是一种应然。历史地看,不论是“教育即上层建筑”、还是“教育即生产力”或其他,在提出这些教育认识时,当时教育的这些特性并不显著。如,杨贤江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对当时流行的“教育神圣说”、“教育清高说”、“教育中正说”、“教育独立说”进行了批评,认为教育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1]可见,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并不是“教育上层建筑说”,而“教育上层建筑说”只是杨贤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对教育的一种价值认识,是教育本身的政治属性契合了主体人对教育的政治诉求与期待,至于后来教育真的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与场所,教育的上层建筑特色凸显则完全是人们做成的事实,是一种“事后真理”。改革开放后,“教育即生产力说”登上了历史舞台,也并不表明教育已具有了生产的功能,而是受国家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激发与鼓动,是潜在的教育生产力特征满足了当时人们对教育的希冀,同样是一种对教育的价值认识。当下盛行的“教育即生活说”,恰恰是针对教育脱离社会现实,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试图赋予教育以生活特性,使教育蕴涵的生活特征更加突出而已,而“教育即建构说”无非是针对教育训练灌输有余,而创新生成不足之弊所萌发的价值认识。可以说,当人们期待教育具有某种特性,而该特性却遭遮蔽、匮乏时,人们就试图通过倡导、揭示和论述“教育是什么”的方式来重塑教育,使教育本身潜伏的某种特性彰显出来。由此看来,“教育是什么”并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一个价值认识;不是教育的实然判断,而是教育的应然假定。通俗地讲,人们在表述“教育是什么”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对“教育是什么”的一种价值期待,内在地包含着一种“教育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认识,其目的在于为教育活动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与定位。

当然,有人会质疑说,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是什么”都是一种价值认识,比如“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或者教育是“S教了PX,导致Y”这一分析哲学命题就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非一种价值认识。不过,对于这些看似是事实判断的教育定义,只要稍加追问“有意识”的意识是什么样的意识,或者为什么S教了PX而不是其他(比如Z),其蕴涵的价值意味就会暴露无遗。的确,从语义学上看,“教育是什么”是对教育的客观描述,这种命题理应通过经验事实来判定其真伪,而“教育应该是什么”则是一种人的情感或意愿的表达,这种命题既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倡言“教育学最好少说‘必须’、‘应当’之类”的价值认识,而应着重探寻“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并举例说《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前四章标题都是在说“是什么”,诸如“‘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即指导’,‘教育即生长’”。[3]从表面上看,杜威确实在探讨“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但其论述的诸多“教育是什么”,究其实质,也是在表达着一种价值认识,比如“教育即指导”、“教育即生长”是在批判当时流行的“教育即预备”、“教育即展开”与“教育即官能的训练”的基础上,为了矫正教育脱离社会生活、无视学生学习兴趣及个体经验的教育现实,希望“教育即指导”、“教育即生长”,而不是“教育即预备”、“教育即展开”或“教育即官能的训练”,这些表述恰恰表达了其对教育的一种价值认识与定位。试想,假如“教育即指导”或“教育即生长”就是一种教育事实,杜威就没有必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与笔墨进行论述与阐发。事实上,恰恰是因为“教育即指导”或“教育即生长”并不是教育事实,或者说现实教育并不是“指导”或“生长”,他才如此致力于达成“教育即指导”、“教育即生长”这种理想形态的教育。

这样看来,倘若“教育是什么”的表达只是一种价值认识,是人们对当下并不存在的教育应然状态的诉求,那么这是否就表明教育就是不可定义的,探寻“教育是什么”就是无意义的虚妄?这种担忧只是把价值认识单纯视为主观表达的结果。其实,价值认识不仅具有主观的一面,而且具有客观的一面。“教育是什么”的表达确实表征了一种主体人的价值诉求,但这种价值诉求也是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沿革的客观规律所规定的可能性空间中的一种可能存在,尽管这种价值诉求在当下还不具有现实性,但作为“教育是什么”表达背后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沿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教育是什么”所参照、批驳的现实教育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教育是什么”作为一种可能的价值诉求,一旦实现了也就具有了客观性,即使在这种“教育是什么”表达的价值诉求尚未实现之前,其本身也属于一种观念存在。

