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第1篇

一、构建科学的考核制度

受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影响,我国职业计算机教学中依然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核为主。而忽视了对其实践能力的考察。针对这一现状,计算机教学必须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将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计算机考核制度更加合理,具体操作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安排不同难度、不同方式的计算机考核。给予学生的正确的评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助于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其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目前,职业教育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也为了自身的稳定发展,已经开始重视计算机方法的创新。形象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象教学法的应用

形象教学法目前在职业教学中应用较多,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这是由于职业学生多数未参加过高考,基础水平较差,对学生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提高其兴趣十分重要,通过形象教学法,将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像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并且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实际上职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反而较多,只是其将大部分时间应用于电脑游戏上,这是其对计算机存在的唯一兴趣。学校应抓住这一特点,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时为其安排娱乐性质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给赋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计算机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一些趣味的计算机内容使学生降低对计算机游戏的沉迷程度。同时培养学生对更高的计算机知识探索欲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计算机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

(二)操作实践法的应用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尊重学生思想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应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基于此,校方应增加计算机基础设备投资,为每个学生提供计算机上机操作机会。减少枯燥的理论讲解,教师将基础理论形象的讲解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实践证明,将教师演示与学生演练分开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三)提高职业教育计算机师资力量

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也是计算机效率提高的关键。针对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的水平,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可通过在职培训或者为其提供国外留学的机会。使教师了解职业计算机教育的专业分布特点,了解学科特点,从而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学理念,提高对计算机教学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学手段选择上都能做出合理的分析。使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另外,在计算机教师招聘上,应致力于选择综合素质较高或者具有潜力的计算机教学人员,提高计算机师资整体水平。

三、总结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提高,同时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几率增大,这也是其在就业时面临巨大的压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够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实践的操作是学生生存之本,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

职业教育论文 第2篇

廊坊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高素质和充足的人力资源,除了高尖端的科研人员以外,其他各级各类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未来都将会展现出各自的作用和价值。根据我市的主导产业结构状况,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高中初级比例是1:6:14,但现今的状况是1:5:9,从高中级来看,我市的人力资源比例较为合理,而且甚至还有增大的势头,但初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比例太少,这直接影响了基础产业的巩固,次级产业链也不能很好的运转。缺少基础产业和次级产业链的支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及高端产业链也必然会黯然失色。而初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大多由职业教育培养,这类人员的匮乏,显现出我市职业教育的疲软状态,不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必须的人力资源,缺乏与产业对接的有效途径。

2廊坊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对接裂隙探源

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不能有效对接,直接影响双方的发展。企业没能给对口职业院校提供资金、实习及就业支持,企业也无法接收充裕的初中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现今我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对接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2.1职业教育自我更新机制缺失

随着我市支柱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更新,对于职业教育的自我更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我市产业的前进步伐。这里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因素外,其自身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就办学理念来讲,学科化依然很严重,授课过程中实践环节所占比重不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但重学科轻实践的培养方式,淡化了其办学特色。此外,根据产业和市场要求,职业教育从自身的目标定位、课程建设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也显现出了滞后性。职业教育本身没能够积极摸清市场实情并开拓与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其自身更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再有就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不足问题。职业院校的教师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它要求既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还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理论与实际脱轨;而在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由于学历达不到要求,很难被高等职业院校录用。”专门培训“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机构很少,这就造成了我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大面积性缺乏的现象。不能保证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任教,直接减缓了我市职业教育的更新速度。

2.2职业教育经费匮乏

现今教育面临的一个基本困境就是公平问题。整个教育系统的经费投入都没要达到其扩充及发展的要求,距离合理的经费数额还有较大的差距。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一直被当作“分支”、“旁支”甚至是“低等级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的公平问题更加严峻。我市并非是教育强省,存在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表现之一就是教育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来自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政府在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职业院校是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比较单一,缺少从社会上吸取资金的渠道,政府的教育拨款是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经济基础。此外,因为职业教育提供的是潜在和长远性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大多企业不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短期投资回报的诉求与长远效益之间还是有很大矛盾的。其他的筹款方式例如从社会上的一些金融机构贷款,既没有法律保障,也缺少可操作性。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直接导致我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器械不能及时更新,更主要的是没有经济能力根据支柱产业(尤其是其中的主导产业)发展去开设新的专业。职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操作环节,各级职业院校如果“其实验室或实习实训场地的设备落后于实际生产……那么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市场需要。”教学硬件基础不达标,不能及时更新和调整,根本无法培养出适合我市支柱产业需求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2.3校企合作的平台和空间过小

职业教育加强与本地支柱产业的对接,一方面职业院校固然要积极走出校园,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路径,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两者共同探索利益共同点。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倾斜和双向引导,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而今,就我市的情况来看,政府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引导的工作还刚刚起步。近些年,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职业教育集团上走到了前面,该校是河北省唯一与中锐教育集团“华汽教育_合作的公办高职院校。以汽车职业教育为龙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与全国30多所学院共建汽车职业教育基地。该校是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廊坊市办学实力较为雄厚、优势突出的职业院校。“华汽教育”是中锐教育集团旗下的汽车职业教育品牌,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现代化的汽车实训中心,培养汽车后市场人才。两者通过强强联手,开办了华汽维修技师精英班,包括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培养了大量适应汽车电器与电路的运行维修与技术管理,汽车电器系统的检测与维护,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安装调试,具有较强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和以从事现代汽车维修工作为主,覆盖汽车检测、汽车装配、售后服务和汽车保险理赔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但这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实现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在我市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只占有较少的部分,而且初中级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2.4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

传统中国的教育观念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学习一门技术那是下等阶层所为。职业教育是近代伴随洋务运动开始传到中国的,一开始就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社会上不承认其价值,导致了职业教育招生非常困难。在今天,社会偏见依然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招生。普通教育在世人的观念中依然占有压倒性的地位,加上前些年的扩招政策,大量学生涌入大学的课堂,直接压缩了职业教育的招生空间。生源不足以及学生平均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输出人才的质量。廊坊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对于初中级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普通教育的挤压之下,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急剧下降,加剧了我市职业教育与主导产业对接的裂隙。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的歧视,源于对中低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差。职业教育为了能够招满生源,甚至出现了乱招生的现象。良莠不齐的学生,即使接受职业教育,大多也只是权宜之计,不重视自己所学的专业,更严重的是就业后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能够勤业、敬业、乐业,又何谈促进我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呢?

3廊坊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对接途径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实际构成为定位和导向,这样才能保持它的活力,并最大强化其效能。现今廊坊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他要求职业教育也必须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效对接。基于上面列举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市职业教育与支柱产业的对接:

3.1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积极转变自身的办学体制

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及时淘汰掉不适合当前产业需求的专业,尤其是夕阳专业或发展前景不好的专业,在开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压缩比重。减少对夕阳专业的投入,将重点放在时下产业需求的专业设置上。在这方面,各职业院校要积极搜集产业信息,尽量开设对口专业。此外,职业教育必须有预判的能力,对于本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有科学预见,因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一定的周期,必须在某个特定产业发展成熟之前就培养相关的人才,这样才能达到人力资源供应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同步。其次,加强教学当中的实践环节,积极与对口企业接触,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习场所。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该更注重通过实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就业前实践操作的纯熟度。学校自身的校办工厂固然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但是企业所能提供的实习场所,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程度,都要比校办工厂强,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职业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对于技术精湛的人才可以适当降低对其学历或理论知识的要求,之后可以给这类人员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到大学当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而对于高学历的教师,应该主动联系企业,让这类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参观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够在短时期内培养出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3.2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增强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增加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地方政府一定要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是事业单位,缺少经费来源,政府的教育投入作为其经费主要来源之一,必须要有所保障,这样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经济基础。我市各级政府应该在对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评估每所职业院校所需的实际经费,再根据自身的财政状况,加大对职教的经费投入。除了的经费扶植意外,相关的企业也应该向对口的职业院校伸出援助之手。职业教育的回报周期虽然很长,但其带来的人才收益却是无法估量的,企业应该看到这一点。不能因为投资不能立即得到回报,就忽视与职业院校的合作。

3.3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创建当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提供必要的信息,这种能力是校企双方都不具备的,以往的校企合作一直都存在着难以寻求到合适的对象的问题,而政府对本地产业及教育信息了如指掌,能够为校企双方提供匹配信息。其次,政府还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担保,增强校企双方的信任度,必要时还可以为双方提供有利于合作的优惠政策。职业教育集团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新方向,他的成立绝不仅仅是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在设备、资金、人员等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从组织、资源、结构到制度的深层次转变和更新,创造出超过二者总和的经济效益,实现“1+1>2”的目标。教育局作为我市职业教育的主管单位,可以统一部署这项工作。教育厅重点做介绍和担保,让校企双方以契约、股份合作及租赁等形式,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产学研结合,建设基地,实现集团成员单位资源共享。只有以我市职业教育为依托,以专业调整为纽带,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

3.4增强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破除招工与就业“双难”困境

职业教育论文 第3篇

一、以校企协同作为酒店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博弈视角下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模式的实现基础及现实困境

酒店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合作的参与主体主要是酒店方和学校。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两者都是理性的经济实体,即二者都会将“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在校企协同的过程中,双方都存在投资惰性,希望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模型假设:第一,对于学校而言,S1代表其选择高投入策略,S2为低投入策略;对于酒店方而言,H1代表其选择高投入策略,H2为低投入策略。第二,当酒店和学校均选择低投入策略时,双方分别得到基本收益Rh和Rs。其中,Rh主要是指酒店从学校获得的实习生,Rs主要是指学校可以将酒店作为实习基地,并获得较高的就业率。第三,当酒店和学校均选择高投入时,双方均需要支付一定的合作成本。酒店所付出的成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履约成本。如酒店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二是风险成本,即酒店必须承担的人才培养质量与预期产生偏差的风险。学校方支付的成本也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需要为产教融合配备相应的师资、实训场所等组织成本,二是因人才培养质量低于预期而产生的风险成本。目前酒店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一所学校对应一家酒店或某酒店集团的几家酒店。而从现实运行情况来看,这种合作方式的结果不如人意。很多校企合作项目中,酒店与学校双方投入了很多物力、人力和财力,但是最终学生的留用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却很难达预期。如洲际酒店集团与某学院合作的首届“洲际英才班”28名毕业生中,实习期满最终留在酒店行业(包括境外实习)的学生只有68%,而留在洲际酒店集团的只有36%。这样的留用率还未达到洲际酒店集团对“洲际英才学院”的考核目标。

三、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模式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分析,要满足校企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降低校企投入,提高双方的合作收益。因此,笔者认为,酒店职业教育应充分实现学校和酒店资源的有效整合,应建立一个从横向和纵向相结合、主体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协同体系。

1.纵向合作链:酒店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从酒店人才数量和技能要求分布状态来看,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基本呈现金字塔形状。即酒店基层的工作人员需求量最大,要求也最低,只需要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和服务技能。而酒店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但素质要求很高,要具备战略决策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因此,针对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酒店职业教育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作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部署。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包括中职、高职和本科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在内的酒店职业教育院校联盟。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如中高职衔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等方式打通职业教育的通道,并明晰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2.横向合作链:校企协同体。传统的融合程度较高的校企合作模式多以订单班的形式存在,一般由某个酒店或酒店集团牵头,主动寻求院校展开合作。由于酒店对于教育的信息不完全,以及急功近利的目的存在,正如前文所述,这种合作效果并不佳。因此,在校企协同的视角下,应由院校联盟牵头,联合酒店开展合作。同时,为了降低酒店的投入成本,院校联盟应选择多家酒店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即采用“泛订单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由院校联盟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各酒店的优势,合理整合各酒店的资源,形成良好的教育协同体。这样的教育协同体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同时因酒店均想从中获得优秀的人才储备,必然在酒店之间产生竞争,从而提高合作效率。而且相对于“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多家酒店作为实习和就业选择对象降低了学生选择的机会成本。

3.跨境合作:与境外院校、酒店的合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竞争能力,校企协同体在加强境内的院校与酒店紧密合作的同时,应将视野拓展到境外,联合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酒店集团,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强大的保障。这种境外合作主要包括联合境外具备优秀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为校企协同体系下的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职业和学历教育;酒店集团也可以开拓境外的同集团酒店,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平台。

四、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模式的实现途径

1.制订阶梯式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校企协同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教育阶段应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学历成长与职业成长过程相融合。这些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应形成梯级的递进关系,并且不同阶段之间应具备良好的衔接关系。具体而言,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酒店基层管理人员,其教学应围绕基本服务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展开,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基层督导人员,教学围绕基层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展开;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中层管理人员,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见表2)。各阶段的课程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同时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应作合理安排。如在中职阶段应加强技能实训,安排短时间实习以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高职阶段应增加酒店实习,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前期基层岗位实习的基础之上,本科阶段的实习内容应以管理岗位实习为主。

2.采用“泛订单化”人才培养方式。合作之初,由院校联盟与酒店签订协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合作过程中,首先,以精英化培养定位为依据,吸引生源,严格选拔标准;其次,由各家酒店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提供酒店的培训课程资源,参与院校的课程开发,并安排员工参与授课;再次,由酒店提供实习岗位,在学生自主选择和酒店严格考核的基础之上达成实习意向,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学校和酒店双导师,力求达到实习应实现的目标;最后,由各家酒店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实行淘汰制,选拔优秀学员作为酒店集团的储备力量。总之,校企协同体系应以培养酒店精英力量为目标,将在校学习作为酒店集团管理培训生培养的初始阶段。

职业教育论文 第4篇

一、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人才的质量并不高,需要在学历教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职业教育培训既要有一定数量和速度的发展,又要注重质量的提高,真正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重知识轻技能

职业学校教师所界定的职业教育培训是“技术应用”,在理论上所遵循的原则是“必须、够用”,不仅偏简单,还比较片面,教学上的学术性不强,研究方面也是如此,理论与实际脱节,任课教师对社会实际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具备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交通行业教育培训的课程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小,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

(三)照抄照搬普教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职业培训工作也是直接产自于普通学校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全日制教育模式和各种形式主义的束缚较为严重,因而职业教育培训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同时,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这种状况难以培养出“入世”及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四)与社会需求脱节

由于社会的现实情况是多方办学、多头管理,这就导致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现状,使得职业学校的布局不科学、不合理。各学校、各企业、各部门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办学,入学门槛在不断降低,盲目争抢生源,专业的设置也不合理,教学管理落后,造成毕业生过剩;而一些急需人才却没有相应的专业培养,导致学校的规模效益不能得到提高,交通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二、解决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丰富学历教育,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

要想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就是要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口,实现办学的多样化,丰富学历教育。办学质量保障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不断运动而非静止的。但它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短期培训的实用性特点,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特点,决定了短期培训教师不仅要懂得教学规律,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资格证书,具有解决生产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师资的“一体化”和“双师型”是学院短期培训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改革培训形式,注重技术技能的实践

职业教育培训是面向经济活动的,它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培训,应当以学生的技术技能的提高为目的。鉴于此,职业学院必须在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做出改变,实现校园空间的突破,把学生交通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实践搬到课堂上,精心策划、精心组织调查研究、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活动,使培训形式与学生的成长需要、职业特征、心理特点等相适应,与学生技术技能实践的内容相统一,把课堂设在最贴近实践的地方。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变换课堂形式,将“案例”模拟教学搬到现场去,使学生身临其境,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三)变换培训模式,合理配置管理人员结构

组建一支有一定素质的培训队伍,培训市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这样的个性:心态要年轻,思想要张扬(面对培训市场,培训对手,培训对象,一味地“讷讷底调”,老是一副老太龙钟的姿态,带着“三分稳重,七分颓废”的心态,肯定无意于工作);做事要激情,研究要固执(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精神要靠激情去支撑。人没有了激情,也不可能有憧憬,自然也不会有干劲。但又必须是“有度”的。做事情一定要认真,有自己的想法,同时能为自己的想法去研究,思考);为人要规矩,才能要实用(市场化缺乏约束力,容易出问题,在用人上应特别注意品质,自律能力;人才的才能必须与我们的工作实际有关联,有帮助,起促进作用)。要有对工作不断取得成就的理想,不断地焕发出工作的激情,去催生梦想,激发成长的欲望、激发创造力,达到“德技双优”。

(四)强化教师队伍,注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要解决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就要加强教育培训实体与劳动力管理使用部门以及劳动力人才市场的联系,使经济生产活动对劳动力需求的信息能够有效影响教育目标与培训方向的确立。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职教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也不够高,还不能适应未来的职教事业。

因此,为使交通行业职业教育的培训工作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从企业中选择技术性人员到校任职、让专业教师进入有关单位深造,实践、在职业学校内建立,完善实验研究与开发中心。邀请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研发项目,职业学校应调整好专业设置,及时变更相应培训机制,提高对专业技术的适应能力;认真的分析相关企业提出的研究课题,对学校的课程以及教材进行针对性的改变,,通过不断的创新工艺、技术与知识点,建立出具有强烈的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传授综合性较强的案例,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创新、交际、合作能力,以促进交通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三、结语

职业教育论文 第5篇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现状

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初见成效;专业数量猛增,专业更新步伐加快,各校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注意加强学生综和能力的培养与整体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初具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着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在学校建设方面,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够突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软硬件水平跟不上学校转型的要求;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还不够协调,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实习场地和配套设施不够,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够规范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渐突出。

二、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一要满足学生个人的需求,即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专业设置等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即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满足了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高职学校的特色发展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要求调查分析,制定完整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生质量标准,突出地方办学特色;以体现就业为导向和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来设计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要以应用为主旨,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内容要与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要求有效接轨,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行业企业的评价和反馈,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规划调整和改善专业设置;争取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多方支持,加大教学设施设备经费的投入。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教育的扩招同时带来了师资数量和结构的突出矛盾。一方面,职教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学历达标率低。另一方面,职教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尽合理,由高校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占教师比例的绝大多数,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应以掌握职业技术为目标,实践性课程占相当大比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有,要成为既懂理论﹑会教学,又熟悉生产一线,会应用的双师型教师。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合作企业和培训中心开展教师的再培训和在岗实训;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体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有关人士报考﹑应聘;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继续从社会聘请一部分兼职老师,实行专兼结合;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促使职业教育师资定期参加培训,不断进修提高。

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术核心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课程建设上应围绕拓宽公共素质课﹑改进专业基础课﹑革新专业核心课程几方面来深化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职业岗位的流动性和更换频率大大增强,为了长期的职业发展,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他们的适应性,公共素质课应涵盖人文﹑自然﹑社会等全方位的基础知识,考核方式可以更加自由灵活。随着知识更新﹑技术更新速度的大大加快,专业基础课应不断补充前沿的发展成果,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借助多媒体﹑讲座等方式更新专业知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专业核心课程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适应岗位需求,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积极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学用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更好地与工作岗位衔接。

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增加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资,大力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优化学生的实践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构建优化﹑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符合专业设置标准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与社会企事业等单位挂钩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二是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规范标准,严格考核和检查。对学生实行学历毕业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双证制”,要求毕业班学生必须参加专业技术等级考核。三是实行产教结合,建立校办企业,把教学实习延伸到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委托培养。

三、小结

产学结合绝不仅仅是实践环节的内容,它应当贯穿于从业环节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要不断推进学校与用人单位各种层次的合作,广泛开展实习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并利用学校知识密集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协作。在产学结合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学校﹑学生﹑企业和政府四方面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论文 第6篇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念,继而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了奥尔夫音乐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运用及其意义。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发展现状职业教育探索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起源于德国,现今在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种非常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所创立的。它以节奏作为基础,结合唱、奏、动、听进行综合性音乐教学,让音乐、舞蹈、语言、戏剧等融为一体。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中学、大学及其职业学校中大力推广,幼儿的奥尔夫音乐课在中国目前也只能是在探索中。因此我们中国的音乐老师有这个迫切需要去接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取国外音乐教学精髓,融会贯通中国的本土文化艺术,探讨出适合中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奥尔夫课程。

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音乐系统学习,对音乐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比如认为是豆芽课、或者觉得技术性很强音乐理论枯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是我们老师首要思考的问题,运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了,老师教学状态也很好了,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总结奥尔夫音乐教学运用过程,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在我们职业教学中有很大的意义。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究运用

