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牛奶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第1篇

伊利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更注重企业自 建牧场, 合作牧场, 大型牧场园区等多种模式的尝试, 实现科学化奶源建设, 提高奶源可控性, 从而实现伊利奶源基地的全面升级, 确保原奶质量和产量长期稳定增长。2. 1. 2精确管理, 卓越品质。

伊利始终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生命线, 在安全生产上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质 量标准体 系和管理制度, 成为业内 最早 进行ISO9001 体 系 认 证 的 食 品 企 业, 而 且 还 采 用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绿色食品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在质量管理方面强调“ 质量零缺陷”, 并且在行业内 率先 实施了 HACCP认证。

伊利从生产技术, 质量控制, 物流服务严格管理, 全面升级, 提高品质核心竞争力。2. 1. 3技术创新, 品牌升级。

伊利一直重视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 已经与内蒙古自 治区科技厅联合成立了 我国第一个“ 乳业研究院”, 在行业内 首创三级研发体系, 创立了 “ 母婴营养研究中心”, 建立了 第一个母乳数据库。

截止2010 年年底, 公司 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达到了 33 项。

荣获2010 年“ IDF 最佳功能乳制品创新金奖”。伊利集团启动品牌升级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为消费者而改变, 不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 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2. 1. 4低碳生产, 绿色发展。

伊利依托“ 绿色产业链”理念为指导, 实现低碳生产, 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伊利目 前在包材方面率先使用可再生资源, 为达到保护森林、 保护环境的目 的, 采用经过 FSC 认证的包材。在产品运送过程中, 伊利集团物流配送全程实现了 GPS 的无缝跟踪, 从根本上保证了 伊利产品的安全。与此同时, 伊利集团积极推行绿色环保物流的各项措施, 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 以减少交通阻塞、 节省燃料和 降低排放等。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日 益重视, 伊利不断探索节能减排技术, 积极采取各种管理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

从供能系统到用能系统的优化, 从资源的利用到废弃物的排放, 处处都体现着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2. 2伊利 集团 内部劣势( W)2. 2. 1企业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普遍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 和管理手段, 利用 Internet网络不仅降低了 生产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 工作效率。目 前, 较为流行的信息管理系统有管理信息系统( M IS ) 、 决 策 支 持 系 统 ( DSS ) 、 企 业 资 源 规 划( ERP) 、战 略信息系统( SIS) 、 竞争情报系 统( CIS)等。

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强弱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特别是对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把握已经成为应对行业竞争对手的必要手段。伊利集团所处行业环境竞争激烈, 需要适时采用先进信息技术, 加强企业信息管理,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 2. 2高层次人才紧缺。伊利始终秉承“ 以德取才,以能用才, 以需育才, 以信留才”的用人总则, 一贯坚持自 主培养综合型人才, 引 进科研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储备战略, 并且取得了 明显的效果。企业的高层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目 前伊利高层力量相对较弱, 既综合又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较为紧缺, 特别是在企业基层拥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骨干难以进入高层参与核心管理。

伊利集团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干部晋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伊利集团的行业外部机遇与威胁分析・5・X收稿日 期: 2012- 01- 18

总第 255 期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3. 1伊利集团外部机遇(O)3. 1. 1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乳品需求增长。

近些年来, 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 居民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 消费者不在只是关注吃饱问题,更关注吃的安全健康。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乳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消费者逐渐倾向于口 碑好, 质量有保障的名牌企业, 这样就对乳品的消费起的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 刺激了 乳品需求量的增长。伊利作为国内知名乳品企业势必要加强质量安全的监控, 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 1. 2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乳业发展。伊利作为内蒙古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得到了 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在政策上为伊利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了保障。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以扩大内 需、 保持经济稳步增长为第一要务。随着宏观经济走势的发展, 国内 乳制品需求仍呈现上升趋势, 乳品行业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3. 2伊利集团外部威胁( T )3. 2. 1竞争对手威胁。伊利所处的竞争环境异常激烈, 除了 国内 的蒙牛、 三元、 光明等企业, 还有雀巢、和路雪(WALL_S) 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乳业市场竞争同质化和成本增长导致利润率下降, 盈利水平逐渐降低, 影响伊利发展动力, 发展差异化战略成为伊利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3. 2. 2市场风险。