质言之,“教育是什么”是基于教育发展的现实,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沿革的客观规律所能提供的可能空间中的选择和言说,是一种价值认识,而非一种事实判断。但这种价值认识并不是一种任意的虚构和虚无的构想,也有其社会发展与教育沿革的客观基础。

二、“教育是什么”的探寻:路径转换

实事求是地讲,“教育是什么”言说的错误并不是因为教育不可定义,而是因为其误把“教育是什么”这种价值认识当成了事实认识,从而把“教育是什么”的回答视为一种稳定、永恒和惟一的东西。究其谬误的根源,就是把教育当成一种外在或超然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事实,视为一种摆在人们眼前、可以用理性、概念的方式予以静观的已定对象,并确信运用理论理性可以一劳永逸地把握教育真谛,而不知这种理论理性仅仅适用于那些既定的外在于人的物的世界。这种外在于人的没有意识的物的世界,确实存在着稳定不变的本质,自然科学的成功与荣耀,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主客二分的理论理性。但这种理论理性一旦跨越其适用的疆界,运用于人为、为人的教育实践,而把“教育是什么”的言说视为一种事实判断,就不仅驱使人们走向探寻那种稳定、永恒、惟一的教育本质的迷途,而且从根本上贬损了人的主体地位,压抑了人的自由和自我选择,使丰富、多样的教育变成一种机械划一、刻板呆滞的技术操作,最终使为人的教育非人化。而走出“教育是什么”言说的这种迷误,则需要转换探寻的路径,摒弃那种理论理性支配下的认识逻辑,而转向以实践理性为主导的意义追寻。因为理论理性主要适用于对那些自身不会变化的自然、自在的物的世界的把握,而实践理性则适用于对蕴涵着人的价值追求的不断变动的事的世界的洞察。

纵向地看,实践理性滥觞于亚里士多德,明确于康德,成熟于马克思。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划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理论的对象是“出于必然而无条件存在的东西”,即“永恒的东西”;而“创制和实践两者都以可变事物为对象”。在每一种活动中,人类都有一种与该活动相匹配的品质和行为能力。对于理论而言,这种品质是理论智慧;对于创制而言,是技艺;对于实践而言,便是实践智慧。[4]后来,理论理性受到热捧,人们全身心地探求超越时空、永远正确的普遍自然法则,这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主体之人也变成了“理知人”,惯于用对待物的方式和形式逻辑的方法来认识人、理解事,把一切问题都转变为认识的知识问题,从而造成主体人的遗忘、失落和抽象化。康德为拯救主体人的物化和理性的单向度,一方面强调人用理性为自然立法、为自由立法,另一方面将“纯粹理性”分为关涉自然的理论理性和关涉自由的实践理性,从而使理性又回归到了道德领域。但是,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还是康德的实践理性关涉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政治、道德活动,并将其抬高为有关人的自由、大我和超越性的活动,而把关联着人的基本生存的生产劳动则视为低贱或无关人的活动。而马克思一方面重组了实践的模版,将物质生产定位为人的最基本的实践,视为人类全部行为的底版和人之为人的根本,另一方面则把实践和“人的感性的活动”并列使用,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至此,在马克思看来,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在全部感性的社会活动或现实的生活过程中,通过把握共识性价值规范或价值评判规则而形成的能力及其成果。[6]