1、声势的运用

什么是声势?能够发出声音的身体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捻指是四个基本声势动作。

当学生对这个声势比较熟悉后我会提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创意不一样的声势,比如他们会用拍桌子的节奏来理解各种音符。最后当学生掌握好了基本的节奏后我会用卡农的方式(复调音乐的一种,像轮唱的方式,这里不唱只是做声势动作,如果歌唱也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演唱)让学生去感受声势的效果,对学生即是挑战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为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了节奏的变化乐趣以及挑战成功的喜悦。

2、综合性的运用

综合性的奥尔夫是很有代表性的特色,在课堂中常常把音乐和舞蹈、语言结合起来,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会选择一些有谱曲的古诗词给他们学习。

其他的一些古诗词能唱歌的都可以这样去运用,比如李清照《一剪梅》,还有李煜的《虞美人》,还有谷建芬老师作曲的那些唐诗。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运用了朗诵、唱歌、舞蹈、表演等各种形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给他们了一个很轻松的空间创意,把课堂给孩子们去发挥,这样远远比我们老师强行灌输给孩子知识有趣的多,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只是在课堂中老师至始至终起着一个串联的作用,点到为止,启发诱导。 3、即兴创造的运用

即兴创造是开发孩子大脑,锻炼大脑灵活运用的很好的一种手段。在前面的两个运用中其实都贯穿了即兴创造的手法了,一般我们都会让老师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后再让学生创意。有一个课例是启发学生一个人的创意以及体现团队协作能力和即兴表演的,音乐《拨弦》,我让学生先去细心欣赏音乐,根据音乐听听里面有什么故事,听完后请学生给我们讲故事,然后去邀请同学跟他一起把故事情境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看出同学们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只要他们的故事,符合音乐特性和风格,都很精彩。

世界一位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有这样的诠释:“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在职业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1、回归人本性让他们真正的快乐

奥尔夫先生说过:“奥尔夫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只有我们自己的身体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音乐游戏中有节奏地让身体动起来是回归到人的原始本性,举例说明,干活的人们习惯喊号子,我曾经在渝东山区看见农民抬石头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一个人会领唱号子,后面的人接着和,而且声调会有变化,前进的脚步都是一致的,很有节奏。这时候你会看到他们的脸上泛着喜悦的红光。还有小时候在小三峡里看见拉纤绳的纤夫,他们都有自己时而铿锵时而悠长的船工号子。可见音乐节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节奏能带给人们力量带给他们快乐,音乐的潜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我们只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就不难挖掘出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情商的培养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我们通过很多的集体活动就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如何,有没有沟通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活动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孩子们去创意思考,还要勇于表现出来,如果看出某些孩子在这方面有些缺乏,在活动中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积极参与,不管他们表现的怎么样最后都要给他们赞扬。当孩子们受到鼓舞,在今后的集体活动中会积极起来改变以前胆小或孤僻的性格。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孩子们完善的人格都是很好的手段。

3、在轻松的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经常把音乐的知识隐藏在活动进行中,通过活动的过程来完成我们的音乐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进行的,所以在轻松中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做老师最想看到的结果。

一位早期的奥尔夫教师凯勒(WilhelmKeller)曾强说过:“指导和督导教学中的发现和即兴,其备课投入的谨慎是其他任何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表面看起来的轻松过程背后,沉积了教师艰巨的劳动,因为他必须深思,使种子发芽的最佳土壤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新千年的奥尔夫》.

职业教育论文 第7篇

一、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体系完善

发达国家坚持法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依法管理教育,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不同的时间,政府法律和法规对职业教育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评估。就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美国、德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比较完备和安全。例如,美国通过了《莫雷尔赠地法案》(1862),它第一个承认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史密斯-休斯法》(1917),《退伍军人权利法》(1944),《国防教育法》(1956),《职业教育法》(1963),《技术职业应用教育法》(1990),《科学和高级技术方法》(1992),《由学校到就业法》(1994),《劳动力投资法案》和一系列法规、法令,对职业教育的体制、经费、形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使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律得以实施,并走向规则化。德国的职业教育立法进程的早期,也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护。早在1869年,政府颁布了《强制职业补习教育法》的法律规定,企业培训应结合职业学校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德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如《职业教育职业》、《促进法手工学徒毕业考试条例》等。这些法律,以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日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立法,每个职业教育改革是伴随着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来实现的,一些更重要的法令:《工业学校秩序》(1899),《行业教育促进法》(1951),《职业训练法》(1958),《高学校设置标准》(1961),《短期大学设置标准》(1975),《培训学校设置标准》(1976),《就业———发展的机制方法的能力》(),“新计划”在第21世纪的教育(20xx)。这些法律法规对日本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的完善和转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英国、法国等也致力于加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在过去的二十年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丰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有健康、稳定的师资培训体系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致力于培养教师的职业教育在高等技术师范学院,如日本职业能力开发大学、韩国仁川技能大学、法国国立学徒师范学校等;二是在工科技术学院培训;三是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培训机构来培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的招聘标准较高。职业教育师资的任务决定了他们应具备的素质比普通学校的教师更专门化。教师职业教育首先应具备从事职业教育和职业道德,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熟悉专业生产实际,具有产生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中学和大学教师的就业条件和职责不同,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成功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都有严格的要求,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允许持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德国对职业教育师资格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至少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从而保证高职教师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教师要通过实习或工作所获得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三是教人们通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培训,掌握教育教学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师,美国有严格的资格要求和选择程序。国家规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美国几个州明文规定,必须有学士学位教育,优秀的人才具有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的1-2年的实践经验,发布一个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完善,有培训机构专业前,后继续培训机构,教师有一个稳定的渠道来源。

(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企业、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统称为社会力量。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非常积极地参与。企业或行业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干预。在环境中的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了国际,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澳大利亚“TAFE”和日本的“产学合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企业(行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行业)的技能培训的实践,并通过企业接受是目前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训结束后,学生可以工作。参加工作、参与面广,成为企业的一大特点。行业参与教育过程,参与学校各方面的企业,如学校的管理、专业设置、教师培训、教学计划、课程改革。例如,在德国职业教育应由行业协会制定毕业生能力要求,公司不仅是制定培训计划,但也提供培训基金;在英国作为雇主,公司在一些主要机构如教育基金会、所有的澳大利亚TAFE学院、大学理事会、总统大多数成员都来自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学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机构或提供援助。

(四)办学体制开放、灵活

开放的、灵活的办学体制,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灵活的入学方式,所有的人都能入学。例如,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机制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没有年龄限制,对所有15—70岁的人开放,而且没有入学考试,只要有高中文凭和成绩单或等效的入学条件。第二,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满足岗前培训、岗位的需要,采用不同长度的学时,实行一校多业务,全日制、半日、晚上,为多种教育系统假日等。第三,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学习风格与政府、企业和学校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出现了多种办学形式,例如在职业学校为纯职业学校系统,主要形式的合作体系形成职业教育集团系统。第四,灵活的教育方式。例如,美国社区学院的信用制度以及各学校之间相互承认学分,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是灵活的,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工作和研究的出路。

二、对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通过成熟的办学模式,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这些技术员构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达国家的基石,参与全球竞争,为发达国家赢得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与启示。

(一)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以法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促进教育教学。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保证在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步,政府出台法律、法规相配套。我们应该通过立法加强质量控制发展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的农民职业教育法,只有相关的“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因此,为了确保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顺利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发展环境,中国应加快专门立法建设,为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必要保证,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系统建设。

(二)切实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甚至整个国家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数量少、教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缺点。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高职院校应特别注意教师团队建设,建立新的建设目标,建立新的概念。第一“,双师素质”的目标。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有计划安排教师去相关基地进行有效培训,并且支持教师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自我增值,校企联合建设教师培训基地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地改善质量的双重功能。第二,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专家,引进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也可以制定优惠政策。第三,适度匹配的评价体系和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充分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

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宽的,连锁涉及更多的利益与责任的主题。因此,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互相配合。从江苏省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除了政府、学校、企业,主要是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导致江苏职业教育的“跛脚”。江苏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注意挖掘和吸收企业联盟协会、社团、协会、银行、基金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学校,尤其要注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中介机构,作为一种协调和缓冲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利益冲突,两者之间的矛盾,发挥中介机构的协调作用,受试者在当前的不平等的条件下,可能有助于促进合作。

(四)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

江苏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依托普通高校设立研究院/职业教育,如东南大学职业教育学院;第二是企业运行的,如南通紫琅学院;第三是独立的职业院校,如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然而,这三种教育模式已在不同程度有向本科的发展趋势。本科教育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和第二模式的特征。但是模型更接近于本科教育模式,在专业设置上是同等程度的普通高校。中国主要的职业教育是第三种模式,但高校升格更名成风,如泰州师范专科学校20xx年升格为泰州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直接否认职业教育本质的大学生,偏离了方向,直接导致了江苏职业教育的地位不高,缺乏活力。只有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明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定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论文 第8篇

(1)跑市场市场作为一种商品流通的场所,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只会紧随着正常的经济规律产生波动,王小帅在03年毕业之后,加入了一家印刷企业成为基层员工。在职期间,他积极探索市场发展方向,为2007年创办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办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初期,依靠引进的少量先进的印刷设备致力于商业印刷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博远包装有限公司就紧随市场发展趋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礼品包装领域并相应地引进大量先进设备。调整的结果很快见效,企业产品稳定,积累增加,实现良性运转。2012年,还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博远又新上马了酒类包装,同样斩获颇丰,这两块业务现已成为博远的立足之本。

(2)做品牌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该类产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其寿命。包装作为产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王小帅的充分重视。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实,名副其实。具体体现到包装环节,即要使包装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质量。为达到此目的,博远在生产中进行质量教育、实施质量监管、坚持质量跟踪,使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处于优良和可控状态,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3)用骨干博远现有员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们默默地各司其职、忠于职守、打理企业,日常运转有条不紊,王小帅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帅的挖掘、培养,包括从其他企业引进人才。单枪匹马的年代早已过去,精诚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帅按此认知身体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关心骨干细微周到,最近又在考虑建立内部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创业是一个很难具象表达的词汇,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看,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目前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能力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教育属于新兴学科,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较空泛,教学手段十分单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为主体,辅之以简单的情景化教学。随着社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校经过各方面努力,开展了“挑战杯”、“诚莲杯”创业大赛及“黄牛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场地紧缺等因素,这些活动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2.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3.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会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往往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一般只是小组中部分人员合力完成,其余同学则仅仅在完成的作业后面署名,明显没有达到小组实践合作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就在于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缺失,没有科学、系统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

三、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输出某个领域的专项人才,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需要与当前专业、社会需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整个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包装与印刷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要充分重视自身技能的应用,更好地达到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标准。

2.构建特色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不同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职业素质特点,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专业、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学习摆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充分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完美地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

职业教育论文 第9篇

一、准确把握课程教材

首先教师要分析市场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研究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课程计划及课程标准,弄懂教材,吃透教材,精炼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要从课程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关键点三方面把课程教材研究透彻。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处理教材,重新组织材料,经过加工之后将其转化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以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以及教学经验为依据制订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化。细致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整个教学设计的条理性与充分性,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出自于工作过程知识,应该是复杂、灵活的创造性动作技能以及智力技能。对于难点,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学情尤其是学生的认知来判断,难点是基于学生而言的。专业技能课的难点是指教师难教、难讲、难以示范、学生较难掌握或容易产生错误的教学内容。而关键点,是学生解决重点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目标与任务决定教学方法。无论是选择成熟的教学方法还是选择自身正在探索实践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基于实际的课程、学生、教师及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抓住关键的主要手段。其次,课程性质与内容制约教学方法。比如,专业技能课程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并结合讲授法与之配合。课程的某一阶段,随着具体内容的不同,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与之相对应。另外,学生的年龄与知识水平、教师个性与风格也能影响教学方法。总之无论怎样选择教学方法,最终一定要落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样的认识上。

三、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具体步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的匹配。比如,对于陈述性知识多采用讲授法,与之匹配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步课堂教学结构。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诸如四阶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及项目教学法等,此时的教学结构就应为“计划、实施、评价”这样的三步课堂教学结构。另外,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掌控课堂的应变能力。无论课前教师计划的有多么周密,课堂上总是会发生一些预想不到是问题,甚至是比较复杂教学情况。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加以应对,并表现出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和应变的教学机智。

四、深刻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仅满足于以往的经验而不进行教学反思,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要重视并深刻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教学设计反思主要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职业资格标准、课程标准、岗位设置要求,是否清晰准确;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特点,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突出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过程反思要从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如何,是否巧妙应对突发事件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成长点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反思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参与思考、讨论、行动是否积极主动等。

五、教师要成为导师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古至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以自身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感染学生,肩负着对青少年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一线的技术人才的重任。但是,现代的教育方法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教师应该变为“导师”。应将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讲清基本知识之后,更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而不是一味的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自我提升空间,最终达到教学效果质与量提高;另外要将学生的“听”变为“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巩固。

六、小结

我们的学生朝气蓬勃,但自律性不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我们职业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我们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职业教育论文 第10篇

论文摘要:在教育史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既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又是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今天,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确认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把握教育变革的本质,构建科学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论文关键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关系;辨析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或者说是和普通教育相对而言的。如此看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似乎是明晰的。然而,由于我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什么是普通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并非像表面那样泾渭分明。

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其概念在我国素存争议。仅就名称而言,在20世纪就发生过三次大的争论,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其中最后一场争论,至今仍没有完全结束。与职业教育一样,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是一个从西方翻译来的词汇,亦译“通识教育”、“一般教育”。一般教育一词已很少使用,通识教育则多被用于指称高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普通教育和今天我们面临的“职业教育”一样,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直到1977年,美国学者还在抱怨:“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概念像普通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普通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因此,仅从字面或现有的辞书,很难正确把握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而要做到正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就需要了解其发展变化的历史。

一、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近代演进成两个对立的教育体系之前,首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或哲学。作为教育思想或哲学的普通教育,其先驱是古典的自由教育。[2]自由教育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英文“自由”(liberal)一词是从拉丁文liber(自由的意思)发展而来的。这种自由与近代的自由主义不一样,它与个人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有关。因此,自由教育只适合于与奴隶、工匠相对的“自由人”。亚里士多德是古典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全部生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鄙俗”的,一类是“高尚”的。“鄙俗”的生活是以实用、谋利为目的的“劳作”生活;“高尚”的生活则是以深思为最高理想的闲暇生活。与此相对应,他把教育相应地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人”的(liberal)教育,即通常所说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一类是“非自由人”的(或“偏狭的”,illiberal)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性的完善为最高目标的教育,它以“自由学科”为主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读、写、音乐、绘画、哲学等。“非自由人”的教育,是指为了谋生,以领取酬金为目的,以“工匠贱业的种种技艺”为主要内容,并以专门性的、狭窄的职业技能为手段而进行的教育。用今天的眼光看,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自由人的教育”和“非自由人的教育”,也就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他的观点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等级思想。自由教育的势利倾向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上。他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立起来,并对职业教育持有非常明显的轻蔑态度,认为“工匠贱业的种种技艺都破坏公民的身体,而领取酬金的活计会劳瘁公民并贬抑其思想”。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衣钵,在后来的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家和学者那里得到了继承。19世纪公认的、最伟大权威的神学思想家和作家之一,红衣主教牛曼(也译作纽曼),就是当时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所谓“自由教育”,牛曼认为它的真实含义是:“首先,从语义上讲,它与‘工役性’(servile,或‘奴性’)一词相对立,‘工役性’一词的含义,按照教义手册的说法,指的是无心智活动参与的体力劳动和机械作业……‘自由教育’是大学教育和绅士的特点……自由教育和自由职业是心智的、推理的、思考的活动。”他对职业教育非常轻视和排斥,认为职业教育尽管有些用处,但会“缩小、贬抑人的精神力量”。他的这种态度和亚里士多德如出一辙。

虽然牛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并且这种影响还将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力量的逐渐强大,一种“实用”的教育主张正在悄悄滋生。在牛曼大力提倡自由教育的同时,另一些与他同时代的重要人物如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ke)等,都对自由教育持反对意见。洛克认为,教育应该为着某种特定的目的,应该涉及具体的事物和工作。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它的价值,凡是有所花费的,都理应有所回报,所以教育和教学必需是“有用的”、“实用的”。所谓“实用的”是指“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和营生手段有用”。在他看来自由教育一无所用:它不能教我们改进产品,也不能扩大我们的土地和庄园,改善我们的经济;也不能使一个人立刻成为律师、工程师或外科医生;也不能导致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磁学等其他任何一种学问的新发现。牛曼和洛克,这两种对待自由教育截然相反的态度,由此拉开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旷日持久的争论。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张实用的观念,终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实用主义哲学。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倾向于把事物分成相互对立面的二元论。如把自由人和非自由人对立起来,把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对立起来。杜威却倾向于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性,他反对把职业教育与所谓文雅、自由的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这是封建时代的观念,是从前人类关系的阶级构造之残余。对于认为在初等学校甚至中等学校里开设手工训练、艺术和科学,会贬低“广博的自由文化”的结构的观点,他指出“即使不会导致可悲的结果,也将是非常可笑的”,“当学术专业看作是文化或自由教育的类型时,一个机械师、一个音乐家、一个律师、一个医生、一个农民、一个商人或者一个铁路管理员的训练,就会被看作纯技术的和专业教育的类型。它的结果使我们到处所看到的“文化人”和“工人”的区分,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这种结果是他一贯反对的。杜威认为,原来那些被自由教育所排斥的职业,随着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已经“渗入了一种理论成分”,应该使“目前为社会所需的技术科目获得一种人文性质”,也就是说,他认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该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在他的教育哲学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共存的。“职业是文化之根,文化乃职业之果”,这话是对他这种思想最好的概括。正象牛曼对于自由教育一样,杜威对于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教育、专门教育)产生了巨大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 “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反映了由18世纪末法国和美国爆发的政治革命和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所引发的传统的政治经济基础的变革。这种变革迫使“那种绅士的、尖子主义的传统处于被动地位,并开始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教育只为少数人服务的观念”。面对这种变革,自由教育再也无法固守在传统的xx塔里了,因为xx塔的大门,早已在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科学革命的浪潮冲击下轰然倒下了。一方面,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逐步强大,教育就不再可能只是为少数有闲阶级服务了。就连自由教育的现代继承者、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为了维护自由教育,也不得不这样说:“如果自由教育是适合于自由公民的教育,如果全体公民又都是自由的,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由教育”。另一方面,进入19世纪后,社会生产领域越来越需要掌握实用知识的人才,古典自由教育由于自然科学具有“实用价值”而将之排除在外的主张就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了。改造自由教育,成为进步主义者的时代要求。“为了确保对自由教育进行重新思考所需的灵活性,一些人把‘自由教育’这一古老称呼还给传统主义者,同时打出了‘普通教育’的旗号”,普通教育的名称由此而生。经进步主义者改造为普通教育的“自由教育”,与古典的自由教育相比,至少发生了两个深刻的变化,一个是将自由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变成了“面向人人”的教育;另外一个是自然科学知识成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国外许多学者认为普通教育和自由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但这种变化毕竟是一个事实。另外,从对这两个词使用的选择上来看,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保守派与进步主义两种不同的哲学态度。

二、作为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

从学校的产生到工业社会前绵延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教育有着同一的组织特征:缓慢的变化;教育更多的是和政治、宗教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脱节;教育为少数特权阶层子女服务等,这也就形成单一的、精英式的、以自由教育(普通教育)为目的的学校制度,而广大群众则被排斥在正规的学校体系之外,在所谓的学徒制中接受教育。但从工业革命开始,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向大众、以传播实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逐渐进入到了正规的学校体系。

