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的政治论文 第1篇

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回顾

始于 1978 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走过了 35 个年头。过去的 35 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着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改善的 35 年,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取得非常显着成就的 35 年。在这辉煌的 35 年里,我国城镇人口由 1978 年的 亿人迅速增加到2013 年的 亿人,年平均增长 ,城市化水平由 提高到 ,年平均增长 个百分点;城市个数由 190 个增加到 2012 年的 658 个,平均每年增加 14 个;建制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由 2 176个增加到 2012 年的 万个,平均每年增加 520多个。

图 1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的变化。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具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城镇化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该阶段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镇化发展。其特点是原有城市的吸纳和新建城市的转化速度都比较高,恢复性的先进城后城建的发展模式占主导地位,由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老城市发展比较缓慢,新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小城市快速发展占主导地位。1978-1992 年,城镇化总体水平从 提高到 ,年均提高 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之前 29 年城镇化速度(年均提高 个百分点)的 倍和世界同期城镇化速度的 2 倍(年均提高 个百分点)[1].

城镇化成长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该阶段城镇化全面推进,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8 年 10 月,_中央第一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而不再是“小城镇、大问题”;2000 年的“十五”规划进一步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将城市化提到战略高度;2002 年的_报告提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可见这一阶段的城市化方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跳脱出起步阶段限制大城市发展的路径。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历史性地突破 50%,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城市型国家行列。1995-2014 年间,城市化率由提高到 ,年均提高 个百分点。

2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在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的 30 多年的时间里。从解放初到改革开放前的 29 年时间内,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提高了 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之后的 35 年时间内,提高了 个百分点,是前一阶段的 3 倍多,每年平均提高 1 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人口资料数据,1980-1990 年的 10 年中,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了 4 个百分点,中国提高了7 个百分点;1990-2000 年的 10 年中,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了 个百分点,中国提高了 个百分点;2000-2010 年的最近 10 年中,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 个百分点,中国提高了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的 35 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远快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历年平均 的增长速度,见表 1.

城市布局日趋完善

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655+20 000(城市和建制镇)”的框架体系。城镇集群也在逐步形成,已初步形成 4 个成熟的城镇群和 11 个半成熟的城镇群的格局(表 2)。从宏观空间看,我国城镇“大分散、小集中”空间格局正在形成,表现为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基本相协调的东密、中散、西稀的总体态势。从微观看,城市内部空间,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远郊县的城镇空间结构层次日益显现[2].随着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分散、小集中”的城镇空间布局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1981 年的 7 438km2扩展到 2012 年的 45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 1978 年的 增加到 2012 年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978 年的 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24 565 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恩格尔系数由 下降到 2012 年的 ,城市用水普及率由 提高到 2012 年的 ,城市燃气普及率由 提高到 2012 年的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 增加到 2012 年的.城市化发展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拉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为国民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促进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3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 30 多年,虽然我国城市化发展比较快,每年上千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且目前城市化率已超过 50%,但城市化质量总体不高,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仅为 35%左右,同时这种传统城市化发展在引领投资需求、扩大内需及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目前,我国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正面临着以下难题和挑战。

各省(市、区)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获得了率先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率先成立,一批沿海、沿江城市陆续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港澳台资企业的涌入,并迅速启动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在工业化的带动下,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吸引了本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大量内地劳动力的流入。2012 年,上海成为我国城市规模最大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城镇总人口为 2 137 万人,城镇化率为 ;北京仅次于上海,城镇化率为 ,天津为 ,排名第三。其他省份中,城镇化率较高的有广东为 ,辽宁为 ,全国城镇化最低的为西藏和贵州,分别为 和 .总之,我国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态势。

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通常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而城镇化又会反过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因此他们应该是协调并进的。判断城镇化超前还是滞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既可以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也可以通过城镇化与非农化水平进行比较,还可以进行国际比较[3].从 1950 年到 2008 年,中国的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镇化,也即中国的城镇化一直是滞后的,2009 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但城镇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因此,能够综合反映第二、第三产业状况的非农化指标,也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是否滞后的重要参照系。从产值比率来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一直滞后于非农产业产值比率。从非农产业就业比率来看,城镇化水平也明显滞后于非农化率。