从实践理性来看,“教育是什么”并不是外在于教育活动的客观实体,而是内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意向,因此,探寻“教育是什么”就不是到教育活动之外去寻求那种外在于教育活动的本质,而是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而洞察的意义。这样把握的“教育是什么”将是一种确定性与流变性的统一。因为教育活动是历史地展开、推进与发展的,教育活动的客观性使“教育是什么”的呈现具有了某种确定性,而不是一种虚构的“幻想”。同时,教育作为一种人为、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把人的主观构想转变为现实的创造性活动,从而又使教育活动具有了某种非确定性。这样看来,实践理性视野里的“教育是什么”,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动态开放的,它只是对具体的、历史的教育规律的反映。概括地说,以实践理性看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的表达就具有了相反相成的两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人们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教育是什么”的表达与陈述指引、规范着人们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为人们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提供了判断的标准、准绳与根据;另一方面,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探求、承诺的“教育是什么”,又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不是与教育的历史发展无关的、绝对正确的永恒真理,从而使“教育是什么”的探寻表现为每个时代所承诺的“教育是什么”的更替,而所探寻到的“教育是什么”既是教育发展的阶梯和支撑点,也为人们继续探寻“教育是什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使“教育是什么”的探寻成为一种以“教育是什么”的多种表达为中介的自我扬弃的过程。可以说,用实践理性探寻“教育是什么”,也就意味着要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在教育认识的历史长河里,在现有的教育概念间的联系中,把过去的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思考批判地包容在“教育是什么”的探寻之中。

同时,以实践理性探寻“教育是什么”也意味着以辨证的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本质。这是因为教育是在既有的现实条件下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教育既有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外在尺度,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条件与可能性限度,而人的目的性、理想性或者说人的内在尺度,则为教育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教育的这种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使教育发展呈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辨证特征。因此,以实践理性去理解、探寻“教育是什么”,就扬弃了近代意义上的物质本体论与精神本体论的抽象对立,也扬弃了近代意义上的客观性原则(片面地强调教育发展的客观因素)与主体性原则(抽象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互不相容。也就是说,以实践理性探寻“教育是什么”就内在地要求人们以辨证的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本质,而摒弃那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探寻教育本质的做法。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探寻“教育是什么”的做法,从根源上看,就在于其脱离了教育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不是把“教育是什么”的表达这种人的思维认识与教育存在的统一视为教育诸因素的矛盾运动或教育发展的历史统一,而是看作人的思维认识与教育存在的直接的统一、不变的统一。

三、“教育是什么”的解答:多元统一

运用实践理性,根据“专家集团―历史―语言分析”的方法论,有学者把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是什么”的言说,依次概括为“教育意味着工具,教育意味着生活,教育意味着事实,教育意味着对教育的反省”。[7]103在这些不同的教育语境中,“教育是什么”的言说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话语规则,比如,在“教育意味着工具”的语境中,“人们思考教育问题首先说的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于是出现了‘自由人’‘和谐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绅士’‘公民’等等一系列观点”,[7]40然后阐述教育目的决定下的课程与教学问题。在“教育意味着生活”的语境中,“教育是什么”的言说则跳出了“教育意味着工具”所型塑的“目的―手段”的话语规则,直接关注“教育过程”,认为“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7]59此时的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而“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则是通过“经验的连续性”与“经验的交互作用”获得的,[7]62这样必然涉及到儿童的经验性活动形式――社会性活动,而这种社会性活动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民主,这就是杜威创设的“教育意味着生活”所型塑的教育言说规则。在“教育意味着事实”的语境中,教育则在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的观照下,在效仿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下,分别演绎成了社会事实、经济事实与文化事实等。而在“教育意味着对教育的反省”时,“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则直接成了人们反思的对象。[7]103当下,对“教育是什么”又涌现出许多不同的新表达,比如,“教育即交往”、“教育即建构”、“教育即理解”等,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理解如此众多的“教育是什么”的言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种“教育是什么”的言说都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与事实陈述,即是说,各种“教育是什么”的表达都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都能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找到事实依据,即使是当下倍受人们批判的“教育即传递”,也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可以说,一种教育本质观独霸天下的格局将不复存在,这种“教育是什么”言说的“理性多元论”的事实,用罗尔斯的话来说,它“不是一种可以很快消失的纯历史状态,它是民主社会公共文化的一个永久特征。在得到自由制度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之保障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如果还没有获得这种多样性的话,也将会产生各种相互冲突、互不和谐的――而更多的又是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的多样性,并将长期存在。”[8]这种“教育是什么”言说的多样性表明,现代教育是一个高度分化和异质性的教育,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已成为政治民主、价值多元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各种“教育是什么”则叙述、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价值认识与信念,并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提供着内在的根据。比如,在教育的着眼点由“教”转为“学”的过程中,从学习者的角度,人们阐发了各种教育定义,诸如“教育即认识”、“教育即发展”、“教育即学习”、“教育即发现”、“教育即建构”等。[9]56但问题是,在多元教育本质言说的情况下,教育是否还有统一性?假如各种各样的教育依然具有统一性,那么这种教育的统一性将如何达成?