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职业教育,一般认为形成于19世纪中期以后。在中等教育阶段,与文科中学主要以传授古典的文科知识为内容、实科中学主要以传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不同,“职业教育”学校主要以传授职业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在高等教育阶段,在传统的大学之外,产生了各种技术学院、专门学校、短期大学等。这些中、高等的职业技术学校,虽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和组织形式,但都把培养现代职业技术人才作为自己的任务,从而和传统的学校有所区别。这样,在学校制度中,就结束了有史以来“普通教育”独霸江山的一统局面,形成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校体系。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在一开始就充满着不稳定性。在等级文化传统浓厚的欧洲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双轨制,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别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而在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国,却形成了综合中学制度,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一所学校里同时进行。美国的综合中学制度,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民主的价值观和教育普及化的混合产物。在这种制度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是一种不同的课程组合。因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边界是模糊的。正是这种模糊性,用欧洲国家的眼光看,就会认为美国没有职业教育。20世纪60年代,英国等传统的欧洲国家,在教育民主化的浪潮冲击下,也纷纷效仿美国,采用综合中学制度,形成了一场综合中学运动。即使把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秘密武器闻名于世的德国,也不得不对“双元制”进行改造,通过增加“职业教育基础年”等形式,来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沟通。 ”

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工程技术知识开始进入以自由教育为荣的传统大学,另一方面,新兴的技术学院通过升格为技术大学,逐渐获得了与传统大学相同的学术地位。这种状况,使上边我们提到的“模糊性”的范围不断扩大。以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解释职业教育的内涵时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除了反映了学校制度所发生的以上变化外,还反映了普通教育内容方面不断拓展的事实。在古典的自由教育阶段,西方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自由教育经普通教育改造以后,自然科学知识开始进入它的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使技术由前技术时代的经验技术更多发展到今天的理论技术——技术越来越具有理论的因素。同时,科学和技术联系越来越紧密,“科技”这一名词成了科学和技术不可分割的有力证明。这使技术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成为必然。在西方的高等学校中出现了“技术科学”科目。“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早已成为职业教育词汇中一个常见的名词。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长期以来,普通教育这个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它只限定了一定数目的传统学科。但是,现在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之间的区别正在消失,直到最近还是属于专家禁地的许多知识领域,现在已经渐渐向普通民众开放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我国教育体系按照功能分成四个部分,即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中等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分是明确的:一个是综合性的,一个是专门化的;一个是为升学服务,一个是为就业做准备。因此,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别教育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军突起,原来明确的界限被打破了。职教界由于不满意“高职”的现状和不愿意把职教办成“断头教育”,出现了在学制上把“高职”扩展到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从而建立一个完全和普通教育相平行的体系的诉求。这就使“高等教育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者“哪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哪一部分是普通教育”成了需要讨论的问题。

对于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否应该分裂为相平行的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需要弄清一个概念:何谓“普通高等教育”?现在我们习惯上把普通高校纳入普通教育体系,把“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是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立的概念。然而,实际上,“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是两回事,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高等普通教育”,而非“普通高等教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次序问题。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需回过头去看看到底什么是普通教育?第一个把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帕卡德教授,在谈到普通教育的来源时写到:“我们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普通教育最初被赋予的涵义。一位研究普通教育的学者,在总结了国外50余种概念后,对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作了一个概括:就性质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普通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根据以上概括,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从性质上看是一种非专业性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应的词通常有两个:一个是专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另一个是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阶段)。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学习前苏联的结果,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模式。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这和西方的通才模式明显不同。《教育大辞典》对专业是如此界定的:“所谓专业,指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它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划分的。高等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分配等项工作,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学生亦按此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因此,无论是从国外关于普通教育的见解,还是我国关于“专业”的界定看,按照西方的文化,或许存在着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议,但毫无疑问,我国的高等教育肯定不是普通教育。也许,在西方存在着“高等普通教育”的学校形式,因为西方有专门施行普通教育的学校:文理学院。然而,在高等教育高度专业化的我国,到目前为止,普通教育还只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普通高等教育”,最初对应的是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职业大学等成人高等学校。它们之间的区分,更多是行政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最明显特征在于,它在招生和分配上被纳入到国家的正规体系,而成人高校则没有。因而,普通和非普通最恰切的含义应该是“正规”和“非正规”。把“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误用,反映了我们对普通教育认识上的模糊。也许有人会说,高等教育的某些专业是普通教育,比如说英语专业。持这种观点者,还是没有准确理解普通教育的内涵。与专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除了具有基础性这一特质外,还有一个重要特质就是“综合性”。在英语里,general除了有“全面的、普遍的、一般的”含义外,还解作“不限于(人的、事物的、时间的)一部分的”、“综合性的”。也就是说,普通教育是指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科目,而不是某一个学科。单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既可以是普通教育的,也可是是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教育的。比如: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同样是接受英语教育,如果是为了学习和交流,可以归为普通教育,如果是为了英语教学,则实质上是属于职业教育。

如果普通高等教育不是普通教育,那么,该如何看待高等职业教育呢?著名的职教专家石伟平先生是这样评价“高职”的:“‘高职’,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全称也,它极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创造。我从事职教研究多年来,从未在国外的文献中看到或在国际交流中听到这样的表述……我们今天所谈的‘高职’大概是西方的‘高等专业技术教育’……照此理解,今天所谈的“高职”,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职教现象或形态,其实践活动在我国‘早已存在’。我国的专科教育、工科、应用性专业学科的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都可归于此类。只不过我们过去没用‘高职’这个词罢了。”其实,我国的高等教育无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个同质的连续体。职业学校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初级形式,高等学校也可以说是职业学校的高级阶段,两者只有量级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所谓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平行体系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所谓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伪概念。

三、变化的趋势

总之,从最近的迹象看,无论是作为教育哲学,还是作为学校制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离和对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经历了不过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进一步发展的趋向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区别将逐渐消失”。原来的片面的教育将变成“多种价值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当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趋势要完全变成现实,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格局的我国,作为两种不同的学校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立的状况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强调“普通教育职业化”,而且要强调“职业教育普通化”,以便使这两种教育朝着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与此相反。只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现代教育变革的本质,科学构建既面向未来又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论文 第11篇

构建学院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院加强教学质量建设、推动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非常值得职业院校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分析了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世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进入崭新的时代,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日益多元化。同时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推动着职业院校对教学质量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20xx年6月 教育部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20xx年12月 教职成司制定了《高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这些足以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的重视。

二、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一)师资队伍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是现代职业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生比严重低于本科院校,学校在引进人才方面,大部分是重点学院校接受研究生毕业生,新进教师比例大,比如某职业院校近三年引进的教师占全校教师的41%。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基本基于学科体系,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比较低。实践教学能力差,不能真正承担起顶岗实习的指导任务,能够指导实训的老师上课时班级人数又过多,促使教学质量下降。三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组织管理松散,对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讲话及玩手机等现象不闻不问。四是教育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恶意批评学生学习能力差,不主动学习;对学生缺少关心和交流;还有的教师不及时批改作业或批改马虎,最终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和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随着生源数量锐减,高等院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受职业院校激烈竞争和各行业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录取的门槛普遍偏低,部分专业之间差距非常明显,导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有较大差异,同等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大区别,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无法使每位学生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就业前景”不是很满意,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三)实训条件的影响因素

一是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校内的实训设施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要求,往往一节课结束后,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仪器,没有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有些特殊专业,其实训设备的购置受到行业和企业的限制,无法完成实训内容,不能实现与未来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二是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组织困难。校外实训基地无论是在种类、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各专业、各课程、各教学环节的需要,使学生实习、实训受到一定的影响。三是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

(四)教学质量诊断机制不完善

教职成司在20xx年12月制定实施了《高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办法。20xx年教育部确定了9省27所高职院校为诊改工作试点学校。诊改工作也是“十三五”期间高职质量工程的重点。该项工作目前正处于启动阶段,部分学校对其思想认识程度不够,面临作业流程不清、工作重点不明确、评价要素不全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主体失位等诸多问题。

三、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专兼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学校、院系、专业等层面要建立科学的、一致、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专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用资格考核标准,提高教师质量意识、教学改革主动性。多渠道引进高层次的实践技能名师作为专职实训教师,多聘请技能娴熟、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企业骨干作为兼职实践教师,丰富专兼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二)构建二级系部监控与反馈机制

二级系部是教学工作的直接指导部门。在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系统,是保证高质量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和传感器。只有充分发挥二级院(系)的督导作用,才能激发职工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全面监控,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社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从专业的岗位技能设定出发,组织校内外专家认真编制实践课程标准,按照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职业能力训练的要求,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只有构建完善的质量标准和评价制度、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是建立多方位的评价机制,以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为主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评价为效果,发挥教学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控作用,依据自我评估和状态数据形成年度质量报告,建立课程评价的的有效机制。建立每3年至少完成一次的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保障制度。

二是引入第三方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形成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始终的及时性评价、由系部组织的阶段性评价和教务处实施的结果性评价三种评价方式,寻求最适合学院自身的PDCA质量组织体系。

三是树立由教师主导、教学部门监督、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统筹指导新型评价关系,使教评的主动权回归到教师手中。同时,制定教学评价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评工作,避免草草应付,或者带情绪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公正、公平。

四、结语

在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更加深刻地认识质量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具体的保障措施,不能仅从单方面着手解决和具体实施,它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思考,开展院校自主常态化多层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论文 第12篇

一、加拿大职业教育理念与我国职业教育理念的对比

(一)国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正确

国人职业教育理念落后,在高考录取时,本科学校优先于专科职业学校录取学生,只有考不上本科学校的学生才去专科职业学校读书,专科职业教育成了部分学生没有选择的选择,教育制度无情的将学生进行等级划分,专科职业教育的学生被我们的社会打上“低本科生一等”的烙印,导致我国人才资源高度集中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高技术性人才匮乏,阻碍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加拿大,他们认为专科职业学院学生与大学本科学生一样的重要,只是社会分工不一样,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各有所长。

大学本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偏重于理论,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偏重于实践技能。在加拿大,专科生如果还想学到更多理论知识就再去读大学,而本科生毕业后如果觉得实践技能不够,还需要多学些实践技能就再去读专科职业学院。加拿大教育更多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将本科教育与专科职业教育有效的资源整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为社会、为学生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加拿大的学生和社会在对待职业教育和文凭上更加务实。比如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文凭的高低不是录取员工与否的主要指标,更多的是看岗位的性质,人才需求与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是否相匹配。一个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岗位,绝不会录取一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而没有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更多会录取一个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的专科生。如果这个本科生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那他还需要到专科职业学校去学技术并取得相关技术职业证。相反,国内对学生的认定更多的是看文凭,把学生引导到文凭竞赛的道路上,使得学生不是在为社会需求、自身兴趣而学习。结果是,学生们非常辛苦的考取文凭,但高文凭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不一定能更好的胜任工作,这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我国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还是采用“严进宽出”的教育理念,现在由于招生原因,很多职业院校已经转变为“宽进宽出”。“严进宽出”是指,学生通过严格的考试等方式进入学校学习很难,但毕业很容易,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毕业率都在95%以上,这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不到80%的学生毕业率形成反差。加拿大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宽进严出”,“宽进严出”是指学生通过考试、申请等方式想进入学校学习很容易,但要拿到毕业证书必须达到学校严格的考核标准,否则不能毕业。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理念与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最大的区别就是“宽出”与“严出”,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管理、考核时,会带来巨大区别。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对文凭、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国人对文凭的热衷,主要是缘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现代社会错误的选人用人观。在传统思想方面,由于我国古代读书好的学生,最终可以做官,读书成功意味着事业成功,渐渐使国人对读书形成了巨大的期望,高学历高文凭成了一味追逐的目标。在现实中,家长在培养子女方面,很少关心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方面,一味鼓励考大学、考名牌大学,而子女如果选择读职业类院校,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不成功。在社会选人、用人观方面,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是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不但导致了人力资源的错配,也产生了错误的社会影响。典型的案例是,某市环卫部门招聘环卫工人时,有研究生竟然成功应聘。我们不否认研究生也能做合格的环卫工人,但这与现代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相违背。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要唤醒国人对文凭的认识,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一样是人才!对我们的社会来说,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改变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学习加拿大的“宽进严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职业类院校的学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教育管理问题频发。我认为要彻底改变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风问题,必须要转换我们的教育管理理念,学习加拿大的“宽进严出”。

下面以加拿大安大略省“卡纳多学院”对学生的管理效果为例。在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学习期间,平时接待我们的是已经从“卡纳多学院”毕业的两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在国内则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班的学生,在国内读2年后转入“卡纳多学院”继续学习2年。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及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卡纳多学院”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在“卡纳多学院”学习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国内学习成绩并不是一流的学生,可以说是高考文化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国内职业院校读了两年,他们大部分英语四级都没有能通过,那么在国外学习面临语言压力的情况下,是怎样完成学业的呢?留学生坦言,在国内两年是“混”过来的,在国外两年是“学”过来的。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一到国外就认真学习了呢?是因为在“卡纳多学院”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一学年两学期中,只要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则必须留级,全部课程通过后进入下一年级学习,至于具体毕业的时间则完全取决于学生全部课程通过的时间,在“卡纳多学院”有读了5年还没有取得毕业证书的中国留学生。所以,当中国留学新生进入“卡纳多学院”时,与师兄师姐们一交流就很清楚的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才能顺利毕业,而且“卡纳多学院”的课程通过率一般不超过80%,比较难的专业,学生顺利毕业的甚至只有约50%,严格的考核树立了优良的学风,优良的学风为学校发展打好了基础。和国内学校相比,我们的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有补考,补考不及格甚至还有毕业清考,而且毕业清考的通过率极其的高!学生们届届相传,学生对学习没有压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学质量怎么能得到保障?好的学风自然很难建成。学校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树立更好的学风,要从对学生认真严格的考核开始。通不过考核的,则不能让其毕业,这既是对社会人才质量负责,也是对学生自身负责。

(三)打通本科学校与专科职业学校之间的通道,实现本科与专科教育资源互补

在加拿大,本科学校与专科职业学校之间是互通的,本科的学生想多学职业技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申请进入专科职业学校学习。专科职业学校学生想多学理论知识,可以申请进入大学本科学习,以弥补本科与专科职业学校相互之间的不足,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为了便于学生相互之间的流通,各学校之间实行学分制和学分互认。我们中国的高校,绝大部分也已经实行了学分制,但学分基本不互认,本科学校与专科职业学校之间的通道,仅是专科学生通过统一考试升入限定的本科院校学习。希望我国能尽进一步打通本科与专科之间的通道,实现本科与专科之间的教育资源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职业教育论文 第13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梦的一部分、中国梦的一部分,其发展的形势令人鼓舞,发展的态势良好,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诸如社会的观念、自身体系的不完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匹配等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制约了中国梦的实现。

(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不高,弱化了通过职业教育实现梦想的社会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离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还没有完全发自内心对高职教育认同。这种认同度不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从历史上看,“技”是不登中国社会大雅之堂的,其充其量只不过是“雕虫小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来就是与“技”绝缘的,与之相对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思想惯性的影响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把接受技术技能等同于将来是“劳力者”而受“治于人”。从现实的角度看,扭曲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当前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另一重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标准虽然越来越多元,但是目前最重要、最普遍的标准还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这无疑把“考试不太成功的群体”的评价标准又纳入了精英群体的评价标准,造成社会上把成功的标准扭曲为高学历,以这种标准衡量高职教育,其社会认可度当然较低。社会认可度的不高,影响人们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机会,弱化了高职教育发展环境,势必引起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人才不足,从而制约中国梦的实现。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匹配的现象,降低了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梦想的期待,从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是要把已经成熟的科学技术、技艺技能和管理经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教育,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因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紧密,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打工经济,充当世界经济的加工厂,长期处在经济产业链的下端,也要逐步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合格制造”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转变,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变才能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了。而这一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现实是:一方面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迫切,但是用人单位却招不到人,这种现象在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供给虽然在增长,却找不到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表面上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信息的不对称,实际上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匹配造成的结果,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滞后性与市场需要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中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这种不匹配降低了人们通过高职教育实现梦想的预期,从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中华民族逐梦圆梦的征程上,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因此,呈现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一直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在求解这问题过程中,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从规模、层次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来说,都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1985年《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到1996年《_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再到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绝不是通过发一两个文件、开若干次会议就能建成的,其体系必然包括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规划、教育法规等各个方面。然而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上存在着: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不太科学,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太完善,院校设置和专业布局不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各方办学主体参与不太积极等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高职学生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高水平、适合自身需求和发展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的梦想变得困难。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的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大打折扣,而高职学生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二、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助力实现中国梦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并不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已经尽善尽美了,它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只有不断优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发展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不断地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挑战的需要,才能使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才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就是说通过高职环境的不断优化,使从事和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自己自觉自愿的选择,而不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只有这样高职发展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优化,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才能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一)社会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要想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就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尊重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就要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第一,要实现社会由学历崇拜向能力本位的回归。要使人们认识到学历高不等于能力强。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才是真本事,才是社会的立足之本。正如总理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对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说的:“技不压身,学好技术,就有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本事,这是一辈子都打不破的铁饭碗。”不仅如此还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重视技能、重视技工,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第二,要通过强大的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高职发展的社会风尚。宣传一些职业教育成功的典型,诸如孔祥瑞、许振超、郭明义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并没有高学历,但是他们的人生很精彩,他们是我们看得见、够得着的,他们的典型事例更加容易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并激励大家为中国梦而奋力拼搏,同时他们的事例也生动地诠释了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才能真正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

(二)法制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_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同样,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依靠法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而成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依托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保障。但是,目前,同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期待相比,不仅由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问题,还由于与之相应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存在着: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整;而且即使有,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律也是原则性的多、倡导性的多,操作性条文少等。为此,应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制环境。首先,以修订《职业教育法》为契机,改变《职业教育法》中更多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而较少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法规,也就是增加体现高等职业特点的条款,或者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毕竟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其次,健全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高等职业教育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财政保障、师资队伍以及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如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学校和公民等的权利和义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除了原则性的规定外,还应在操作性层面上作具体的规定。对不作为或者违反规定要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这样才不至于使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法律的权威性才能得到体现,人们除了自觉之外还有一份对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的敬畏之情。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环境优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有保障。

(三)政策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想和普通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真正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精彩的天空,必须在相关政策上得到真正的解决,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还没有根本解决或落实,这些政策层面的问题有的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有的解决还需时日。这些政策从高职学生的入口、培养、出口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从高职学生的入口来说,虽然教育部在2013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指出:“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该设计以高考为基础,同时对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中高职贯通的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等都做了规定。其后北京、重庆、安徽等地相继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实施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是高职招生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但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形式还以“分数”论英雄,录取的顺序上仍然安排在最后一个批次录取,无疑还是从政府政策层面导向上给人感觉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地位低,并没有完全把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使以可以提前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来说,目前仍然难以吸引到一流的学生,即使偶尔出现,那绝对是另类,所以出现了北京大学周浩弃北大读技校成了新闻,而高职学生能够升本读研绝对是励志的典型,所以在这点政策上还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在学生的出口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事实上的歧视,有些岗位技术含量并不高,却非得要求本科,把高职毕业生拒之于门外;有些单位即使是同样的岗位,却同工不同酬,就是因为高职的身份;有些城市对高职毕业生落户有限制,公务员招考的所有岗位都不允许高职学生报考等等。国家应对消除高职毕业生就业歧视方面做出一些刚性的政策方面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英雄不问出身”的公平的就业环境。再次,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个指挥棒就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评价体系。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来源日趋多元,既有专职教师,也有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同时这些专职教师到企业锻炼已经成为常态,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从2011-201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包括对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这些增加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业经验少的不足,但是在高职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的构建上还没有权威性、系统性的政策出台,基本沿用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仍然以论文和完成课题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职称评价体系对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仍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评价体系来要求高职教师,势必会造成高职教师为了晋升职称拼命追求论文和科研,而不太注重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最终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反映高职特点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第四,经费保障体系。充足的经费保障是高等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大部分依赖财政拨款,拨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尽管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增加幅度比较大,2013年高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9959元,比2005年的2959元增加了7000元,增长了2倍多”。而普通高等学校生均经费投入从2005年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375.94元”,增加到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5591.72元”,总量增加了10000多元,显然国家在财政支持方面对普通本科的投入大于高职院校。目前高职院校虽然经费来源呈多元化趋势,包括企业的赠与、校友的捐助、自己的创收等,但是这些都是有限的,而且不稳定。所以高职院校经费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还是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四)高职院校自身环境的优化是高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核心