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我国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挂钩,共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四个类别。行政级别越高,城市等级越高,从上级政府的角度会给予较多的关注与投资倾斜,而较少考虑城市本身发展的潜力与实力,使得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可能会因为行政级别低而受到制约[4].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些城镇规模已经达到中等城市水平,但是从行政级别上却还是一个镇的建制。如东莞市的虎门镇和长安镇,其经济规模和人口已达到中等城市的水平,但却还是一个镇,导致它的财政、市政规划和管理不能享有城市权限,这被学者形象地称为“小马拉大车”.还有一些城市在经济上已经有趋于一体的趋势,但是在行政管辖上却分属于不同的行政主体,不能从行政上成为一体,难以有效整合与利用资源,从而造成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甚至以邻为壑。刚性的行政体制与快速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并逐步开始出现制约城市发展的弊病。

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及城市的发展,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人口红利消耗殆尽,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垃圾量越来越大,清洁水源和污水处理任务非常艰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土地资源有限,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率不高,发展空间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不断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和环境成本缺乏内生化的长效机制。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树立精明增长理念,走紧凑型城市发展道路,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长期保持在 以上,城乡收入差距成为我国区域差距的主要方面。城乡在收入水平、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差距比较大。城乡之间明显的二元结构及差异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和挖掘。目前,2 亿多进城农民工尚未真正成为市民,他们的户籍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呈现出人口的不完全城市化或虚假城市化现象。未来 20 年,我国还有约 4 亿农民将转变为市民,如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并平等地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市公共服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5].

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城市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功能、产业服务功能和高端要素集聚功能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相比有不少差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区服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等还需进一步提升,城市软环境有待继续优化。

4 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未来展望

城镇化的发展正在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几十年,我国城市化仍将处于高速发展中,将有超过发达国家劳动力总数的乡村劳动 力 转 移 到 城镇。如何从低生产力水平转向高生产力水平,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中国的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迫切需要从传统城市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

一是大力促进东中西部城镇化协调发展,选择一些发展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的区域作为区域性城镇中心;二是加强构建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体形态的城市体系,强化城市群内城际轨道的规划和建设,实施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聚的城镇化布局;三是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四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五是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六是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流转,深化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

参考文献:

[1]_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刘勇.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进轨迹和操作取向[J].改革,2012,(9):18-30.

[3]蔡秀玲.中国城镇化历程、成就与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1,(63):28-37.

[4]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J].东南学术,2004,(4):23-29.

[5]石忆邵.中国城市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制度创新[J].城市规划学刊,2011,(5):31-36.

关于改革开放的政治论文 第2篇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实践,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经济主体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市场在社会资源调配中的地位也随之日渐增强,整个社会经济活力空前高涨,工业体系完备且创新能力十足,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各界普遍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最接近民族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

但中国改革开改的推进,是在借鉴与总结的基础上所采取的渐进模式,无论是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态良性发展提供经验参考,还是为总结和传播中国经验做有益总结,均需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态进行纵向探究,从其演进过程中寻求规律。

一、社会经济生态概述

社会经济生态是依照仿生学原理来发展社会经济体系的良性运作模式,与社会经济发育程度、自然禀赋、地理环境、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执政能力等诸多宏观因素相关,也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体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微观因素相通。

具体而言,其指的就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诸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形成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状态。

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态而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体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对外开放程度这四个因素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态的探讨也从这四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展开。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态演化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态面貌总述

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无非在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继启又相互包含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得以维持。

近40年来,无论是从对外开放还是对内改革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经济生态稳健度有了大幅提升。

从对外开放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之初,将中国生产纳入世界生产体系中来,打破了原经济系统低水平循环的状态,带来了发展之初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给后继环节的高水平运转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原始动力---外贸驱动。