为了达成教育的统一性,过去人们通常求助于“理性一元论”,认为只要发现了存在于各种“教育是什么”言说背后的起着支配作用的教育终极实体,各种“教育是什么”言说的各自“片面性”将会被超越,各种充满差异性的教育言说将克服其“片面性”而求得统一。各种稳定、惟一、永恒的教育本质观无不遵循着这样的逻辑。而这种“理性一元论”的教育本质言说,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把教育统一性的根据归结为非历史的某种抽象的原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用某种先验的教育原则来裁定现实教育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是一种由“同一性思维”主导的独断性逻辑。纷乱杂多的“教育是什么”的言说已经表明,这种独断论的教育本质言说既让人难以接受,也不符合教育事实。如果我们认同各种“教育是什么”并不是一种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认识,对教育价值认识的探求,并不适合于理论理性,而适合于实践理性的话,那么在实践理性视野里,要想达成教育的统一性,就既不能采取“同一性绝对凌驾于多元性”之上的独断方式,也不能采取“多元性绝对优先于同一性”的激进策略,而必须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来实现,在交往和商谈中,所有相关者都必须“超越第一人称单数的提问视角”,摆脱“个人主体性”的独白意志,采取所有他者的视野,向他人的视角保持开放,同时,在此过程中,每一个人的视角和观点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承认和尊重。通过“对话”与“协商”和“互为主体性”的相互承认,推动交往共同体的联合。[10]

从操作上说,教育统一性达成的现实路径之一,就是建构“教育的公共领域”。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即教育不属于个人或团体(阶层、阶级)所有,而是属于全社会和公众所有,不是为了某个人、某个组织或某些利益群体服务的,而是为了全体公民与公众服务的,教育是为了满足所有公众的需要,是一种关涉着每个人的“福祉”的公共事业。而“公共领域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支撑一个空间来照亮人类的公共事物,在其中公众可以用行动和语言来展示: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更坏、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11]由此可见,在现代语境中,公共领域实际上是一个各种社会共识形成和各类社会规范创制的社会空间。在其中,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通过碰撞、交流和融合而逐步趋向相互理解与接纳,即达成公共伦理、公共理性与价值共识。教育公共领域的建构就是要构筑一个国家教育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公众可以就他们关心的教育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批判,进而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这个公共空间不同于国家或政府的行政机构,它起着沟通、协商、辩护与论争的作用,是一个敞亮、质疑、澄清教育决策相关事项的场所。在这个“教育的公共领域”里,人们通过交往进行沟通、协商与理解,继而形成某种价值共识,从而使教育保持某种必要的规则与秩序,达致一种基于某种价值共识的多元统一。当然,寻求这种多元统一的“教育是什么”的价值认识并不是要消除、拒斥各种已有的“教育是什么”的答案,而是要廓清各种教育定义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比如,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教育有着多种定义,诸如“教育即灌输”、“教育即训练”、“教育即传授”、“教育即引导”、“教育即启蒙、批判、解放”。[9]5针对这些教育定义,就应在达成“教育即育人”的统一认识下,洞察其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基于实践理性,根据各种教育定义的实践条件与适用范围在教育实践中寻求其恰当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贤江.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412.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3]张楚廷.教育研究中一个难以无视的问题――教育学最好少说“必须”、“应当”之类[J].教育研究,2010(2):34-35.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 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7-124.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_.马克思_选集:第1卷._中央马克思_列宁_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6]关锋,刘卓红.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及其和谐维度[J].学术研究,2010(3):63.