职业教育论文 第14篇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1.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目标的错位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简单化甚至教学模式的填鸭化。无论是考证辅导班式的教学还是《经济法》纯理论教学,都停滞在讲授理论和加强课堂与课后练习的传统教育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期刊网上就这一主题专门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显示,虽然有个别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但结果无外乎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图表法、案例教学法或双向提问式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些学校倒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作了一定的反思,引入了网络手段,可是却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只把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浏览学习、下载资料。在这些网络教学中,网络的教学特征,教学功能,教学互动等优势都没有完全体现发挥出来。因此,都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关于这一问题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研,学生们普遍表示,《经济法》课程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上课学习、下课背书、考前做题,非常地传统,也非常地无趣。传统的填鸭式与题海式的传授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获得的《经济法》知识难以巩固,教学中的前学后忘成为普遍现象,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本就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后果更加明显。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如果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是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应该去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理论依据构建。

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指引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最终形式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这么认为的依据是著名的“情境认知理论”。《经济法》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法》教学的要求契合情境认知理论的特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的情境相吻合。这样,使学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形成科学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共同体的文化。而要在课堂上去模拟与《经济法》相关的、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唯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实现。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应该实现以下几方面创新:

(1)教学目标上,应该以实现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而非提升考试通过率。

(2)教学内容上,应该建立在教材基础上,能够为网络所共享的教学课件、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试题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脱离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注意情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网络教学策略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具体的知识点要尽量采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

(4)在考试设计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考试,实现随机题库制与无纸化考试相结合,减轻教师阅卷负担,减少阅卷出错率,同时节约学校的经费资源。

2.教学目标设计。

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仅仅以顺利完成期末考试或提升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信息化建设正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真正实现素质与技能教育。笔者以为,高职《经济法》教育应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避免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和能力分离、教学和考证分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网络化教学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知识进行情景模拟预设,然后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机———机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设的模拟情景去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对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3.课堂教学创新。

《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关键在于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这一举措必须要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契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考证与就业的需要,从而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经济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教学内容创新。可以考虑在保证《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使用教学案例,只不过教学案例要与情景模拟法相结合,在案例设计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在合适的案例中可以考虑由学生来扮演案例的主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要大量地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情景模拟法,《经济法》教学过程非常适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而这也正是引入网络化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唯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可实现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电子元素将教学案例形象的在计算机上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深刻地理解知识适用的条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手段创新。网络化教学离不开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教学课件、动画软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将其上传到机房或校园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4.考试制度改革。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够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制度的创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布置和批改任务。在考试前,教师要首先出试卷、印试卷、装订试卷、分装试卷,考完试以后还要辛苦地阅卷、核分、填写成绩单,可谓事倍而功半。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下,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实现无纸化的作业与考试,节约教学资源。

第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当场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辅导和答疑,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完成自动批改,结果会传到教师计算机上,由教师根据结果再进行重点讲解。

第二,教师在考试前只编写并在网络上按照规定格式上传试卷即可,题量、分值与考试时间都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上设定好。学生考试在机房进行,直接进行上机考试,在试题库中随机抽题,不仅杜绝了学生相互作弊的可能性,还可以在考试完毕后由计算机立即统计出学生的考试成绩,并通过网络上传到教务系统,无须教师再辛苦地阅卷,更不会出现核分和登陆成绩时不小心出错的情况。

这样,在网络条件下,最终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的无纸化,节约了学校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实现了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反思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经济法》课程实施网络化教学改革,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建设满足了情境认知理论对教育的要求,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目的,并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进路。

职业教育论文 第15篇

1与江苏省造船工业关联现状

船舶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有较强的地域特征,推动了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如江苏省地方海事局与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手打造的“扬泰造船”、“辅助验船师”等项目,是行、校、企三方优质资源对接共享、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另一成功案例是在资源与利益充分啮合基础上,建设和培养地方经济发展紧缺的“内河船舶驾机合一”人才的“根植共生”合作模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船舶类专业设置与江苏省造船工业发展关系研究”过程中,对全省职业院校和部分造船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了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及要求,了解了相关院校在“十二五”期间的招生策略。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及江苏省造船行业发展规划,归纳梳理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数量与结构的矛盾

2.1.1技术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据统计,全国船企技能型人才中,高、中、低级技术工人的比例数为1:6.16:14.53,世界平均值为1:3:6,发达国家为2:4:5,造船企业每一万载重吨大约需要100个岗位从业人员。如果按全省年造船量3000万载重吨的目标估计,需要30万从业专技人员;如果将企业需求人才的理想结构归纳为A(中小型企业)、B(大型企业)、C(央企)3类,根据抽样调查,按此比例统计所需的人员分类见,高(中)职人才需求最大。同时还了解到,造船企业中外包工比例过高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已经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正逐步增加基本工数量。此外,海洋工程产品单品较多,需要大量生产设计人员。

2.1.2专业结构不匹配造船企业在船舶体、机、电3个专业方向的传统人才配比是3:2:1。20xx年以前,船舶机械、船舶电气类专业多数转向通用型机、电专业,淡化了船舶特性,甚至于在一些船舶类知名大学也难觅船舶机电专业的位置。造船工业黄金时期,各类船用机电产品大都有生产厂家负责(或指导)安装、维修,因而企业对船舶机电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质量并不十分迫切。但是,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产业结构向海洋工程方向的发展,船舶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矛盾开展凸显。现代造船技术向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则十分稀缺。

2.1.3生源结构不合理船舶行业在众多制造业中仍是外场作业多、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之一。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发达的地区,在苏南,焊接、船舶工程技术、船舶驾驶等专业生源正逐年下降(焊接高职专业“十一五”期间的招生总人数小于1000)。在众多造船企业中,现场作业的装配工、电焊工中本省人士占比极少,使用外包工成为惯例。在中高级专技人员队伍中,外省从业者或由于家庭等因素并不稳定(曾有苏中地区某船企招聘的40多位外省专科毕业生5年中流失了95%),或由于经济、环境等因素而另谋高就(流向浙江、山东、安徽等地),人才流失严重。

2.2教学内容与手段亟待更新

2.2.1课程体系陈旧船舶类相关职业院校中,各专业相对独立,在体、机、电三者中自成孤岛,涉及到造船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够,海洋工程的职业教育还是颇新的课题。尽管数字化造船驱动了第一轮专业课程改革,但由于我国造船企业的技术改造大都自成一体,反映在教学中也只是课程的加减法,难以形成现代的、有效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同时,造船是大型综合性工程技术,如果没有特定的情境、相当的手段,即使现场教学也只能认识表象。仿真技术早已运用在装备制造业许多环节之中,我们的教学手段并没有跟上,部分中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场所还不完备,各院校对于核心技能的理解与设定缺乏统一的标准。

2.2.2国际化程度低船舶行业是典型的国际化行业,各企业反映最多的共性问题就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英语水平太低。在中国从事船舶设计与建造者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并不多,在江苏省教育界,每年都有师资培训国际项目,但鲜见与船舶或海洋工程教育领域的交流。此外,船舶类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校,缺乏工程实践。教育是教师先行的事业,师资尚且如此,又何谈工业的国际化?而职工素质将影响造船技术,影响造船质量和管理效率,影响产品附加值提升,影响产业结构转型,也必然会严重阻滞行业发展的进程。

2.3校企合作缺少互动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校企合作当前在如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奖学金及工学交替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依然停留在用人层次。校企在制度上的差异,使得专技人员可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教育主管部门虽再三强调教师必须保证每年有一定时间下厂实践,但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造船是系统工程,每年2个月下厂锻炼难有收获,学生下厂实习环节也因种种原因效果不佳。而企业,一方面多数没有建立人才培养及储备的长远规划,另一方面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满足于现状。企业、学校的资源和信息难以实现真正的共享,学校与企业难以形成合力。

3江苏省船舶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3.1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定位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海洋工程技术专业,加强对海洋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强化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结合。研究设置船舶仿真技术专业,为行业的两化融合储备人才。扩大高职、减少中职招生规模,增加专业技术技能项目培训,提高现有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3.2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师资必须要通过校企共同培养。对新教师,应该要求专业教师在企业跟踪完成相关产品的建造全周期,而不是以实践天数来衡量;鼓励从企业引进专职或兼任教师,进行适当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培训;资助优秀教师出国修学,担负起学习、宣传和引进先进技术理念及方法的责任。

3.3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力度很大程度决定了职业教育质量。企业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主动热情地深入到师资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等各个育人环节之中,如邀请学校参与新产品研发、企业学习考察,把职业教育、职工培训的投入共同纳入预算中,对教育所需要的实训设备提供赞助,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企业指导教师给予支持,派遣有经验的工程师、能工巧匠传授知识技能,适时创造、提供机会,创新合作模式,助推船舶与海洋工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论文 第16篇

浅析职业教育信息化

摘 要:将传统职业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化的职业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充分介绍了信息化之后职业教育发生的变化。提出信息化课堂与实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方案,展望了未来信息化职教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化;职教教学改革;多媒体课堂;多媒体实训教学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计算机、网络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而职业教育也逐步走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与课堂相结合,展现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实现的教学过程,人们所熟知的职业教育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信息化引领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及分组讨论等是常见的教学手段。信息化职教教学则引入了更多的教学方式。

情境式教学:无论是哪门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永远的话题,所以上课的前几分钟导入环节才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大场景导入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原真实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获得示范性的知识。

启发式教学:幻灯片、音视频的运用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素材。学生对于这些感官信息的理解能力要远远大于对数字、文字等抽象事物的理解。信息化使得教师在与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对其中的难点和不同观点进行引导,通过提供在线答疑和参考资料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这种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发现式教学:在许多实训课或者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中,学生往往根据教师的示范在具体的设备上操作练习。过程单一,且容易受到设备数量的限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所开发出来的许多多媒体教学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良好的人机交互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通过犯错、错误反馈、错误纠正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信息化的课堂教学

在多媒体越来越普及的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为每一个教室配备了信息化的设备,课堂教学也在向信息化转型。但是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还停留在使用一个简单的ppt代替板书,或者简单播放一段视频上。如何利用信息化设备的优越性来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职业学校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用的ppt或者flash课件是信息化课堂的重要体现之一。课件可以把文字、音视频、动画、小游戏、网页等多媒体元素融于一体,从而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重点、克服难点。课件不是书上内容的生搬硬套,不是把板书从黑板上简单移到电脑上。通过对多媒体素材的适当选取与呈现形式的适当安排,可以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精心设计课件,以学生的视角安排学习流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视频的应用是信息化课堂的直接体现。许多学生无法亲身经历的场景可以通过视频来展现,因此,有许多老师喜欢用视频来创设学习情境。也有一些实训课的老师,将实际的操作过程播放给学生看,从而代替实际的演示,解决了人多看不清,无法重复演示的问题。更有学校将视频与网络摄像头相结合,将企业引进校园,直接将企业现场视频转入课堂,由专家现身说法,为学生答疑解惑。

除了视频之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也是传统课堂中没有的。计算机的普及导致各种仿真软件层出不穷,由于市面上大部分的软件偏重于实际应用效果而不是教学,专门针对教学的软件也逐步被开发出来。教学软件的优势在于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备的帮助系统几乎可以完全取代教师的功能,优良的交互性能可以将仿真现实环境的图像、声音、语言等通过人机接口作用到用户的感官,再针对用户的反应做出及时的反馈,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用户可以通过不断地使用软件获取知识,加强技能的练习。

另外,教学软件也打破了传统课堂链式的教学流程,不同学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选择相应的模块学习。在一堂课结束之后,学习进度可以保存,以便之后继续。而学习的效果也可以实现即时的评价并反馈给学生与教师,让学生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也让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材施教。在最后进行课程评分的时候,也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不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

最后,网络的普及将课堂从教室延展到了课外。不仅教师有教案,学生也开始有学案,在上课之前就了解课堂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的反应能力。网络通讯软件的使用使得师生之前再无隔阂,师生实现网上交流,答疑解惑、畅所欲言,网络对收发作业也提供了便利。

三、信息化的实训教学

大多数理工科科目都有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际操作锻炼技能。在传统实训教学中,一般理论部分先由教师讲解,然后教师演示,最后学生自行操作练习。其中暴露出来许多的问题,例如,理论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在演示的环节由于学生数目众多,难以做到人人看得清楚明白,且几乎不可重复;在练习的时候又容易受到设备台套数的限制,一旦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无法及时做出响应。

信息化的实训教学通过引入多媒体的手段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短的课件,利用动画、视频等资源讲解抽象的概念。在演示阶段,一段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可以代替教师展示操作的全过程,清晰直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看见,并且可以反复播放。仿真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操作不熟练、设备台套数不足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可以首先在仿真软件上练习,熟练的学生再到设备上实际操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降低了出错概率。除了解决传统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数字”还为实训教学带来许多新的变化。由于教学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与操作过程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集中体现在:

构想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新,实训教室变成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及时得到需要的辅助指导;

重复性,操作过程通过软件的适当引导形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每一次循环学生都可以反省,自己把握自己练习的进度,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提高;

协同性:通过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学生交流的对象不再限制于教师,学生可以理解虚拟用户的需求,许多项目可以设计成必须具备协同操作能力才能完成的训练。

信息化进入职业教育的领域对探索和发展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技术水平、改善实验实训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职教教学信息化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建立起学校之间可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如何进行教学平台的设计,推广教师空间与学生空间的普及,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如同使用微博一样成为习惯;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半实物技术、虚拟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成本投入相对也比较庞大,要不要将这些技术引入职业学校,如何将这些技术引入职业学校?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职业教育还会向网络学校、虚拟教育等方向发展,职业教育也会更加完善。

职业教育论文 第17篇

【正文】

在我国面临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需求空前扩大等一系列矛盾的时候,如何有效发展教育,尽快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平衡,引发人们对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索,“教育产业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作为有别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是否具有产业化的属性?笔者认为:

一、产业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何谓“产业”?《辞海》中解释说:一指私有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二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生产经营事业既包括生产性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既包括直接参与生产的服务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服务活动。产业化运作主要是市场化运行模式,不管是生产性活动,还是非生产性活动的产业化运行,都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即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

教育作为提高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部门,具有产业属性。教育产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提高新生或再生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并在今后从事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促进其劳动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从而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二是,教育机构的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或教育部门直接开办或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活动,如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学生就餐、接送、娱乐休闲等后勤活动。第二类、第三类活动的产业属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一类活动却具有其特殊性,是否可以产业化运行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产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产品——一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备潜在性、迟发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点。即是说,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其劳动力的增值只能在生产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能不能充分的、完全的体现,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二是,教育本身具备公益性。特别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其功能、文化功能的价值取向尤为明显。教育非产业论者,据此认为教育不是一种产业,更不能产业化。但是,与社会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产业化,而且必须产业化运作,这是因为:

1.职业教育有突出的生产性。

《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化的重要支柱,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职业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行业培养新生员工,对员工提高及转岗、跨岗进行培训服务,使受教育者通过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回报,社会及企事业单位获得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计会效益。职业教育的教育产品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或服务领域,使得职业教育产品——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迟发性、潜在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性大大弱化,职业教育的生产性尤其突出,教育投资者很快就能获取回报。

职业教育必须满足三种需求:一是,社会对知识、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受教育者对知识、技术及创业、就业的需求;三是,人才市场的需求。可以说职业教育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法的选择,无不突出实用,无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瞄准社会需求、受教育者需求两个需求,人才市场、教育市场两个市场,力争使两个需求、两个市场互动、协调发展,否则,只能把职业教育引进死胡同。

2.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其一,投入有限。职教与普教的重要区别在于职教更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做作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实验实训的比重较大,教育教学设施更新频率较快,由此所需投入较多,职教教育成本远大于同级普教。我国教育投入总量有限,职教投入与其需求相去甚远,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二,办学机制不活,不能适应企业、行业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桥梁,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的开发、教学体系的革新、德育工作的开展等必须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一、办学体制不活,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三,职业教育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运行。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必须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上入手,进行彻底的改革,推行产业化办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职业教育。

职业产业化,一是有利于吸引教育投资。把职业教育当作一项产业来办,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与投资寻利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的进一步结合。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不但能吸引大量的、个人投资,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而且企业、行业的加入,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快、更多地吸收经济信息,寻找到教育与经济的最佳契合点。三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克服内部无序竞争,逐步走上规模效益发展的道路。产业化发展,就是要使职业教育在遵循教育的同时,也要遵循经济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办学质量差、效益低、规模小、供过于求的职教单位将逐步被兼并或淘汰,实现职教资源优化组合,促进职业教育走规模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四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克服人才高消费现象,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在职业教育完全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包办的情形之下,用人单位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却没有直接进行教育投资,用人也较少进行成本核算,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水平,盲目攀高,导致我国人才浪费现象大量存在。人力资本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企业、行业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投资者之一,使其在预算产品成本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其中所包含的“活劳动”即“人力资源”的成本,促进其用人向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靠近,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实践证明,在产业化办学思想指导下出现的英豪学校的“教育储备金”模式,浙江台州探索的股份制办学模式,南洋发展集团的“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适度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葛州坝建立的教育集团等成功的例子,无不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产业化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二、职业教育产业化应注意的。

职业教育作为特殊的产业,既不能完全市场化,又不能按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办学,职业教育产业化运作,主要是指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面向市场,进行投入与产出,并对其成本进行严格核算;彻底改变传统国家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使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学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逐步形成“原料采集”(招生引资)——“生产”(教育教学)——“销售及售后服务”(推荐就业及业后培训)一条龙自主运行的机制。在这样的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摆正政府位置。

职业教育以强劲的功能、育人功能、文化功能,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具有浓烈的公益色彩,全社会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政府仍然应当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投资者。当前,有些人主张教育产业化就要减少政府投资,实现“以教养教”,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政府投资不但不能减少,而且只能逐渐增多。政府作为职教投资者,对职教发展负有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的、指导性的方针、政策,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作为独立的法人,依法享有经费筹措、使用权以及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在招生、就业、人事任用、财物使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决策权、执行权,学校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办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2.完善职教法规。

依法办校、依法执教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对我国职教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职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应根据变化、社会经济及职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对职业教育投资、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招生、就业、收费标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评估、办学利益分配以及职校的宣传、竟争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确保职业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其公益性的充分体现,确保投资者的适当利益,确保职业教育依法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的最佳结合。

3.规范职教市场。

职教市场的建立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职教市场主要包括:职教投资市场、职教师资市场、职教生源市场、人才市场和职教服务市场。各职教单位吸引投资、聘用师资、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活动必须在相应的市场上公正、公开、公平地进行,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加以监督和管理,既有利于促进职教产业化发展进程,只有效防止职教办学功利化、人事关系化、竞争无序化。

4.建立恰当的职教保障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要不断地,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转岗、跨岗、跨职业能力。政府应加快职业教育产业化步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国外、海外投资,并加大教育预算及费、税等职教经费筹措力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机会,平衡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论文 第18篇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正在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现代职教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第一,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经济成分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优势。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是“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合并或转轨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性、技能性人才的学校,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这一类人才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坚实的人才实力。他们分布在生产、服务、管理实践活动的第一线。高等职业教育有四点优势:第一,知识实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大都是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贴近经济、贴近岗位、贴近社区而开设的。第二,注重实践。高职教育在教学上注重职业技能的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训占的比例较大,如实验、模似训练、技能实训、操作检测、岗位实习等。第三,岗位实在。加入WTO催生出大量的新职业、新机遇,促进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第四,目标实际。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自入校起就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目光现实、脚步踏实、技术扎实、为人诚实,就业期望值切合实际,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比较容易适应生产岗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标的双重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且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即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人才定位的动态性

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结构是一个大系统,而且是一个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的动态系统,这是由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的。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在: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步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其次,产业部门中的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行业日渐减少。第三,各行业或产业的技术结构一般都表现出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会随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使原有的一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的动态性使许多职业岗位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可能成为教育的恒定目标和稳固基础。

3.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效益性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质量和效益,质量和效益是生存的根本。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要注重科学性、效益性,遵循教学质量竞争规律,办学效益遵循价格规律。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还要考虑教育效益问题和教学稳定性问题。

4.教育层次的高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论是由于高新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岗位,或是由于第三产业兴起而增加的岗位,它们的技术含量和智能水平都比较高,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一方面是岗位技术幅度的加大,另一方面是岗位技术层次的高延,即相应教育层次的高延,即促使职业教育由中教层次高延到高等教育领域,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5.宏观调控的间接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改变原来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实行“产学结合,企校合一”,树立协同作战;相互依靠,相互服务的思想,使教育逐步走向市场;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打破过去封闭办学思想,加强学校与市场、社会的沟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职业教育论文 第19篇