乳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 巨大的风险。伊利应将通过优化奶源管理模式、提升渠道与终端管理水平、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持续管理创新, 系统优化公司 整体组织能力等工作不断地提升公司 综合竞争能力。3. 2. 3产品质量风险。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是伊利永远的追求。

持续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 完善质量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原料与产品质量的安全监控能力, 在提升质量安全保证能力的前提下, 不断改善生产环境和设备装备水平, 创新质量管理技术, 强化标准化实施能力,以生产健康安全的产品为目 标, 持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3. 2. 4成本控制风险。

原料奶、白糖、进口 乳制品等主要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由此导致乳品生产成本增加, 将影响企业盈利空间。

预计 2012 年原料奶、白糖、 进口 乳制品供需形势仍偏紧张, 其交易价格同比会持续上升, 乳品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风险加大。

伊利将持续加强成本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 努力提升成本控制能力。3. 2. 5财务风险。

伊利集团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较高。

为了 降低资产流动性可能带来的风险, 伊利将加强对资产的运营管理, 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4伊利集团 SWOT 战略分析矩阵与分析通过对伊利集团内 部优势和劣势, 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行了 详细具体的分析, 分别对这 4 个方面进行 两两组合, 形成SO 战略、ST 战略、WO 战略、WT战略, 并对每一种战略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详见表 1伊利集团SWOT 战略矩阵。表1伊利集团 SWOT 战略矩阵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优势 S劣势 W1. 黄金奶源, 优质牧场2. 精确管理, 卓越品质3. 技术创新, 品牌升级4. 低碳生产, 绿色发展1. 企业信息化 程度有待提高2. 高层次人才紧缺机遇OSO战略WO战略1. 经济发展和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 宏 观经济政策促进乳业发展1. 全面推进品牌升级计划,打造优质品牌资产, 提升品牌美誉度2. 保持国内竞争优势,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1.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干部晋升机制2. 持续管理创新, 系统优化整体组织能力威胁TST 战略WT 战略1. 竞争环境激烈2. 市场风险3. 产品质量风险4. 成本控制风险5. 财务风险1. 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个性化2.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3. 引进先 进生产 技术降低成本, 有效规避资金风险1. 适时与竞争对手合作,实现共赢由以上SWOT 战略矩阵图可见, 伊利集团在乳品行业内 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奶源优良、 品牌卓越、 技术创新和管理科学方面, 但是目前乳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消费者的需求趋于多元化, 伊利不仅要保持好现有优势, 更要抓住机遇实施差异化战略, 提升品牌价值,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 伊利应继续加强品牌宣传, 特别是在做世界一流健康食品集团方面的宣传, 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伊利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大力提升品牌美誉度, 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

其次, 伊利应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础, 加强对消费者偏好和行为的研究, 积极采取多元化和差异化的产品战略, 不断推出新产品, 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再次, 继续加强管理创新, 优化系统, 提升企业整体组织的竞争力。

特别是要加强和优化奶源管理模式, 不断调整、优化奶源结构, 积极推进各地牧场项目 建设进度, 发展实施科学养殖, 预防并控制奶源安全风险, 确保优质奶源供应。

最后, 伊利应注重销售渠道和终端的管理, 降低中间环节成本,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特别是要持续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 完善质量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原料与产品质量的安全监控能力, 持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功. 伊利 “ 精确管理”笑傲乳业市场[J] . 销售与市场, 2007, ( 1) : 26.[2] 王颖. 伊利 集团 的SWOT 分析[J] . 商场现代化, 2008, ( 3) : 119~120.[ 3] 赵文雅. 伊利 公司 竞争战略的研究[ D] . 济南:山 东大学, 2008.[ 4] 薛雅楠. 伊利 股份持续竞 争优势的价值分析[D] .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2011.・6・

伊利牛奶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第2篇

[1]姜业宏。 塑造品牌 讲好故事 搭建平台 提升话语权[N]. 中国贸易报,2017-04-11(007)。

[2]李欢欢。 精准营销如何促成伊利安慕希的飞跃[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7):100-101.

[3]董维维,徐成喜。 伊利上海分公司软冰淇淋营销渠道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 经营与管理,2016,(08):42-45.

[4]韦梦迪。 基于AISAS模型的明星微博营销研究--以伊利味可滋的“鹿晗效应”为例[J]. 中国商论,2016,(12):3-5.