[7]周浩波.教育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罗尔斯,J.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7.

[9]张正江.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时代的教育本质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10]贺来.辨证法与实践理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9(5):13.

[11]阿伦特,H.人的条件[M] 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8-4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征研究”,项目编号:AHA100002。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8篇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地理教学中强化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更新观念,对教育对象有全新的认识,此外,还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地理教学;创新教育

有许多地理现象具有神秘色彩,使得人们不断地发挥创造性思维潜能,不懈地探究。有许多地理研究学说,诸如大陆漂移说、冰川学说等,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可以说,地理学科时时处处都充盈着创新教育的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代中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曾有学者说过:“要鼓励学生创新,教师不能用保守思想、传统方法和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正因为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发展,从而扼杀了许多联想好奇的欲望和能力。”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世界科技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是来自于外行的贡献。原因是外行人员不受行内规矩的限制和束缚,不在原有的知识领域“绕圈圈”,能用新的思路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地理现象。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但他勇于创新,使得他这个外行也提出了新学说,为现代地学理论的诞生导航。高中学生的思维尚未定势,他们往往可以通过想象和直觉等非逻辑方法领悟出一些感性认识,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如在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宇宙是怎样产生的?”“为何存在黄赤交角?”“极光为何只产生于两极?”“地球上人类的起源是否由外星球迁移而来?”等一些问题,这些都说明当代中学生具有好奇探究的兴趣,而这正是学生的创新的可贵起点。

二、教师务必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知名教授张奠宙说过“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意识,现应成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成为教育的灵魂。”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教师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那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肯定陈旧落后,跟不上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亦步亦趋的“爬行主义者”。对于一个创新型教师来说要有四敢:面对教参,敢越雷池一步;面对标准答案,敢于大胆质疑;面对学生质疑,敢于肯定;面对课堂教学的意外,敢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例如,在一堂公开教学课上,教师无意之中走到投影仪前,脑袋被投影下来,同学们都在下面暗笑,教师才恍然大悟,但他灵机一动地说:“你们所看到的是地图的投影,我的脑袋是地球,屏幕上的就是一张世界地图。”学生哄堂大笑,但也领悟了教师提出的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开宽了思路。

三、地理学科创新教育模式

1.明确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确定思维导向并给思维提供动力。所以,地理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在讲“洋流”一节前,提出“南极洲企鹅体内为何会有农药DDT?”“哥伦布两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时间为何相差较多?”在讲“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一节先提出“在南极洲为何有煤炭分布,印度为何有冰川痕迹?”启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思维动机。

2.自主讨论,提高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发生思维的碰撞,自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摆脱各种框框的限制。所以说自主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讨论时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甚至跨学科来看待某一问题。如在讨论“黄河治理方案”时,学生不仅能说出教材中的方案,还会提出如下两个方案:①在河流断流期间,开挖河道,降低河床;②设法让泥沙在适当地段沉积下来。再如在讨论“南极洲为何有煤炭分布,印度有冰川痕迹?”时,有学生提出了“地轴倾斜”的解释。在讨论中教师应做到:教给学生求异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定向思维”影响。在讨论过程中,常会出现“僵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做到:耐心细致疏导,不要急于述说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时间,继续探究,继续挖掘,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教师可设计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路径进行分析、思考;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还应加以引导和指导。例如学习“世界人口问题”这个内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因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问题常常是观点鲜明,一语中的。但对于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却涉猎很少,这时,地理教师就必须及时引导,使学生放开思路进行发散思考。这样通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不断循环并在循环中不断升华,不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求异创新的能力。