一、当前职业教育角度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多个院校还没有建立起与教学质量监督的考核方式,对于实践教学的监控也显得非常落后。因为缺少标准的原因,令学校方面不能公允的评价教师们的实践教学水平。在这样影响下,其教学质量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另外,高校教师们一般比较轻视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工作,因此出现了与实践教学地位不相称的现象。

二、对于当前我国工商管理教学弊端的改进措施

1.颠覆以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地位

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根本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全面突出,并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令学生在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强化学生的团结合作以及沟通能力。在此模式下,教师们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在根本上将自身特点发挥出来,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在进行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进行组织和分工并采取行动,最终得出解决的办法,在最后依照科学的目标来将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

2.建立起“双师”教师团队

要想在根本上将教学质量提升一个档次,就要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们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基础,还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工商管理教师队伍中,应该讲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教师的比例进行扩大。并定期安排教师们到企业中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身工作经历。同时将实践教学的能力在根本上加以提升。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也要聘请一些具有行业则个的管理人员来到学校担任教师,扩充兼职教师队伍,在根本上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资质兼职教师讲授的相关机制。

3.创建实践教育基地

要想在根本上将工商管理追暗夜的教学目标加以实现,就必须做好相关事件基地建设工作。实践基地的件事儿主要分为校内与校外两个实习部分。在学校内的实践工作一般是为学生们进行模拟教学与训练来使用。是一种培养新型人才的场所。校内的实训基地应该将对学生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令学生在相对真实得分情况下得到相关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理论的同时拥有专业的技能。在根本上减少从业之后的工作压力。

4.向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对充裕的文献资料

学校方面应该尽快的建立起图书馆,并在其中配备大量的资料,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查阅,在进行资料准备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向学生们提供理论方面的资料,在管理案例上也应该多加思考。

5.对以往的考核方式进行全面创新

学校方面可以将以往的考核方法进行全面转变,可以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关工作,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应该与之相结合,在答辩现场应该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性课程的考核,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知识理解能力上,在根本上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根本上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认识,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特点,将教学方面的新思路进行全面总总结,令相关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贴近实际,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职业教育论文 第20篇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指在职业院校中,教育者对受教者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知识传授及技能培训的活动,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

二、技术哲学理论观点

技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问题就是科学与技术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问题,而且这种争议也较严重的影响了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要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首先要澄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一)认识技术早于认识科学

科学理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但是认识理论、发现理论却是人的实践活动,技术实践更是人的实践活动。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需要经过“观察一总结一观察一验证”的过程,而技术则不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科学的认识是理性认识,对于技术的认识是感性认识。那么,这两者的发展到底孰先孰后呢?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是对科学的应用,自然得出结论:先有科学,后又技术,即先理论,后实践,遵循“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公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得到答案。加希特根据各个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技术不同,把技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机会的技术;(2}工匠的技术;(3)工程科学的技术。没有技术成熟的工匠,发明只是偶然的事情。正如先有灯泡的发明,后有欧姆定律一样,即先有技术,后有科学的体现。另外,人的认识规律也是先有感性认识,后有理性认识,即先认识技术,后认识科学,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因此,一个人对技术与科学的认识,应该是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公式。

(二)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依赖的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构性关系

根据技术哲学的观点,职业院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要接受科学的指导,而实践教学要接受技术理论的指导。

(一)共时性同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无时无刻不存在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即共时性同构。

1.互释共时性同构。职业院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共时性结构之一就是表现在它们的相互阐释。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如观摩、参观、校内实训基地实习,顶岗实习等,验证与巩固所学理论,这体现为实践对理论的阐释。在此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那些感性认识及模糊理论才需要。通过检验,不仅能检验及巩固理论,还能发现理论存在的缺陷并发展理论。另一方面,理论阐释实践。首先,实践教学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所谓教学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与掌握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人的活动。

2.互融共时性同构。所谓互融共时性同构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中必然存在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中必然存在实践教学。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教学中一定会有对实践或现实情况的阐述,在实践教学中一定会设计理论背景及相关指导理论的描述。其次,在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方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实际情况,利用演示,观察及亲身体验等手段,并且学生还要通过操作,练习等方式来理解、巩固与掌握理论知识;而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理论指导学生实践过程,并且在实践后还要依据相关理论科学的解释结果。

(二)历时性同构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仅表现为共时性同构,而且表现为历时性同构。

1.互动历时性同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发展的历时性同构,主要表现为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关系、权重关系及规则关系。所谓意义关系是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是它们两者的共同基础及最终指向;所谓权重关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肯定会占用一定的教学资源与实践,因此要合理分配其内容比例及权重关系;所谓辩证关系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但是这种关系是在一定规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强加的。在此三种关系基础之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才能实现“互动”。

2.互补历时性同构。之所以会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历时性同构,是因为它们存在共同的指向与功能的部分交叉。在整个教学目标完成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其功能,但各自功能的实现不是通过排他方式实现的,而是交叉互补的方式。

3.同步历时性同构。正是因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互融、互释、互补等同构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必须“同步”。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内容、层次与进度三个属性,并且双方必须同时保证三个属性的同步和依赖。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异质性关系

理论教学遵循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逻辑,是比较抽象的过程,而实践教学则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是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两者之间除了同构性之外,还包括异质性的存在。

(一)教学面向异质性

首先,理论教学是以客观的“物”的'运动为主题,面向客观对象及其运动变化的领域。在该过程中,作为对象,人同时也是作为客体而物化,成为与物一样的东西而存在。师生都是外在的观察者与信息获取者,教学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与对象的本质与规律。而实践教学是以人的“行动”为主题,主要面向人类活动过程的目的、手段、行为与效果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及执行者,教学的目的是明确人的行动与策略。

(二)教学内容异质性

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性知识,是对外在世界规律体系的陈述,表现出普遍性与稳定性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事物本体的内在联系、相互关系、运动过程及发展趋势,强调逻辑严谨及结构完整;而实践教学则以传授程序性知识为主,是指导人类行动的规则体系,表现出程序性与操作性特征,其着眼点在于工具操作、程序及方法,强调功能复合、资源整合及目标的统合。

(三)教学模式异质性

理论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讲解与传授,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期间主要以教师言语表达为主,形象教学为辅的教学结构。该模式着眼于利用以文本为载体的知识解决认知问题,因此,教学自由性较大。而实践教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形象展示与操作为主,要求学生要反复演练与体验,要求尽可能的创设与真实情境相一致或类似的教学活动情境。

(四)教学目标异质性

正如技术哲学观点,科学与技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长期过程中沉淀的产物,两者相依而生、相伴而行,正如我们职业院校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教学立足于系统掌握学科知识,重点在于构建客观世界的结构关系及对象世界的观点体系。理论教学追求求真及知识与客观世界的吻合;实践教学立足于满足人类服务的需求,着眼于应用知知识,以形成主体世界的行动策略,构建关于行动世界的方法体系。它以塑造个人综合能力为主,以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宗旨。

职业教育论文 第21篇

1、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

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社会的需要以及社会计算机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旧有的计算机职业教育当中,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仅仅包括了打字、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数据库的应用等内容,因为在当时来讲,这些内容的学习就足以帮助学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来处理办公室日常事物,而这也是当时的计算机应用的主要目的,因此,学生只学习这些内容就足够了。但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各种现代化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辅助人们处理各种日常公务。因此,计算机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其内容,不断地将这些应用拓展到教学内容当中,只有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才能够真正地应付日常的计算机办公事务。

计算机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提高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开始接触计算机,他们凭借着自学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而这些计算机技术则是我们进行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导致了计算机职业教育的优势不断地丧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而不仅仅是只会进行相应软件的操作。只有如此,计算机职业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凸显出在即的优势。所以,在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使学生能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能够不被淘汰。计算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文/刘振名张福峰

计算机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职业教育开展的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应用能力强,实际操作水平高,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岗位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计算机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的应用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很多计算机职业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不强,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一些意外时,不能够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合理的应对,大大地降低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同大学生相比,职业教育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较差,同时又没有相应的学历,而同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又较差,所以,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如此,计算机职业教育才能够牢牢地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趋势。

计算机职业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感受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因而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的计算机知识学习以使自己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这是由计算机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决定的,在人们多元化需求的推动之下,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地朝着便捷化、实用化、人性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这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这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要想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以最终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这种快速发展变化的趋势。

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无缝对接

在很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都达到了中等教育的水平,并且与高等教育开展了无缝对接。在可以预想到的将来,我们的计算机职业教育也会产生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掌握从业必备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求其能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本素质,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就产生了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的要求,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可以使参加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直接升入大学的相关专业对计算机问题进行进一步地研究,这样,才能够促进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才能够使计算机职业教育不断地在社会需要之下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

2、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更新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内容是把握计算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促进计算机职业教育重新焕发生机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去掉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计算机职业教育是一门更新较快的学科,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原有的技术等都会逐渐淘汰,因此,在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将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内容淘汰出去。其次,将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引进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课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功能强大,实际应用效果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这些应用能够辅助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对人们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计算机职业教育需要将这些应用引进课堂,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如此,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当中才达到实现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的效果,才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专业优势。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高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专业知识的比例

在计算机职业教育中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其所使用的计算机技术背后的原理,这样,学生在日后进行计算机应用时才能够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实现举一反三和在对旧有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首先,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专业知识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的比例,改变计算机职业教育只重视技能教学而不重视专业知识教学的弊病。其次,通过各种方法开展计算机专业知识教育,彻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要其理解枯燥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以让其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以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是开展计算机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目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首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岗位都要求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而对学生进行这些能力培训,做到使学生与社会岗位的需求之间无缝贴合。其次,加强实训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和相关的计算机使用技巧的应用等。最后,学校出面与企业签订计算机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按照课程安排进入到企业之中进行实习,学生的实习成果由企业享有,学生毕业之后优先考虑进入到这些企业当中,而企业则负责提供实习基地等。这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能够在充分地训练中得到不断地提升。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人们在职场中需要掌握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尤为如此。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变能力。首先,提升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虽然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快速地发展,但是其根本原理等是相对固定的,变的只是这些原理等的呈现形式。因此,需要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其能够透过计算机应用了解其背后的原理,进而快速地掌握相关应用。其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不断关注学科前沿、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遇到新的计算机问题时能够自如应对。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一定的路径使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

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是社会要求推动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计算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使计算机职业人才能够进入到高校之中进行进一步的深造。首先,在计算机职业教育中开展基础知识教育,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职业人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满足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其次,高校可以相应地放宽对计算机职业人才的招收限制,使计算机职业人才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大学之中继续接受教育。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特长班,招收特长生的形式让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进入到高校之中进行进一步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完整的基础知识学习。如此,计算机职业教育便能够与高等教育产生无缝对接,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拥有更加良好的素质,才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计算机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关注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消化这些要求,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把握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趋势,促进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科学和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论文 第22篇

一、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1.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需要。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人群,新生代农民工亟待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力资本上普遍存在先天积累不足、后天形成过缓等问题,使其在市民化进程中遇到很大的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直接决定其在城市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能力,对市民化进程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不仅是其人力资本提升的要求,也是市民化的必然选择。首先,通过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开展职业教育,让其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工作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提升,从思想上认识到人力资本后天形成的重要性,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职业教育培训应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价值观、生活观、公共规范意识等进行正确引导,帮助这一群体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实现自身的市民化愿望,并具备向上流动的能力。再次,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内容,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职业教育服务,使他们具备从事现代城市职业的核心技能和职业能力,更好地将个人通过学习所积累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中的劳动力。最后,要建立一套面向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职业发展的终身培训体系,以应对信息时代出现的新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2.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需要。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留在城市、融入城市的渴望,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很大。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业职业培训、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力,占总需求的,而新生代农民工中真正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数量不足30%α。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落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这也是阻碍其融入城市的关键性问题。一方面,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个人的期望和未来发展的意愿较好,但在融入城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份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对其工作所在城市的适应程度较低,城市适应度达到中等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45%,完全不适应或者适应程度很低的占4%,而仅不足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完全或者较好地融入城市生活。α由此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未能很好地融入城市,要想真正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首先需要具备在城市工作的一技之长,而这一技之长离不开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老一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城市市民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地融入城市,就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由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因此,通过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全面提升个体素养,既是新生代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α除此之外,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从对职业、专业的懵懂无知发展到了解、认识、熟练、精通以至于偏好所从事的行业,顺利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市民化。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1“.低质性”就业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职业是社会分层的风向标,也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α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就是在城市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也是为实现他们的市民化提供经济保障。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为年轻化,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学历水平也较高,在高中及以上的农民工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数的70%以上;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新生代农民工每月人均收入260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增长α。尽管从学历、收入等层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有了较大的突破,但从就业层次来看,仍然难以摆脱“低质化”就业的束缚。深圳市总工会与深圳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显示,有52%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事普通工人和服务员,的从事技术岗位的工作,的从事生产线管理工作,仅仅有不到6%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部门经理以上的岗位工作。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囿于自身有限的技能,难以与城市精英阶层进行直面竞争,向上流动受限,难以摆脱低层次的打工状态,劳动密集型、高替代性的岗位成为新生代的“收容所”。由于这类低端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较小,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摆脱低收入的状况,以每月不到3000元的收入,仅能维持在城市的基本生活,想要在城市安家立足十分困难。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居所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但“农民”的身份使其与城市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无缘。同时,他们与城市市民面对的是共同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工资收入与城市的消费水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对于他们来说,留在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路途依然遥远。总之,“低质化”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2“.错位性”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重要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无序化竞争,导致大量“错位性”的失业。当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当中,新生代农民工大多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事的多是一些城市“剩余”工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高端技术人才十分欠缺,甚至出现“千金难求一才”的状况,劳动力市场中的错位、低位竞争严重拉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价值。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层面优势不足,只能委曲求全从事城市低层工作,甚至部分新生代无工可做,自身优势无法发挥,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长期来看,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期望较高,职业定位失当,个人期望与能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使其陷入发展性困境之中。根据经济学原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效用和目标函数与老一代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倾向来看,大多期望在具有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就业,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独生子女,自身的工作耐受力较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从事一些苦活、脏活和重活。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对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高层次劳动力就业重心下移的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期望高移的状态,共同加剧了社会就业矛盾,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不仅影响到市民化的进程,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身份认同危机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隐形桎梏。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情绪高涨,进城工作以后“返农”情节淡薄,心底存有强烈的市民愿望,然而在身份认同方面却产生了困惑。市民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空间地域转换,而是不断的社会融入和认同,通过与市民交往实现自身的再社会化,进而达到与当地城市市民的同质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身份、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并未与城市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衔接,而是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的关系网络之外。从自身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以后,更倾向于将自身定位为工人或城市市民,但在与城市群体不断交往的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与市民之间经济、文化和地位的差距,身份认同上成为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夹心层”。在城市奋斗过程中受到从物质层到精神层、心理层的多重排斥,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缺乏向外延伸的节点,而交流圈层仅限于具有共同感情积淀的老乡、熟人等群体,群体内部相互支持、互帮互助,逐渐形成一个与城市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亚文化圈,并且内卷化发展趋势明显,而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圈层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社会融入的重要障碍,不利于他们形成现代化的市民意识和思维。市民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所需要的安全感、归属感、被认同感等心理层面的需求得不到外部的满足,使他们游离于都市边缘,缺乏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一种茫然和焦虑的状态。由此可见,除了职业发展受困以外,身份认同危机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

三、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基点”大力开展职业教育

1.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城市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通过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不断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而要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以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职业教育机构要突出自身在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方面的优势,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不仅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媒介,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将职业教育宣传深入到乡村和城市社区,开设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为职业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内外部舆论氛围,让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兴趣,可以通过光荣榜展示,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树立培训后就业或创业成功的典型,发挥榜样作用,重点宣传成功人士的职业教育经历,让他们现身说法,展示个人所获得的职业技能,介绍职业教育培训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看到职业培训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而激发他们参与培训的热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中来。

2.根据市民化要求,制订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转换过程,也是职业上的“农转非”过程。职业转换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对非农工作的职业能力具备程度。职业教育机构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制订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实现人才培养转型,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奠定基础。首先,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偏向,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应切实建立在对市场需求和新生代培训意向的调查基础之上,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要能够满足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技能的需要,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做到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其次,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力实施就业准入,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对获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优先聘用,并在职位晋升层面也要将资格证书作为重要依据或参考。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规范劳动力市场,而且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培训起到鞭策作用,只有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并通过技能考核后才能获得相应岗位任职资格,然后凭证上岗。最后,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人才库,尽快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网络,并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网络、电视、广播等信息发布平台,使农民工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与专业。

3.突破体制壁垒,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运行机制。要想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培训运行机制的保障。因此,必须着手建立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且完善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首先,打破利益分割,加快建立起公开透明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在培训运行过程中时常会陷入多头领导、相互牵制的尴尬局面,培训效率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要求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突破各部门、各教育主体之间的管理壁垒,着手建立由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并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培训运行机制,各个主体间能够以开放、透明的姿态稳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其次,加快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相关的法律政策。农民工法制环境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优化是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关键。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起步比较晚,规范各个参与主体行为的法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受教育者等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在各自的权责关系上较为模糊,尤其在培训机构的职能和权限上缺乏明确的界定,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应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各个培训主体的职能和权限,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纳入法律保障之中。再次,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纳入市场化运作。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可以将其纳入市场竞争中,逐渐放开培训市场,吸引外部资源参与,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行优胜劣汰。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机构的选择上也更具有主动权,通过“用脚进行投票”激发市场竞争,培训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从而保证培训外部效用的最大化。最后,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地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需求,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分制,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允许农民工以弹性学制、半工半读的学习方式逐步取得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同时,培训机构要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尽量安排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时间,为他们完成职业培训和文化学习提供帮助。

4.审时度势,将短线培训与长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不断向城市融入的过程,前期需要大量的个人准备和人力资本积淀。职业教育要想在市民化过程中发挥其效用,必须抓住新生代农民工的阶段性需求,不仅要大力开展以学历与素质提升为基准的长线教育,同时要有效开展以技能和市场为导向的短线培训。一方面,短线教育培训要切实以新生代的技能提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相对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期望较为强烈,同时也深知自身工作技能上存在不足之处,对以技能提升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需求较为旺盛。相关调查显示,有将近72%的新生代群体希望参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短期培训来提升个人素质。从现实情况来看,仅有不到35%的新生代群体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大部分技术水平偏低,就业能力不足,与城市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吻合,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各级政府、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要通力合作,共同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服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做到“以培供需、以需定培、定岗就业、自主招生”,争取从源头上破解技能素质与用工需求相背离的问题。除此以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可以将职业培训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有效提升其市民化水平。另一方面,强化以学历提升为主导的长线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作用。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轨迹来看,小时候一般生长在农村,初高中在城市学习,毕业以后自然进入城市务工,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毕业后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工作,并没有经历父辈那种从农村到城市的剧烈变化过程,并且他们工作之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农业生产技能几乎为零,相对于农村,他们对城市生活也更为适应。然而,在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层次上的差别较大,与同龄城市市民所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比较滞后,导致新生代在起点和过程上都难以逃脱输给城市同龄人的命运。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损失,新生代农民工已难以挽回,但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或成人培训进行适当的弥补,通过学历职业教育补充工作中所需要的文化知识。鉴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情况,完全脱产参与学历教育并不符合现实,因此可以采用夜校、函授、电大等成人学历教育形式,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深入开展,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素质服务。另外,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农村的情结不如老一代那么深厚,但是难免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具有农村烙印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意识等,并在工作生活中与城市文化规范发生碰撞和冲突,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对此,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要融入城市市民权利义务、生活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养,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

职业教育论文 第23篇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长跑运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双重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中长跑的好处有很多,但由于中长跑耗时较长、需要足够耐力,很多学生对其存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因此,为了促使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中长跑教学顺利开展,笔者就中长跑教学的意义进行探讨,对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教学参考。