从对内改革角度来看,一切改革皆源于对现实国情的准确把握。

改革开放初,面临的问题是生产没动力、分配没差距、交换没市场、消费没能力。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高效的交换平台和经济运行机制,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流通和配置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提高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适时有效调控经济,避免市场失灵的发生,让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得以维持。

但是,2008年美国金融次贷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缓,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开始下降。所以,在内外部压力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态的最新样态。

关于改革开放的政治论文 第3篇

【摘要】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作为设计理论及实践中的经验问题,总结出当代我国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为艺术设计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而且对于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的曲折经验作一般的陈述,总结我国的艺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艺术;设计;发展;未来

一、艺术的发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岁月里,我们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完善,物质生活的需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将更加多的注意力加在精神文明的富足之上。在这种历史条件的催促下,我国的艺术设计渐渐步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纪元,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思想的解放、艺术设计理论的丰富、艺术设计理论领域的扩大、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不断树立上。这一切的活跃表现使得我国艺术设计空前繁荣,学科的规模和规格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突破历史新高,艺术生的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为我国的设计事业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1]。同西方相比,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历史非常短暂,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西方的艺术设计很难融入到中国,而中国的艺术设计理论也很难得到西方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因此,我国可以发展的潜力非常的大,艺术设计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着我们去探寻。总结艺术设计的过程、理论特征及其观念的认识,完善我国艺术设计体系特征,为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提供新的道路和方向正是我们正在走的路。

二、新的趋势

“新的设计理想的实现首先在于对现实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痛定思痛,调整寻求的目标”[2]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大显成绩,技术与科技的创新发展使得艺术设计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所有的事物方方面面都已经和艺术设计融为一体,艺术设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无知的需求,为了一目的时刻的服务人民大众。人民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舒适和便利了,但量的丰富不代表制得丰富[3],技术是不断的提高。可是人们一味的寻求技术的提高,而忽视了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人性而不是技术。个性能被这样慢慢的埋没,我们要保证我们的艺术内涵不断的发展和传承。艺术是我们永远执着的追求,寻求艺术精神在现在设计上的体现是我们的目标。通过艺术设计在中国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设计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平庸之作,对于西方艺术语言的复制和模仿不断的出现,导致这种“重复”对我国的设计发展毫无意义。多数人打着“全球化”的口号对西方设计进行模仿,把自身拥有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优势抛开脑后,生硬的设计一些国际化的东西。艺术需要站在自己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上出发,发掘自身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立于特别之处寻找个性。在全球化的大流之下占有一席之地,取决于设计者们创造源泉在自身的时代和文化大背景之下接受和转化设计源泉的能力。全球化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交流资源信息,在结合世界文化同时融入自身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个性因素,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这就是对的发展。21世纪的`主流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全球出现的大规模污染影响已经让人类心存胆怯,对于绿色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结合的一个设计问题,让这些因素和谐结合在一起,让人考虑绿色环保的问题同时贯彻绿色体系,在生产、包装、材料和设计上都考虑到绿色环保。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因为在一起生产发展的同时消耗和破坏了很多赖以身存的资源,要为设计的责任和作用考虑。摆脱掉无限制的消耗,走绿色设计体系。这不只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考虑,而是从设计的根源人的角度,不局限在设计形象和功能上,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和改变,改变人们之前错误的消费观念。以绿色保护环境为目标,传递正能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新时代的需要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贯彻这一历史革命使命,更加不能忘记我们的民族精神。把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本土的文化精神融入到艺术设计当中去,以独特的民族面貌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把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的东西变成一种特色,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国际竞争中磨灭掉自己的特征是不明智的,是短见的。从文化上看特色和个性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点,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重心和文化特色会存在很大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视角,还需要一个理性的思维和胸怀,把自身的个性较好审视,将本土和世界的东西相互结合,将达到新的提高和转变。

三、我国艺术设计的现状和弊端

参考文献:

[1]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2]方李莉.新工艺文化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

[4]杨天明,薛立克.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趋势[J].美术大观,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