[5]. 热杯牛奶 温暖你爱的人 伊利2014年冬季态度营销案例解析[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5,(08):78-80.

[6]王玉。 伊利常温酸奶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5.

[7]高翔。 伊利冷饮在天津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5.

[8]. 伊利整合营销 牛奶界的“现象级”[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4,(11):71-72.

[9]夏芳。 颠覆乳业营销格局 新希望首推互联网牛奶[N]. 证券日报,2014-10-14(C01)。

[10]黑马。 伊利花4亿元搞娱乐营销值吗[J]. 企业观察家,2014,(08):95-96.

[11]马正想。 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营销策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2]梁蕾,王偲。 伊利品牌升级后的营销传播策略分析[J]. 广告大观(综合版),2014,(04):99-100.

[13]夏芳。 品牌营销转战到移动端 伊利“砸金”手机游戏[N]. 证券日报,2014-03-04(C02)。

[14]靳功哲。 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河南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郑州大学,2013.

[15]商小恒。 伊利常温液态奶在嵊州市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2013,(01):103-106.

[16]. 品牌内容整合营销实战案例撷英 朵唯、京东、苏宁、伊利四大案例精彩纷呈[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3,(01):134-137.

[17]冯银虎,薛阳。 我国乳制品企业共生营销模式研究--以伊利、蒙牛为例[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9-24.

[18]. 伊利QQ星营销整合再创新高[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2,(11):204-205.

[19]韩丛。 2012奥运营销伊利逆转[N]. 中国经济时报,2012-08-16(010)。

[20]李峰。 校园影像季“艺”彩纷呈 伊利巧乐兹升级娱乐营销[J]. 中国广告,2012,(08):154-155.

[21]李敏。 伊利:打造平民视角的伦敦奥运营销[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2,(06):128.

[22]陈青松。 微博恶意营销伤害了谁?[N]. 中国企业报,2012-04-10(022)。

伊利牛奶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第3篇

[23]回璇。 基于伊利蒙牛体育营销策略探究我国体育营销发展趋势[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4]闻涛。 不说话的女孩:伊利牛奶片攻心营销第一弹[J]. 市场观察,2012,(03):92.

[25]麻震敏。 伊利巧乐兹:舞出精彩 全媒体融合 大娱乐营销[J]. 成功营销,2011,(12):74-76.

[26]刘艳娜。 蒙牛、伊利、三元乳品企业营销策略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27]汝捷。 伊利液态奶黑龙江县级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英文)[J]. 中国外资,2011,(16):145.

[28]包文觉。 伊利公司乳制品营销策略及其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9]张丽。 植入式营销助力伊利舒化奶市场破局[J]. 乳品与人类,2011,(02):55.

[30]王新业。 伊利营销:“变脸”不变心[J].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03):66-68.

[31]黄梅。 竞争企业营销策略的差异性研究--以蒙牛与伊利为例[J]. 中国商贸,2011,(02):38-39.[32]. 世博收官 伊利“绿色营销”创佳绩[J]. 商务周刊,2010,(21):134-135.

[33]刘京玲。 蒙牛伊利营销恶斗背后的三个问号[N]. 中国商报,2010-11-02(005)。

[34]傅勉。 伊利“世博牛奶”:精准营销告捷[N]. 第一财经日报,2010-10-29(D05)。

[35]李冰。 恶性营销风波恐牵进更多乳企[N]. 北京商报,2010-10-25(003)。

[36]沈_。 伊利的世博营销[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9):68-69.

[37]李冰。 乳业巨头陷入恶意营销漩涡[N]. 北京商报,2010-10-21(003)。

[38]王云萍。 伊利:“世博效应”持续体育营销路径清晰[N]. 中国企业报,2010-10-14(006)。

[39]沙治国。 伊利奶粉广东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40]. 伊利奶粉的全景世博营销新法则[J]. 商务周刊,2010,(18):83.

[41]马启超。 伊利:“世博牛奶”创新体验式营销[N]. 中国企业报,2010-09-16(006)。

[42]王锦。 伊利股份再度发力体育营销[N]. 中国证券报,2010-09-14(A14)。

[43]王国英。 伊利位居“企业营销活动关注度”之首[N]. 内蒙古日报(汉),2010-05-20(002)。

[44]杨乾诚。 区域性鲜牛奶企业的营销突破[J]. 经营管理者,2009,(2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