一、中长跑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长跑运动项目有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其中最常见的则是男子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这是田径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中长跑是长时间连续的肌肉活动的消耗,主要是发展身体耐力素质的项目,对学生的耐力、协调性和爆发力以及柔韧度都有较高要求,也是考验学生各方面运动技能的运动项目。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中长跑要求运动者在较长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完成长跑项目,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中长跑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磨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中长跑看起来和跑步差别不大,但中长跑有很多运动的小技巧。学生在中长跑教学中学习运动技巧,可以避免学生在长跑中出现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运动障碍,从而让学生勇于接受挑战,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中长跑,对提高学生身体耐力和身体机能有着重要作用。

二、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短训为主,运动量过大

学生在校的任务主要是学习,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接受普通的课程学习之外,还需要接受技术类课程的学习,体育教学只是日常学习的一小部分,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任务。因此,学生参与训练的`课时有限,教师在认识到学生训练时间不足时就会急于求成,加大每节课的训练量,从而增加了原本中长跑教学强度,对学生的长跑锻炼带来不利影响。

2.追求速度,忽视运动技巧传授

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很多教师都存在着追求速度的问题,而忽视要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长跑技巧。例如,跑步过程中对呼吸方法和节奏的把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在长跑时体能消耗不均匀、呼吸不畅等情况的出现,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因为跑步时的步频和步幅增加不足,出现跑岔气的现象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对热身运动和中长跑技巧普及不到位

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职业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时有限,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先进行长跑热身活动和长跑知识普及,避免长跑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出现。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避免很多体质较差的学生在长跑过后出现暂时性闹贫血或者其他意外。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运动前热身活动并不十分重视,只是指导学生先缓慢跑步再进入到中长跑学习中,在学生运动结束后,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放松运动

三、职业教育类学校中长跑教学的有效方法

1.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中长跑项目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训练,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但是很多学生面临中长跑如临大敌,为了提高中长跑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上打消长跑顾虑。首先,给学生普及一些中长跑运动对生长发育作用的知识,用中长跑的功能价值拉近学生与中长跑的距离。重点向学生讲述参加中长跑训练对身体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到中长跑训练对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有显著的作用。其次,给学生鼓励和勇气。一般情况下,身体发育正常的学生,都是可以参加中长跑训练的,很多时候学生觉得完成不了是内心自我设置障碍所至,因此教师要对其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说一些“坚持一下”“你可以的”“多练练”这样的鼓励性话语,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最后,将长跑困难比喻化。很多学生只是跑到中途不能坚持,教师就可以运用体育心理学理论将困难比拟,鼓励学生精神层面的“破冰”,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2.多样化教学方法训练,增强练习的情趣

受旧的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训练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中规中矩的教学方式既单调又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中长跑训练的积极性。如果用学分强迫学生训练,学生就会更厌烦中长跑。针对此种情况,为了避免学生在长跑中出现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运动障碍,教师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加入训练。比如教师可以用异性激励法进行教学训练,利用学生在异性面前的表现欲,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完成中长跑教学。或者教师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在中长跑练习时调整内容,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越障碍计时比赛,这也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或者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利用田径场中间跨栏架、标枪、体操垫、跳高架等器材在,由学生发散思维,创编图形路线,进行越障碍教学,利用学生自己编制的图形进行障碍跑,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3.利用竞赛方式,营造中长跑教学环境

相比其他田径项目,中长跑练习比较单一,尽管中长跑的好处有很多,但耗时较大,对学生耐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中长跑比赛和活动,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中长跑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将中长跑训练当成一种小型比赛,这也能让单一的中长跑训练变成中长跑竞赛,同时又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能利用田径赛场的各种竞赛,让学生围绕着田径赛场的图形路线做出各种趣味竞赛。这种新颖的中长跑竞赛,一方面在让学生感到新意的同时,发展了肌肉力量,提高了心肺功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利用竞赛方式营造出中长跑教学环境,对激发学生参与中长跑训练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4.采用灵活的评价体系

中长跑学习成绩是评判学生体育成绩的参考之一,因而中长跑成绩也会影响学生的运动信心和持久热情。所以,教师要积极改进原有的体育评价方式,采用灵活的评价体系。既不“一刀切”,也不“一边倒”,不以学生的最后中长跑成绩作为主要参考,而是要多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比如将评价体系指标分成长跑技巧、心理素质这样的多个参考项目,让学生感觉到只要自己在中长跑教学中用心学习,每一滴进步都会被教师认可。

四、小结

总体而言,在技工教育类学校中长跑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中长跑训练时间有限。在具体中长跑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完成枯燥单调的中长跑学习任务,在轻松、多样化的教学中,让学生能自然、健康、全面的发展。

职业教育论文 第2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发表职业教学论文,职业化论文投稿

结构概念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具有定性准确、简单快捷的特点,其关系到结构的安全与合理。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应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适当补充教材内容的必要性,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进行了探讨,并强调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概念设计理念, 为其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概念设计在钢结构课程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概念设计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但概念设计并非如大多数工程师所言,是工程设计经验的累积,而是在结构工程设计中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创新和决策的方法和过程;其基本思路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概念来正确处理构件与构件、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是结构工程师基本结构理念的集中体现[1-2]。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衡量毕业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结构分析软件(或电算程序)的计算结果,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和校核?这就需要学生融合概念设计的理念,掌握力学概念、材料概念、荷载概念、施工概念、使用概念等等,并运用到结构方案设计、构件布置、计算结果的分析中。

尽管概念设计已经在工程设计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在高校教学中,尤其是在房屋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概念设计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学生在完成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学习之后,虽然具备了计算构件及连接的能力,能套用公式解题,也能轻松设计一个单根构件,但对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却感到无从下手。此外,由于担心工作后缺乏竞争力,学生常将更多时间花在结构设计软件的学习上,对计算机过分依赖。这种状况造成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下降,整体结构设计概念模糊不清。设计大师林同炎先生曾说,现在的`教育是先教构件的设计,再到整个结构,而在实际工程中是先结构后构件[3]。如果能够做到让学生先了解整个结构,再学习构件的具体计算、构造要求等知识,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所在的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课题组进行了钢结构课程内容改革,将概念设计贯穿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今后的钢结构设计工作中熟练运用概念估算方法,迅速、有效地选择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以及受力明确、传力简捷的结构体系。

二、将概念设计引入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现有教材《房屋钢结构设计》 [4]中,概念设计一般作为结构体系与布置原则的一部分内容,而实际上概念设计贯穿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教材中关于结构布置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也无不体现着概念设计的思想。针对钢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各类结构构件的设计要点、相关规范规定,应补充如下教学内容。

1、结构计算的概念和判断

对工程师而言结构计算概念和判断是体现其设计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授课中应重点给学生讲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结果的判断准则,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果的判断准则,帮助学生走出概念的混沌状态,使其对设计结果有清晰的把握和判断,引导学生基于已有专业基础知识思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特征,即变形首先要保证连续,这是结果可信的必要条件。另外,结构各方向刚度的均衡性可以根据结构动力参数(频率分析、振型)加以判断;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轻质薄壁结构按边缘屈服控制强度,并考虑与局部稳定相关的有效截面参数。而非薄壁结构可适当考虑塑性发展深度,可按10%以内控制。通过对此类计算结果的判断讲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概念设计理念,避免出现因整体概念不清晰而导致不合理的设计。

2、建筑结构形式的优化

学生在学习基本构件受力特点及设计计算时,由于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规范公式,因此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参数固定的计算时,大多能严格按要求执行,但对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却缺乏思考。故在教材内容改革方面,重点增加了结构形式优化的讲解内容。结构形式的优化包括结构整体的优化和单根杆件的优化。让学生明确整体结构优化的目的是提高结构效率。整体结构的优化可分步走,先根据力学原理作判断,定大方向,然后依据具体条件分析确定详细设计方案。为避免讲解此部分内容时太笼统,可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跨度的大跨度屋面结构形式选择。就单根杆件的优化而言,主要包括应力性质的优化和应力水平的优化。

3、 结构荷载的选择与调整

教材对荷载及其组合一般仅从规范规定出发来介绍,但结构荷载的选择与调整对于结构整体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可从抗震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区设计多层建筑,如何用较小的代价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答案无疑是减轻自重。因为烈度和场地类别是无法选择的,只有建筑材料的自重可以由设计者选择,而地震的惯性力与自重直接相关;从材料选用角度,因为结构效应是以荷载与作用为自变量,代入结构效应函数中产生的,弯矩这一主要结构效应与跨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对大跨度结构减轻自重就显得尤其重要。大跨度建筑一般采用轻质材料,但小跨度结构则不一定采用。学生一旦明确了这些概念,就可以在设计初始避免由于不合理的材料选用及荷载选择而造成设计的先天不足。虽然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有所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因此有必要在授课中进行调整,以利于学生灵活掌握。

4、 节点设计分析

在讲解节点设计时,应着重突出节点的概念以及节点设计的目标,强调节点设计要忠实体现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功能,且要有可靠的承载力,并保持规定所要求的状态。因为节点承载力不足会造成破坏,而节点状态不好,如螺栓松动等也会造成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另外,讲授节点传力时,要强调在设计节点时,应保证其传力通达顺畅,不应造成应力紊乱、集中。焊缝以平滑的对接焊为最好,加引弧板后磨平更好,螺栓连接以摩擦型高强螺栓为最好。在结构计算中,节点与整体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结构整体要求节点尽可能精确,但节点不可能完全精确,如提高精确度需要付出更多代价。因此此部分内容的讲解要基于结构整体受力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在什么位置做适当的简化假定较为合理,且有利于降低连接的成本。 二)灵活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概念设计引入工程结构教学中,内容整体性高,概括性强,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多样化。

1、工程案例分析

由于概念设计内容较为零散,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设计理念的理解,必须将课堂教学及工程案例分析结合起来。教师平时应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例如在讲解风荷载的选取与调整时,按图1的思路分析不同结构体系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差别。

2、互动问答环节

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讲解概念设计时,教师的课堂讲授是主要方式,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也非常重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结构概念,有必要组织不同程度的课堂讨论。在活跃的、有趣味的学习讨论中,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每个概念的知识点,教师都应准备一个或者几个最为典型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结合疲劳动力荷载,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避免疲劳破坏?通常情况下,许多学生知道疲劳应力幅大于相应的允许疲劳应力幅,则结构会发生疲劳破坏。但对于如何减小疲劳应力幅并无具体的概念,因此应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从疲劳动力荷载最为基本的概念入手,即减少疲劳应力幅其实就是减少结构应力的变化幅度。可为学生介绍两类方法:用简支结构代替连续结构和用预应力结构代替非预应力结构。引导学生追本溯源,组织学生讨论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及预应力结构与非预应力结构的区别。之后再给学生具体讲解这两类方法能减小疲劳荷载的原因。通过这样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疲劳荷载的理解,使学生学会从概念分析入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多样化教学手段

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在讲解钢结构构件稳定时,学生对构件的失稳机理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因此应尽量将构件的各类失稳过程制作成三维动画,或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展示构件失稳时的变形和应力状态,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如在讲解简支梁平面外弯扭时,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失稳过程。这些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收快,效果良好。

三、结语

掌握概念设计是一个优秀工程师必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取不仅有赖于工程设计经验的长期积累,更需要在学习阶段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把概念设计的思想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基本内容, 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慈勉,尹小明、概念设计的意义和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2005,36(8):626-628、

[2]高立人、结构工程师与概念设计[J]、建筑结构,1993(4):46-50、

[3]林同炎,S、D思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和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沈祖炎,陈以一,陈扬骥、房屋钢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职业教育论文 第25篇

关键词:中国;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政策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21世纪初期,职业教育如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决策者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2002年8月,_颁布《_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随后,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我国21世纪初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了宏观规划。本文以上述职业教育政策为背景,以期梳理出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走向。

一、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服务于社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一直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根据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人才预测”,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则根据政府对人才的预测与规划主动地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但这种以供应为目标的“人才规划”,有其先天的不足。首先,人才预测的准确性不高,因为经济的增长率很难估计;其次,根据这种假设的人力需要所建立起的职业教育体系往往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一旦经济发展不能消化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浪费,加重社会的失业近况。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在校学生锐减、就业困难、社会认可程度低等问题都与这一政策导向不无关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福斯特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只能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能在人才培养上跑在经济发展之前。英国伦敦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布劳格(MarkBlaug)也认为:这种长期的人力规划的准确性是极差的,“它无法准确预测到2—3年之后经济发展对特定技术的要求,因此,职校的2—3年全日制培训只能教授一些通用技能;这种培训事实上也就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职业教育了。”他认为:“要求学校通过培训学生以为一些明确限定的职业作准备,这实际上是要求学校做不可能的事”。《决定》指出,21世纪初的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目标是:“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明确地强调,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第一次将职业教育的发展融入整个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之中,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过去的自我发展为主,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主,这是中国职业教育在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改革经验和对国际职业教育改革趋势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为出发点,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这样,才能使受训者适时就业,使受训者所学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并重

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是_调整单一教育结构的政策选择。1985年,《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并“力争在五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扭转目前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招生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成为官方衡量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也开始强调多形式、多层次举办职业教育,但在实践中,中国的职业教育并未走出投入以政府为主、办学形式以学校为主、管理经营以教育部门为主的职教发展模式。为适应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需要,政府将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方面,期望通过兴办职业学校和在普通学校课程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使学生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职业学校的学制长、办学成本高、受过良好学术教育又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职校教师缺乏、教学设施设备落后、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脱离等问题的存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单纯地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的变革,也没有取得成功。因此,《决定》突破传统的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式,提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初、高中毕业生,而且要为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将职业培训放在与职业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是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又一重大转变,也是战后经济发展成功国家和地区兴办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选择上,采取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并将重点放在就业人员的在职培训而非在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上。世界银行在《1991年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文件》中指出,相对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企业本位的职业培训”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在经济变革时期,重视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与下岗人员。转业人员、农村劳动者、新增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三、寻求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的适度平衡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考制度恢复,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与高等教育的培训能力之间产生了尖锐的供需矛盾,1978年,_颁布《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报告》,提出要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在有限的教育投入背景下,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上,采取了与普通教育截然不同的思路,即普通教育主要由政府举办,职业教育主要依靠社会举办。1985年《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并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这一政策作了更加明确的表述,即:“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但事与愿违,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水平低、学生起点低、教学质量低、高考升学率低,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与迅速发展的普通高中相比,职业教育近年来呈现逐年下滑趋势。1996—2001年,全国职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188.91万、211.22万、217.57万、194.14万、182.66万和185.02万。职业教育发展的危机,迫使政府反思过去的市场化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_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决定》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一政策与1993年的《纲要》相比,在强调职业教育市场运作的同时,强化了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决定》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市(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地行政区内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继续强调要依靠企业、行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分办学校引入民办机制。_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目的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既发挥市场对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又要强调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设备、场地和职业技术人员,没有政府的大量投入,仅靠市场运作,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大国,要实现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将会为危机中的职业教育带来一线曙光。

四、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之一就是如何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职业的更替频率急剧加快,旧职业的淘汰与新职业的产生,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如果职业教育无法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职业市场要求,无法培训出具有新技术的职业人才,不仅无法促进学生就业,反而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因此,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适应职业变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是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政府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十分重视办学形式的开放、灵活和多样。《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强调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地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试验中心。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也可以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学者鲍尔先生对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后认为:“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无力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技术要求,或无法培养出具有最新技术水平的人才”,而“制造业在80年代后期和整个90年代的发展趋势清楚地表明,私营部门参与未来劳动力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因此,职业教育只有与企业密切合作,让企业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才能及时地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劳动力。

五、重视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中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88%的农村劳动力为初中或初中以下。如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劳动者的创业能力,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化,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中国农村和西部,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高中,或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大学,他们如果接受了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西部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变自身的生活水平的生存状态,职业教育在此理应具有巨大市场需求。但遗憾的是,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理想,近几年更是大规模的滑坡,相当多的职业学校由于经费紧张、生源匮乏、师资短缺而难于维持生计,濒于崩溃,一些职业学校迫于生计不得不向普通中学转轨,因此,振兴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决定》在农村与城市、西部和东部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认为:“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是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在推进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振兴过程中,一是强调_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增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补助农村和西部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以及骨干和示范职业学校建设。地方人民政府也要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二是突破了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以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为对象,按照长学制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办学模式,把农民作为职业教育对象,将农民文化科技知识的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提出:“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性、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和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职业教育市场,职业教育在农村与西部发展的萎缩,根源在于职业教育没有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需求,盲目地依照城市职业教育模式,举办长学制、正规化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种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学生为培养对象,实施系统的专业教育,忽视农村、农民的需求。农村和西部的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民而非在校学生;教育内容应以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技为主;办学形式应以对农民的短期培训为主。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帮助农民致富,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长点和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石伟平.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影响[J].外国教育资料,1995(2).

[2]M.Blaug(1974)EducationalPolicyandEconomicsofEducation:SomePracticalLessensFoeEducationalPlannersinDevelopingCountries.InF.C.Ward(Ed)EducationandDevelopmentReconsidered.NewYork:PraegerPublishers,pp27—28.

[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6—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职业教育论文 第26篇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论文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学校在工学结合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有两方的有机结合,才能将高职职业教育推向前进。

1 学校、企业在会计职业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

就会计职业教育而言,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企业、政府在会计职业教育中承担着不同的使命。简要分析如下:

学校做什么

(1)培养会计后备人才。这是学校会计教育的主要任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近几年来,会计改革日新月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了会计人才的推陈出新,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会计人才,成为学校的主要使命。

(2)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会计架构、会计制度设计,会计运行机制也各不相同,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学校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会计咨询服务。学校可专门成立会计培训咨询中心,为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3)创新会计理论,优化会计实务。我国的会计改革还处于探索创新阶段,在理论和实务的许多方面还需要优化和创新,学校应按照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助教学的运行机制,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创新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责任。特别目前处于新会计准则实施阶段,有许多问题暴露出来,需要对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改进建议。

企业做什么

(1)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从专业设置到专业发展,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建设,企业都应参与其中。学校的学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与企业发展休戚相关。面对社会岗位群设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都离不开企业的指导和支持。

(2)参与学校教学过程。按照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学校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会计工作是一项规范、严谨、精密的工作,没有亲身经历,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要实现学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学校聘请企业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走进课堂,做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

(3)接受并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理论学习和会计模拟实习,与企业会计实践尚存在差距,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进行为期半年带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这就需要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使学生顶岗实习存在供需双方难以融合的矛盾:许多企业不愿接受学生直接参与会计核算工作,而学校希望企业单位安排有经验的会计师指导学生会计实习工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的提高。要解决这个矛盾,政府应有所作为,通过制度保障和鼓励措施实现供需双方的融合。

(4)参与学校双师型师资的培养。职业需要具有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应不定期的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这需要企业提供机会和条件,接纳学校的教师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2校企合作是实现教育又好又快的根本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条件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实验实训、教学模式等方面,会计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上述条件的有效实现都应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

(1)在专业建设方面:应吸收业内人士参与专业论证和建设,针对社会岗位、职业素养、人才规格开展调查研究,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譬如在会计专业设置时可组织会计主管部门、公司、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财务专家开展论证,并就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人员素质构成、会计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研讨,从而为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课程建设方面:课程是知识的基本载体,首先,积极组织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与企业加强联系,聘任行业专家担任主讲教师,直接承担授课任务,并在学生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和帮助,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没有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课程建设将难以取得进展。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教学改革,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和会计实务工作流程,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设计教改方案。

(3)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教育部教高(20xx)16号文件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4)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教育部教高(20xx)16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为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网上会计模拟系统等实现会计教学全程、全真模拟教学,将业务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课程中,按照学中做的学习要求,以账簿练习代替书面作业,通过填制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边学边练,使学生在平日学习中熟练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逐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新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原则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xx,(5).

[2]@徐洪波.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双赢特征和发展思路[J].交通企业管理,20xx,(2).

