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议论文素材简短 第1篇

敦煌石窟,那个伫立在苍茫黄沙中的历史精髓,画着多少古代贤人的精雕细琢,也承载着一代代“敦煌儿女”的殷殷关怀。

提到敦煌,我忽然就被拉进了回忆,少时曾跟随母亲一睹过那满目的壁画,一栋栋巧夺天工的石窟将人带入一段段细致入微的故事。现在想来,在我们这些欢呼雀跃着欣赏敦煌壁画的人们身后一直有双关切的眸子,那是“敦煌儿女”对敦煌石窟的深深眷念。

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毅然决然的来到了离家千里的敦煌,而这一来便是四十余载,她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攥写书籍,对石窟遗址进行科学保护,为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筑构了宏图。

樊锦诗虽然是个江南女性,但在敦煌的四十年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却不能让她退缩,相反,她已将这西部的粗犷与豁达揉合进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定。她不仅对壁画病害加以防治,还注重崖体加固,此外的环境监测及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她都有涉足,真正做到了“敦煌女儿”。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她将半生奉献给了敦煌,也奉献给了蕴藉着华夏千年的历史精粹。为了敦煌,樊锦诗与丈夫异地分居十九年,两个儿子也没有得到来自母亲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为己任,扎根大漠,投入到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之中,与此同时,她还大力推动立法并积极制定莫高窟总体保护规划,按千百年大计来保护敦煌。

二零一九年,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 国家荣誉称号勋章和最美奋斗者称号。即便八十一岁的她一直还在为敦煌忙碌着。正所谓“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中华民族能够在这么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拥有孕育于中华民族悠久辉煌历史文化之中的伟大的中国精神。

樊锦诗拥有的中国精神,是她对中华文化与历史精华的执着,而这样的中国精神将成为兴国强国之魂,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塑造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在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中,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一路向前、发展壮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

我们,也要像樊锦诗一样,守住前辈薪火相传的路。拥有这样的中国精神,热爱中国悠长的历史,不忘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执着并奉献着自我,去追寻和守护着属于华夏的徽章。

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议论文素材简短 第2篇

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填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时,她以为自己以后成天“挖宝贝”。不想此后大半生待在了大漠,成了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莫高窟9层楼旁的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里,有一个不大的房间。土炕,土桌子,还有一个土“沙发”,这是樊锦诗曾经的住所。

生活是苦的。灰土怎么也扫不完,老鼠窜上床头是常事;一直与远在武汉大学工作的丈夫相隔两地,孩子出生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件孩子的衣裳。

有许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来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高窟的保护。“文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高窟存在,我们一代代人就要把它陪好。”

樊锦诗议论文素材简短 第3篇

天下可能没有比樊锦诗更专注、更长情的“学生”了。

只因为在中学课本里读到了“敦煌莫高窟”,“也不知道是注定有缘还是什么,我读了那篇课文,就一直忘不了。”樊锦诗说。

在戈壁荒漠的漫天风沙里,她用将近一甲子的时光将敦煌这本“书”一读再读,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敦煌是永远读不完的,无论你读书万卷还是学富五车,在敦煌面前,永远是才疏学浅的小学生。”

这位“敦煌女儿”在这不毛之地一待就是56年,保护了735座千年洞窟,并致力于传承敦煌文化。

金秋十月,刚刚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来到香港,获颁第四届香港“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

10月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的颁奖礼上,樊锦诗说:“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