3.加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能力。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区别的是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并结合课本知识,产生一些问题,提出自我想法、观点,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教育达到最终目的。如何让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坚持每天观看日出,要求观察日出前后太阳大小变化,每天太阳升起时间、方位的变化,让学生自我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任务。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乡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并让学生自我选题,分析成因,提出治理措施及对应性策略。

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论文 第29篇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课堂

一、立足课堂,难题在课堂教学中解决,还原学生快乐童年

我所在的学校位于武昌区南片,生源大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家庭环境比较差,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来自单亲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都不能辅导孩子甚至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就跑过来跟我说,王某某的头被打破了,我一看,他的额头上有一道口子,我吓了一大跳,以为他是跟同学发生矛盾时弄伤的,赶紧把他带到办公室,经过询问,才知道是他妈妈打的,原因是他昨天的家庭作业有很多不会做,他的妈妈就认为是他在学校没有好好听讲,所以狠狠地打了他。

他走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的错,大部分孩子的家长根本不能辅导孩子,当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他们就会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我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孩子有多委屈,有多难过,有多恨这些难题。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应该带给我的孩子们什么样的小学学习生活。

通过观察、与同事们交流,与家长交流,我渐渐认识到一个事实,我们这里的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很多学生将会走进社会。从事一些底层工作。在他们漫长的人生中,也许小学生活将是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因此,我不禁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带给他们的小学生活,对他们,对一个人是何其的重要。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一颗善的种子。

因此,我想给他们一份快乐的童年学习生活。让学生回家能够自己独立、轻松地完成作业。

我认真地备每一堂课,在课前将学生的作业自己做一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学生可能出错的地方与原因,将其放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留给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都是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题,绝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力争让学生能感觉到数学学习的轻松与简单,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从家长那里得到肯定,得到表扬,得到更多的欣赏与疼爱。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儿童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才会乐于学习。

二、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学习,他们变得更聪明了,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每一次的解决问题,虽然,我都会在课堂中讲解,但是,我鼓励学习以画思路图的方式将自己分析问题的过程写下来,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开始让学生来扮演“老师”的角色,来讲题,我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包容不同的意见,让每个站起来的孩子都得到认可,感受到被尊重,体会到思考的快乐。渐渐很多孩子讲题时思路清晰,语言简洁,他们也因此赢得了学生们阵阵发自内心的掌声。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一个学期,两个学期……学生在课堂上开始渐渐变得热情洋溢,他们要说,迫不及待地要站起来说,因为这些问题对他们而言变得简单了,使他们形成了更多的想法和思路,因此他们会做、敢说。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收获和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对学生人生观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

在数学活动中,当个人独立探索有困难时,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与同伴合作,交流。我想這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特别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更是需要这种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方法”的培养。在数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创造小组合作的条件,培养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倾听同伴的发言的习惯,以及在合作中求同存异的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解决问题中,往往会出现“方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虽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它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放手,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用表扬和赞美肯定学生的思考,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优化,对不在同一层次上的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体验与感悟。

(三)教会学生去做一个热心、耐心、慷慨的人

对于学困生,我都会耐心地指导,一遍不会,我会再讲一遍,只要学生来问我,我都会耐心地讲解,哪怕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了。只要学生愿意学,我就乐意教。在我们班上曾经转来一个三年级的插班生,刚来的时候,连最简单的进位加减都不会,更不用提乘法和除法的笔算了。于是每天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给她补课,从最基础的计算开始,耐心地辅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她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考了80多分,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关爱,体会到了温暖。因此,我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该有这样的友谊与温暖的传递。于是,我试着在学生中成立小小辅导站,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留在教室里,观察,发现主动帮助指导学困生的学生,对她进行表扬,并且,将它们写成一个一个感人的小故事,贴在黑板报上,作为身边的小榜样,在这样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入进来。重要的是,她们在这个过程中也真正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收获了友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这个过程中她们还能明显体会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想在小学阶段我们竭力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们漫长的生活河流中,种下一颗一颗的种子,思维的种子,善的种子,美的种子。让孩子们收获一份美好的回忆、一份珍贵的友谊。让他们有对美好的期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体验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