职业教育论文 第27篇

论文摘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由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承载了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指导、服务、学术交流等诸多使命,少于对理论学理的深入探究;简单化的思维式妨碍了职业教育理论的丰富多样和研究方法的多姿多彩;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遭遇强势西方学术时的失语以及市场经济下功利化学术泛滥,职业教育及其研究边缘化,使职业教育理论呈现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吃力感提出了建设职业教育理论的两大方法: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构建中外职业教育科学结合的理论构架,并进一步强化理论原创意识。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恢复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除了我们已经取得了有日共睹的成绩外,我们也大致可以探察到以下儿个存在的问题一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承载了对职业教育实践的研究、指导、服务、学术交流等诸多使命,惟独没有完全的白我本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往往滞留于更新观念的层面,而少于对理论学理的深人探究;二是意识形态—反映论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主耍的哲学依据,妨碍了职业教育理论的丰富多样和研究方法的多姿多彩,简单化的思维模式也使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在一个狭小话语体系里运行,未能形成自己的话语运作规则和学术建设规范;,是改革开放以后西学强劲东渐,尤其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西方文化思想毫无遮拦地汹涌而人,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遭遇强势西方学术时出现失语。恰如东施效擎、邯郸学步,巾国许多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者在高度亢奋地将西方形形的新潮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挨个操练一番之后便无计可施了,陷人了进展不理想的境地;四是市场经济浪潮搅扰了人们内心的平静,功利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逐渐增多。针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困窘,许多可贵的学术洁问、有益的学科研究与理论探索早己在职业教育理论界广泛而深人地展开,人们见仁见智,力图激活职业教育整个学科的生命力。笔者由此提出建构职业教育理论的两大方法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搭建中外职业教育科学结合的理论构架,并能潜沉思虑进一步强化理沦原创意识。

一、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

职业教育论文 第28篇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专业性,上手慢,就业难,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高职院校需要变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形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性,方便学生就业。

【关键词】高等数学;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一、前言

现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这样几个必要性,首先,是现在的高校扩招、生源不足、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这时候生源的整体质量就会下降,生源本身的水平不高、基础不好为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处,所以有必要革新教学方法;其次,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尤其是数学这样一门学科逻辑性比较强,很难勾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候如果教学方法再那么死板、没有新意,就更难开展教学工作了;再次,从高等数学的重要作用来分析,一方面高等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缜密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另一方面在数学长期的发展中,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教育操作性比较强。从这些必要性来看,提高高等数学教育刻不容缓。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现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无非就那么几方面,下面我们来一一梳理。一是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固。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数学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是因为考试成绩低才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所以他们的基础普遍不好。数学这门学科是比较重基础的,基础不好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学习提高。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很多学生都思维不集中,贪玩,对学习的兴趣不大,不能够自己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开始,只要能够及格就行,完全不会考虑数学知识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三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很多学生也是很刻苦的研究了数学知识,但是效果不明显,学习效率低,甚至很长时间也没有看出数学成绩的提高。四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这一点也是学习效果差的一个原因,因为掌握不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时间的刻苦研究都是无用功,完全没有效果,加之数学本身的枯燥性,学生就更不愿意学习数学了。五是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严重。这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高职教育中,因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实践人才的,如果知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契合点的话,学生不愿意接受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方法解析

1.转变教学思维。在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涵盖在一般的高等教育之内,但又不同于本科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注重技术性和实用性,是要和就业直接挂钩的,学校培养的最大目的是他们从学校毕业以后能够立刻去从事一线工作,要实现就业的快速性和高效率。而普通的本科院校往往没有这么强的技术性,在学校学习理论的课程比较多。其次,教师要转变讲课的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要过于重视数学教育的逻辑性,而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的最大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多地看到这个世界前沿的一些成果,增加学生的见识,同时也要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让他们去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一些理论性过强而在实际中用处很少的知识,这样又浪费了学生们的时间,又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没有好处,得不偿失。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身为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在课堂中穿插趣味性的东西,比如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些幽默的小笑话,缓解沉闷的气氛,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其次,加强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们互相激发热情,在讨论中调动气氛,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发现彼此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再次,要充分发挥讲故事在课堂中的作用,在讲一些历史上的数学理论时,可以穿插故事教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处理好培养要求与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要求不同于其它的高等院校,更多强调的是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实用性,一些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培养体系,高等数学的课时被无情的缩减,使得教师的讲解没有系统性,一些重要的概念没能进一步的得到扩展,势必会影响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因此,要处理好培养要求与课时多少的关系,在保证学生汲取一定量数学知识的前提下,适当的缩减课时,同时通过采用一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4.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们在分析现在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这很大一部分是由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的,所以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从创新学习方法上下功夫,这要从教师做起,教师队伍通过发动头脑风暴研究新式的学习方法,然后再将这些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拿来就用,快速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无用功。其次,要创新教学的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手写的形式,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多媒体逐渐的应用到教学中。因此,任课教师在教授高职学生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本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能直观表达出来的概念、原理等,通过利用动画、图形的形式更加生动的表达出来,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变得灵活多样,形成了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双赢。再次,建立数学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联系。因为多媒体教学需要学生对计算机学科有着熟练的掌握,把这些任务交给数学老师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要在计算机课程上加入一些这样的要素。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模拟些实际的工程案例。总之,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四、结论

现在的高校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担当重任,尤其是国家正在大力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所以职业教育的作用就越来越凸显,它为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目前高等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数学这一科目,从教学方面来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突出,从学生方面来讲,数学基础差、学习自主性差、学习效率低、学习方法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作用的发挥,所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高等职校数学教育的新方法,是经过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新方法,相信能够为改进现在的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涂蓉.对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xx,(08).

[2]王丽芬.谈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商,20xx,(05).

职业教育论文 第29篇

职业教育的兴衰起落从来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始终伴随着新旧教育思想的更替,反映了整个教育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回顾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新旧教育思想不断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表现了中国教育制度不断进步的主流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中落后势力的陈腐与顽固。

现代职业教育是在师徒传习制度基础上为适应工业大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类型,源于较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我国机器工业规模的较快增长是促使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从平均每年新注册的工厂数量来说,1903-1908年是211家,1913-1915年是413家,1916-1919年为1246家。

清朝末年对各种力量为农、工、商、矿等实业所举办的实业学堂,通称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首见于1904年时任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所写的《添聘普通练习文》。(注: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第13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早期实业教育,多数学者认为就其基本功能及其教育思想演变过程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这两者仅仅看成是“正式改名”(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520页)。因此一般都把实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从而普遍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轫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并于1867年1月开学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注: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1981年,第23-24页)

我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实业教育,经过早期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的倡导和推动,晚清政府主要仿效日本的教育制度,于1902年和1903年(壬寅、癸卯)首次制订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学制体系,实业教育被列入其中,尤其在1903年学制中,实业教育不仅有初、中、高不同层次,而且与普通教育完全并列。然而实业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从1898年至1910年间,在清政府学部立案的高等实业学堂只有17所;到1909年,全国中等实业学堂也只建立了254所,学生16649人。

辛亥革命后,_于1912年和1913年(壬子、癸丑)制订新的学制体系,把实业学堂改名为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但与实业学堂并无本质区别,发展仍然十分缓慢。1912年至1916年,两种实业学校总数从425所增加到525所,而学生数却从31736人减少到30029人。在此期间,教育界部分人士考察欧美各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推崇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宣传西方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教育制度。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大批职业教育先驱于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标志,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同时,职业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思想及乡村教育思想汇合,形成了一股推进教育改革的思想洪流。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也与陶行知为首的“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及晏阳初组织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分工合作,大力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使有关当局于1922年修订出包括职业教育的新学制。该学制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要范例,部分地吸纳欧洲的做法,规定在小学设职业预科,在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设职业科,同时允许在高中阶段独立地分设职业学校。至1925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年的842所增加到1548所,达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职业教育又迅速沉寂,到1929年,全国的职业学校仅存194所。为此,职业教育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黄炎培先生认为“我们所希望,百分之七八十没有达到。”(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431页)从而率先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主张,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决不能仅从职业学校,仅从教育界,甚至不能仅从农工商几个产业下功夫,而必须参与整个社会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教育、农林等部门相继制订了以《职业学校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职业学校从整个教育体系中重新分列出来,形成逐级分流的格局。遂后,抗日战争爆发,职业教育的发展遭遇新的困难,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就全国而言,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唯当时的解放区,围绕抗日战争需要所举办的职业教育,有较扎实有效的实施,其特点是面向工农大众,短期为主,灵活多样,力求实用,以应战时急需。

半个世纪过去,黄炎培、张謇、蔡元培、陶行知、陈嘉庚、陆费逵、顾树森、李梦鳞、江问渔、杨卫玉等一批职业教育先驱,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而且有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社会环境过于恶劣,难有大的建树。截止1949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564所,学生77095人。

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1950-1965年间,虽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但总趋势是迅速发展的,其中技工学校从3所增加到400所,学生从3600人猛增到万人;中等技术学校从500所增加到871所,学生从万人上升到万人。

“”期间,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学校停办,校舍被占,队伍失散,思想大乱。1969年,技工学校几乎被摧残殆尽,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数只剩万人。“”后期,特别在_主持_工作期间,职业教育曾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长。1976年,技工学校达1267所,学生万人;中等技术学校1461所,学生为万人。但普通高中畸形发展,在校生多达万人。职业学校学生数仅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万人的。(注:根据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统计资料》转录或计算)

中国_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带动职业教育在恢复中有发展,在调整中有提高。_早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980年_批转教育都、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特别提到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1985年《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系统地做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示。1986、1991、1996年分别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1年_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_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推动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在国际上也属罕见,职业教育事业也获得空前的发展。1980年至2000年间,全国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未含成人学校)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分别增长倍、倍和倍。三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注: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资料计算所得):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特点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兴起。1980年,首批地方性的短期职业大学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潮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20世纪末期,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截止2000年,全国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超过50%。具体数据如下表(注:《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28日第1版):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注:顾明远为彭世华著《职业教育发展学》写的《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纵观我国这百多年的教育历史,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相比较而言,顾明远先生的论断是千真万确的史实。甚至进入21世纪的今天,职业教育虽然在法律上和一般的理论观点中已经明确:“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_职业教育法》第3条)然而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仍然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

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考察,不难发现它在这百余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虽然举步惟艰,却在缓慢的前进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说明它的存在确实是社会的客观需要而非主观愿望使然。

为什么经历百余年的努力,职业教育仍然没有被教育的正规系统所完全接纳?这有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前半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列强入侵,战乱不止,虽有一批仁人志士为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而历尽艰难,奋斗不止,最终却成果有限。“”期间,一时的政治失误也曾给职业教育带来惨痛的损失。

经济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职业教育是适应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师徒或父子关系获得传承。随着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提出批量培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原来由“工匠”统揽一切的状况,逐步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遂后又有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形成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型。由于培养这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是专事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从而逐步地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所区别。

我国的机器工业起步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差不多再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才达到,城市化率只有。新中国建立后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经济总量和工业化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高达,第一产业的同类比重降至。从1978年至2000年,人均GDP增长了倍。这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高达5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分别只有和,城市化率也仅有,而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这又不能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教育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教育只能面向少数人,实施精英教育。在长期的精英教育制度下,逐步形成了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制订的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阻碍着面向大众而又崇尚实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达到了大众型水平,可是精英教育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甚至还是我国教育系统当前的主流思潮。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持续时间特别久远,传统教育思想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许多精华被束之高阁,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却影响犹深,这也许是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的历史原因。

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少数精英的培养,以单一的学术标准评价所有的学习者,选拔出少数,淘汰掉多数。而职业教育思想则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注: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也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决不限制任何人的个性发展而必有益于个性发展,因此他不排斥精英的培养,但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这恰恰与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相悖,于是常常被认为是不正规的、低水平的教育而不容易受到公平对待,使职业教育不能不在不懈的抗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然而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实务性的增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就自然地反映了新旧教育思想的消长和更替,尽管新旧教育思想的碰撞、消长与更替并不局限于某级某类教育,而是从教育整体上体现的,但职业教育发展所引起的教育思想更替至少是一个重要的侧面,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少数人还是面向多数人;二是教学的原则是崇“虚”还是崇“实”。

首先是面向多数人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同时,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注:《_职业教育法》第3条)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大众性几乎是职业教育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具有的基本属性。然而并不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就必定能够面向大众,关键之一是思想观念问题。而确立面向大众的教育观念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完全自觉。例如现在人们都知道女性“半片天”,忽视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就根本谈不上职业教育的大众性。可是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是特别困难的,当年张之洞力主实业教育,但反对女学;张謇专为女子举办蚕桑讲习所,但响应者寥寥,无法成班;张謇竭力倡导女学,却不屑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允许男女同校。真正解决男女平等问题还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说明新旧思想和价值观的更替是一个十分艰巨而长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关乎民主、平等和惠及大众的事业,往往会倍受旧势力的阻碍。

其次是祟尚实用的问题。

“实”的对立面是“虚”。如果“虚”的含义是指某种“道理”或“理论”,那么“实”是指道理或理论的实际应用,“实”离不开“虚”,应该强调的是“虚实结合”。然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沿袭着重虚轻实、重理轻用,重道轻器,重学轻术,以虚为高,以玄为深,以实为低,以用为浅等陋习,热中于坐而论道。这种认识和习惯在教育领域的长期渗透,形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痼疾,很不容易改变。黄炎培先生在自传式专著《八十年来》中说:“我和六员省视学、各师范学校校长相互地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校学生很大的弱点:尽管学习过算术,但是权度在前不会用。尽管学习过理科,略知植物科名,但是庭有草不识它是什么草,家县的木材,不识它是什么木。……于是,实用语文呀,算学呀,纷纷出版。不久具体化为职业教育”。“我们一群人觉悟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是充满了社会毒素的话,因此,想在‘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上面做些工作,提出了教育与生活、生活与劳动不应脱节的主张”。说明我国当年的职业教育先驱们在倡导职业教育之初,首先觉悟到的是普通教育脱离实际,他们首先致力于普通教育的改革,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自然更加强调实用。黄炎培先生甚至直言:“盖职业教育犹是实用教育也”(注:黄炎培《实用主义产生之第三年》,《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张謇要求他所举办的各级职业学校都要注重实用,他说:“顾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注:张兰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第13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然而提倡实用十分不易,职业教育注重技艺,崇尚实用,反而成为它屡受传统思想鄙薄的原因之一。我国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来重道轻技,视技术为“奇技淫巧”。在实业教育兴起之初,清皇朝一名为官山东的官员张盛藻为此专门上奏朝廷,认为朝廷命官应学孔孟之道,“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注: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2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甚至直到今天,职业教育仍然因为它侧重技艺、崇尚实用而常被视为浅薄的低水平教育。

就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而言,最大的困难也在贯彻实用的教学原则,它既要职业教育内部牢固的思想基础,又要有充裕的经费和设备支持。辛亥革命后,学界批判实业教育,其核心内容是说实业教育脱离实际;而到20世纪30年代初,学界总结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事业之所以很快衰落的内部原因,主要也在学非所用,分析失败的客观条件时,主要是缺乏实习和实训场所。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以致时而走向极端,时而走回老路,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的现象至今还严重地存在着。小学的劳作课和中学的生产劳动课程在多数学校已经名存实亡,劳动和技术至今未能成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各级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重视实用、注重能力的教学原则常常被批评为违背全面素质教育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殊不知强调实用与能力,与全面素质教育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无非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强调了某个侧面。何况离开实际生产和生活,良好的素质又如何能够养成?普通教育一当脱离实际势必误人子弟、殃及大众,不讲实用的职业教育将不仅导致职业教育的衰败,而且将使整个教育脱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决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事,它的发展不仅有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同时有待于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使“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注:_《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文选》第二卷第107页)。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对职业教育的接纳、兼容程度,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水平和这个社会的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4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2]黄炎培《八十年来》,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年

[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

[5]李蔺田主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6]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1981年

[7]历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8]周邦任费旭主编《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职业教育论文 第30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属性以及培养目标要求它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法律专业更是如此,所以学校的法律教学要不断随市场的变化调整法律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的设置,要做到灵活、专而且精的教学,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有序而且健康的发展。本文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法律教学改革

目前教育体制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所以需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以及教学质量,从而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快速发展,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法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法律课程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法律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质量不高,不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家长只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中职院校学习两年再就业,这给中职学校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这就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课程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重要的任务。

二面向社会需求,改革法律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市场的,法律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符合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和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教师要帮助学生学好法律知识,教育要和生活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适应毕业后对岗位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多数都是一线工作,所以说,在对法律课程进行设置时要以实训为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过时的课程内容要及时删除,不断吸纳新的知识,调整课程,让教学适应时代发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要达到各占一半,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认可的法律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建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对法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师需要重点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兴趣,主要教授他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根据本人的意愿,如果想升学,就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现代化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法律教学当中也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因为通过图像以及文字同时表达的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运用模拟仿真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可以把教学内容很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法律教学当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庭,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法律的审判过程,给学生配置各种角色,进行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把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代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当中体现人性化,尤其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等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

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教师要选择好是从理论开始,还是从实践课程开始,要想达到学习目标,需要把理论和实际联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爱好来选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对于已经达到了毕业水平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提前毕业;如果没有达到要求,那么也可以延长时间让学生继续学习,让学生多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存在产生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好好学习,而且,兴趣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学生接受法律教育。如果学生对与法律相关的事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兴趣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不能被忽视,兴趣可以激励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四“多证式”目标,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多证制”适应了这种需求,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至少一种技能。手握一技之长毕业离校,是“多证制”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可见,“多证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拓宽就业范围,这也是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同时,实行“多证制”,还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多证制”促使教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职院校法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J〕.消费导刊,20xx(08)

〔2〕黄娟娟.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研究〔A〕.20xx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xx

〔3〕刘彩红.中职法律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法初探〔J〕.成才之路,20xx(04)

〔4〕吴全会.体验——探究性教学法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xx(09)

〔5〕石玉湘.论职业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ISO9000族质量认证标准在职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xx

〔6〕霍宪丹.法律职业的特征与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xx(04)

职业教育论文 第31篇

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使教育越出了旧有的传统边界,朝向关照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每个个人终身成长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必然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这种改变意味着教学向学习的转换,学习化社会,正是在这种转换中悄然到来了。“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的自己的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的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显然,教育面临着适应与改造的必然选择,适应学习化社会,改造教育自身。

职业教育,作为尚没有厚重的传统却经历了不少坎坷的一类教育,该如何适应又如何改造呢?笔者认为,倘若多一些反思,少一些因循,职业教育或许会比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多一些积极改造的优势。

一、挑战从来就是发展的机遇

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于任何教育都意味着一种时代的挑战,同时,它也提供给教育以积极适应或消极适应的双向抉择的开阔背景,积极适应即可能化挑战为机遇,消极适应则可能陷自身于被动,以至错失良机。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传统的和现实发展中的诸多原因,从外显的层面来看,适应学习化社会的改造,至少面临着双重困境:原本的局限于“职业”的技术性乃至工具性的保守因循状况很难突破,现实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普通高中改造已成两面夹击之势。但从内隐的层面来看,理工科大学的改革以及专业学位教育的兴起,都是在求实求是的思路上关注着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现代人才规格;而普通高中的改革也决非离职业和技术更远,而是不约而同地借鉴着职业教育的他山之石。职业教育在此种形势下,如果消极退守步步为营或许就是竭泽而渔之路,但换个思路积极进取,张扬优势以求新形势下的特色创新,双向拓展兼顾向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也向普通高中融通,则未必创造不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展格局。韩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曾经经历过80年代滑坡、90年代回升的一段变革,尽管有政府优惠政策支持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它必然同时以积极适应的创新功能支持了这种支持。而时下与学习化社会到来相适应的社会发展观、职业观、自主建构的学习观正在被人们逐步接受,这至少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学习者素质方面的新的有潜力的基础条件。

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集中体现在对“职业”的限制性理解上,“技术”则给职业更增加了一层限制,重技而轻术的惯性思维则把这种限制诠释得具有了操作性的工具色彩,由此,职业教育就成了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从理论上说,这不正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发展的理想、也与我们的教育目的高度一致的教育吗?然而从我们厚重的劳心者治人、劳心者冶于人的陈腐理念来看,这却隐蕴着一种低人一等的判断。如果我们以求是的精神来对此进行解释,就只能基于实事求是的始点,逐步导向理想,而不是与此相反。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所倡导的一系列的新教育理念,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职业教育的适应与改造,完全可以超越“职业”,进行非职业的反思和非职业的拓展,否则,我们很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创造出具有真正适应性的发展空间。

挑战,由此就可能展现给我们机遇:开放的文化氛围创造着宽泛的职业选择机会,而且它是变动不居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它迫使职业教育挣脱职业约束,超越面向过云被动适应的职业局限,确立前瞻性的普适性的创新思路。束缚,正在成为职业教育必须抛弃的锁链;学习化社会的精神是学习,学习是种非常个人化的行为,无论它呈现现何种形式的闪容,都将与传统意义上的训练大相径庭。职业教育原本就不像普通教育那样与生活疏离,它因此在学习化社会中会获得极大的宽松;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把它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人主体的自主觉醒与觉悟必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的性质,当职业不再成为人的生命强索的代价的情况下,职业教育也将有条件步入满足社会需要并支持个人选择的发展境界。

二、走向培养完满人格的教育

学习化社会显然是支持着完满人格成长的社会,而现实的教育却往往使人“在各方面都遇到分裂、紧张和不协调状态”,过分专业化的训练目的制造着人格的分裂,致使“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职业教育的专门化似乎比其地教育还更突出,它的技术的可操作性以及职业规定性似乎更多了些分裂人格的保守特征,它因此似乎距离走向完满人格的教育更远、更少现实基础。然而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种缺乏根据的判断,它或许依据了某些事实,但是却没有透过事实追问其深层的发展条件。如果我们确信“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那么,职业教育就可以有优越的理由,选择走向培养完满人格教育的改造之路。

有理由认为,职业教育在其质的规定性上,很接近培养完满人格的教育,因为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的主张,有着内在的契合,只是由于人们的误解、也由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中的偏执,才不同程度地失落了其发展的优势。其实,早在欧洲的实科学校顺应社会潮流蓬勃兴起的时候,就已经在建构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职教模式了,保守的传统文法学校教育的弊端也已经充分显示出来;至于后来发生在欧洲的双轨制教育,如果从历史的渊源来辩析,它们在关于人发展的全面性或完满性方面的得失利弊,也不难进行判断;前苏联的教育明显是超越双轨制的,或者说,是兼有两者之长而避两者之短的,至少从理念上,它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又有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尽管与普通教育并行发展,但却从来都是依循着和而不同宗旨的,这个和,正是教育目的论精神的高度一致,这个不同,则是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规格不同。时下,当应试教育百般困惑着普通教育并实质性的异化着它的目的论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职业教育的优势正在获得张扬。

跟着考试走的应试教育,似乎很难感悟到学习化社会的严峻挑战,普通学校教育关注人的完满性发展,因此几乎成了一种虚拟的理念。跟着社会发展走的职业教育就全然不同了,它对学习化社会到来的每一步进展,都会反映得十分敏感,因此,如果超越些虚假的形式,必将展示出走向培养完满价格的职业教育。当然,我们必须指出,那种局限于职业的、急功近利性甚至僵化工具性的职业教育,是肢解了全面发展理想目标的、甚至是关照到现代生产劳动却失落了“教育”的职业教育,尽管它可能侥幸获得某些职业适应性的成功,甚至会发生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暂时的虚假繁荣,也依然必须力行调整。

三、应对最大的职业流动性

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意味着具有最大的职业流动性的人才培养格局正在形成,这种格局不仅要求教育必须使学习者为掌握各种技术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学校“必须培养学主的心理功能并激发其创造精神,帮助他理解一些科学原理并训练他有应用这些原理的能力;帮助他培养普通的技能并鼓励他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这种要求意味着人才规格的改变,这种改变正是基于职业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又与科学技术的变动不居的进步密切相关,由此,我们必须理智地来研究教育的适应与改造问题,因为因循旧有的教育经验已经不可能训练出适应职业流动性的人才了。

这种旧有的教育经验并非指过时的课程内容、滞后的技术工艺,而是体现于目标观念方法论等更深刻的层面。因此,那种仅仅建立在更新课程与教材、调整专业等基础上的改造,充其量只是以旧思维驾驭新内容试图达到新目标的改造,它超越不了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然而,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时下的职业教育乃至各类教育的改革,通常会陷入这种局限性之中却又难得觉悟,许多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都在令人遗憾地展示着这种局限,可以认为这终究适应不了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流动性需要。在学习化社会里,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为人们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目的应较多地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而较少地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这种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业时有最适度的流动性,便于他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个职业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换到另一部分。对此,我们的职业教育改造必须有适应性思考,我们的教育思维,必须关注的是变化与发展的动态机制,而不能局限于关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发展,更不能只盯着变化与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职业教育改造因此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决不只是增加全面性的课程问题,而是把教育和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能够适应职业流动性的基本品质。并且,从教育和教学的理念来看,我们应当把无论何种职业的或专业的知识技艺的训练都作为培养其基本品质的素材或手段,而不是终极的目的。其实,如果我们审慎地重温马克思主义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有关文献,应当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主张的就是这样的观点,无论是他们对技术之“综合”的关注,还是有关教授“工艺学”的主张,或者是培养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全面发展人才的理想,都可以作出有力的证明。由此,职业教育改造可有以下判断: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必须关注职业流动性,因此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宽泛的职业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超越传统的一技之长的人才规格理念,也超越那种仅限于课程更新或开辟新专业的狭隘办学思路;职业教育追求素质目标,具有比其他类型教育的更多优势基础,也具有更直接的社会适应性价值;这种改造最贴切地满足了趋向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想。

四、拓展新的开放式的发展空间

学习化社会是开放的,许多旧有的保守的教育理念都将受到挑战,不同类型的甚至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的界限都将被淡化,职业教育因此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抉择适应与改造思路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真正能够理智地超越职业乃至专业技术的框限,那么,可以认为,它将释放出骄人的张力。

向普通教育融汇的拓展。这可能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优势传统,它在学习化社会到来之际,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因为,当最大的职业流动性的社会需求状况得以彰显,原有的职业局限性就变得宽容了。而与此同时,普通教育也正在发生着扩大化的演变。国际教育组织的建议认为:“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分必须加以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这是因为“现在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之间的区别正在消失,直到最近还是属于专家禁地的许多知识领域,现在已经渐渐向普通文化开放了”。这实际上可以认为,当学习化社会的普通教育获得扩大演变的时候,它同时也意味着在发展技术教育方面的必然拓展,而职业教育的普通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之间的融通、它们之间的区别趋向消失,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失度问题。因为社会进步必然导致义务教育向初中后的延伸,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普通教育基础也会与这种延伸趋向一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它的规模必须适度,职业教育普通化自然拓展了自己的双向适应性;为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院校提供优质生源。因为趋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将同时改变其与普通职业劳动之间的关系,脑体分工的逐步淡化必将使陈腐理念中的职业教育的某些劣势演绎为优势。何况,职业教育中所创造的“基础”是否真如人们的迂腐成见一样“缺乏后劲”还是个有待于未来实践检验的判断;更为重要的是,这从根本上适应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乃至学习化社会。

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拓展。向普通教育融汇的拓展实际上同时宽松了职业教育原有的优势,职业的、专业的、技术的诸多领域都将遭遇到重新抉择发展路向的问题,或向较低层次退守,或向较高层次提升。鉴于许多职业学校已有丰富的高中后教育的经验,还鉴于学习化社会正在逐步淡化的学校间某些区别,以及校际交流校际联合的教育形势,因此,部分职业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向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已经成为可能。在学习化社会所创造的教育与相同学科专业的普通高等教育之间,那种所谓操作性技术性与理论性学术性的泾渭分明的关系,只能日趋淡化,而它们趋上与趋下的双向拓展,可能从不同的始点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拓展的依托。

向职业继续教育和成人基础教育的拓展。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比较完整有序的系统中,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要承担者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省市教育学院为主要承担者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还有师范院校的成人教育,已经创造了层次清楚完整的、学历的和非学历的教育体系。相形之下,职业教育就远没有如此的发展,或者,职业学校并没有在相应的发展中释放其巨大的潜力,反而有相当多的从业者的继续教育是在并没有太多职业或专业含量的情况下获得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刻反思我们的职业继续教育资源,包括设备类的技术资源还有懂实践的教师资源,充分使用这些资源,拓展职业继续教育。

职业继续教育,这从教育分类来看,应归属于成人教育,而成人教育,这在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念中是被作为一切教育的最高形式的,因为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毕竟最终是以成人为对象的,就此也可以认为,职业教育的拓展必须百倍地关注成人。而成人基础教育,在学习化社会,可能是一个具有了崭新意义的又意味着相当广延性的提法,它是面向成人的又是基础性的。以往,相对单纯的成人基础教育主要定位于扫盲,而今尤其是在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条件下,扫盲没有理由不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因此,职业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改造有必要考虑新的策略:农村的扫盲应当纳入与农村成人职业环境以及改造职业环境相一致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趋向于有现代职业特色的基础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应当超越传统的读写算一类定式,而且应当追求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就是在基础层次之上的发展空;城市里的成人基础教育应与城市成人职业环境一致,职业学校有充分的条件和责任向涌入城市的外来人力资源提供城市职业需要的、也是外来人力资源自身渴望获得的成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的职业特色所可能做出的社会贡献不言而喻,但职业教育自身在其问必将获得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也不容忽视;随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宽松政策的相继推出,职业教育必将以其诸多的优势特色为更普遍意义上的公民素质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职业教育论文 第32篇

浅谈职业教育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1大家对于职业教育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是家长方面。多数没有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家长表示抗拒,多数已经让孩子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家长也只表示无奈。其次,是学生方面。大多数人认为选择职业教育是无奈之举,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都更倾向于接受小初高到大学的普教之路,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是蓝领的代名词,是社会劳动力结构的最底层,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成了多数人无奈的选择,同时,各职业院校也只能无奈的接受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学生。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即招聘单位,对高等教育的认可远高于职业教育,所开列的学历条件节节提升,从专科、本科直至硕士,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家庭都希望孩子上高中考大学,从而导致了生源不足和生源质量差的现状。随着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更多人有了更多选择高校的机会,这也导致了职业教育不仅面临着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也必须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尴尬场面。而事实上,职业教育无论是作为市场经济下优质劳动力的供应手段还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必要人才供给方式,他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

2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职业院校要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和教学水平质量,与市场与技术接轨,才能逐步取得大家的信任。这里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要从三个方面抓起:

第一,端正教学目的,更新发展理念,加强职业教育的合作层次。

现在许多教学机构并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是伺机追求利益,他们的教学质量该如何保证?面对招生滑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日益严峻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有的职业院校缺乏把学校做大做强的抱负和开拓进取精神,满足现状,坐等政策。还有的职业院校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楚,这就导致了耗费教育资源的社会底层劳动力过多,而真正的高级技术人才却不足的局面。职业教育的合作仍处于较低层次仍是以劳务输出型为主。如此造成一些学校把学生当做财源,学生“进口”有钱,“出口”也有钱。谁招的学生多,谁赚的钱就多。有些地方的中职教育就是为了招生,为了就业,为了赚钱。

第二,优化师资力量。师资力量不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

理论课老师无技能等级证书,动手能力差,纸上谈兵;实习指导老师多数是从企业一线内退的技术工人,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匮乏。一些职业院校舍不得花钱去聘请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担任老师,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尤为不足。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不高,与公办教师待遇不对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都存在后顾之忧,人才引得进来,留不下来,部分学校成了避难所、中转站、培训部,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

第三,理论技能和教学设备亟待更新。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而许多职业院校的理论技能和教学设备都过于陈旧,不能与社会的先进技术接轨,这种条件下又怎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跟得上时代进步的高级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现有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3职业教育的办校体制灵活性还需提高

一些依托企业办校的教育机构,虽然在规模和教学质量上略高于民营办校,但他们的体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办校,学校就会受到企业的影响,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企业对学校的各方面的投入会多会好,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学校就随之波动;企业办校限制了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应该说企业办校的模式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计划经济,国企办校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并不畅顺,条块分割,“婆婆”多,谁也管,谁也管不好的局面也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企业办校也有成功案例,台企富士康,他们的思路非常活跃,在岗职工工休时间完成 一定学分,一边工作一边上学,一边就业一边学业,工休时间是文化理论,工作时间是实训实战,一边挣钱一边捞文凭,多好啊。

改革教学体制,实行弹性教学,如“带薪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要死搬死扣教条,要根据现代企业的需求发展和现有设备,灵活调整课程、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加快培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缓解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

4不仅要保障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更要加大投入监管

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大部分靠自我筹措,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规范性也亟待提高。一些职业院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将资金过多的用于广告宣传和招租的过程中,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生源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毫无益处。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依然存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目前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投入,随着对职业教育的规划、教育者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建设,全面全方位的投入,会达到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技术人才的目标。

职业教育论文 第33篇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会计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对会计的用人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而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如果仅仅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无法应对当前的社会要求。

1.会计教学中现阶段存在的弊端

我国的高等院校对会计的教学方式仍然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每个高校对于会计专业的教育以及教学的改革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探索。会计专业对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现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大,就目前会计专业的教学而言,虽然很多学校已经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践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模拟还是主要体现在财务会计的教学实践的环节,单独针对各类的会计财务的模拟的课程还不是很多。

缺乏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讲课、习题、考试的教学流程中,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是有所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不同,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流程,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地阻碍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知识结构偏窄

现在的教学内容都是通用的知识教育,虽然可以使得学生对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到达一定的熟知地步,但是它的整个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只是针对一些会计知识,没有和一些相关的知识相结合,在实际的会计实践中缺乏系统性。

教师结构单一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老师虽然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真正地了解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操作,使得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很片面,对学生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提供有效的帮助。

单一的考核方式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是平时上课的成绩以及最后的卷面成绩,缺乏根据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考核目的。

2.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学方式的创新

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手段,形成多途径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218将未来的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定位教学的导向,也是教学改革的必要发展趋势。而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是在课堂上,针对每章的.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技能针对性训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教育,知识的内容体系比较复杂,对于一些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那么老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于会计本身存在的复杂性以及难懂性,老师可以采用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好奇心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塑造个性化教育。

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将上课的时间进行分割,即部分时间用来知识的教授,剩下的时间作为学生的互动环节。

(一)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情绪对人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人的精神比较饱满时,在学习一种新的技能的时候就会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掌握得更快,这个时候是学生学习效率最好的时机。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着较高兴趣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

(二)完善实践化教学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专业业务的学习,整体提升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的自身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改变考试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对学生最后成绩的评定不再单单只是根据课堂的学习情况以及最后的卷面成绩,而是将学生平时的实践情况、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综合的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应用型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总结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适用性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虽然学校都已意识到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种种的因素造成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改革进程缓慢的状况,导致在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理论多于实践的现状,学校应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职业教育论文 第34篇

职业教育论文

科技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变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多重压力,如何使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以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一、商职教育面临的形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杜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高职教育将发挥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重要作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将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直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能满足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还要改变传统的实用技术型培养目标.达到技术培训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水平,既保留职教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高职教育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培养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众多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越快.生产过程及消费中的科技水平越高,人们依赖于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高。离开技术的支持,生产和消费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没有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再多、再好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难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知识不断更新,学习伴随终身

知识更新加速.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三至五年增加一倍。因此.学生必须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可能发生老化、过时的问题。所以,学生毕业并不意味着受教育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否则,注定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此外,高科技的运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人力投入逐步减少,将使就业竞争日愈加剧。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加强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给学生的除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是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教育.必须由单一的知识、技术传授转向交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与掌握技术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竞争,促使市场运行越加规范

经济全球化的运行速度在不断加快.国际间人才转移和智力流动在提速.人才的竞争同经济竞争一样,已由国内、局部的竞争转变为国际间、全方位的竞争。经济领域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把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具备竞争的优势。因此.各行各业对员工尤其是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用工行为更加理智。求职者能否被聘用,或从业者能否被继续聘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因此,人才的竞争将促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成为必然。这将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是知识经济运行中的必然趋势

走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相结合之路,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融合,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企业、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是知识经济的主力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与企业、科究机构合作机制,一方面能提高学校、企业、科究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是知识和科技成果开花结果的田野,也是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高职教育又是知识和科技成果通向企业、通向生产一线的桥梁。只有这三方通力协作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三方的有机结合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高职教育的准确定位

(一)确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要办好、办出质量.形成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观念是第一步。高职教育要改革创新,形成新的办学理念.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教学体系的确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本教育显得日益突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办学理念的定位.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体脱在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确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由于高职教育的特定职能,人才培养目标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而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及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依据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T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肩负着对一线劳动者不断更新观念的教育和提升整体素质的任务。其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职业及职业能力的准确定位

职业定位。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培养出的学生应定位在就业有一定优势、创业有较强能力、继续学习有扎实基础、发展有广阔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探索创新的知识型劳动者。

职业能力定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i个方面,即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解决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职业能力结构由两个方面组成.即个体的一般素质和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相结合。能力应该是从业者的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和从业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基础。因此,职业能力不单单是操作技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的就业能力。

(四)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

高职教育就是为市场提供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它和人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同时,市场需求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人、一所学校.其发展的空间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当地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内涵也随之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设置专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及时增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旧专业,加强与企业的广泛合作.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科学性、针对性。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首先其专业建设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各行业,实现单一的学科教育向学科综合化、模块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五)课程设置的科学定位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社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进行。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课程方案必须是开放的、面向市场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开放的课程方案,突出职业性。突出职业性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从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要遵循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应用为主旨,根据现代的人才观、教学观,结合生产、管理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加强实用技能的训练。要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实现宽基础、多方向的活模块课程结构,做到专业渗透与交叉,从而使课程设置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既有职业性又兼顾适应性。在课程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知识理论上要“够用为度”,职业技能上要“适用为本”。高职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技能,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在课程管理上.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的重点和层次,使课程更加现代化和综合化。在补充、更新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所以,依据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办好专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发展离职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目前.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中间还存在着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内部也存在着重学科性人才的培养,轻职业性人才的培养,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要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加大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转变社会上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把技能型人才视为宝贵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作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发挥专长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政策导向转变人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认识上的偏见。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先进个人和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上形成重视提高劳动者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增加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职教育是以政府或举办者出资.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职业教育法》颁布已经十余年,从高职

教育投资体制运行的结果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形成保证高职教育投资体制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直接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对高职教育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逐年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目前,各级政府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举办者和出资者.应该履行政府的职责.要解决同一地区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应提高地、市属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增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充分体现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公平。二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建设.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有效结合。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由国家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强化行业、企业和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责权利关系。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地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形成校企间稳定、互利的办学机制。三要允许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费收费标准.在高职教育步入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逐步放开对高职院校的收费限制。收费标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设置上限和下限,设置下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必要投入,防止为争夺生源出现恶性竞争:设置上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正确导向,约束不正当的收费行为。此外,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对高职教育的社会投入,包括社会捐赠和民间投资,并不断拓宽社会投入的范围和领域。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国家应制定出台有关的政策法规,促使产、学、研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真正的合作,建立起最佳的运行机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只有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功能,有效地服务企业,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途径。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等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来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很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包括:在专业建设上,建立由用人单位的专家、学校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建设研究,适时开发新专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衔接。学校开设课程要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设置,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此外,职业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其尽快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通过产教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服务。

职业教育论文 第35篇

一、目前餐饮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两高”人才,即“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要有突出的“创新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存在许多不足,缺乏科学定位;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思考、培养目标雷同化;缺乏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缺乏宣传力度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的传播。

2、师资结构缺少专业性、实践性

近些年,一些高等院校餐饮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有力地支撑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但同时也暴露出专业性不强,有些教师缺乏对餐饮具体业务的了解,教学能力虽强,但缺少实践经验;有些教师实际经验丰富,但缺少理论教学能力。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课教师数量出现明显的不足,缺乏能把握餐饮业态变化的研究型人才,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专任教师在发展规模、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应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餐饮高等职业教育中,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都很陈旧、单一。理论教学基本上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每班50人左右,以教师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基本上是进行基本的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训练。训练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最后教师总结打分。实习过程学生基本上是一线劳动者,或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单一的教学模式绝不能培养出更多的个性化强、创新素质高的高级餐饮人才。

4、缺乏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

由于社会对餐饮人才需求的增加,使得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增加幅度较快,一些教师基本成了简单的教书先生,整天忙于授课,缺乏对地区餐饮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研究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具体活动,更没有很好的机制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教师参加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后,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被封杀。

二、深化餐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我国的餐饮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既懂得经济发展规律、企业科学管理理论,又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以及餐饮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餐饮人才确实是一个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在研究餐饮业态变化过程中,注重西餐对中国餐饮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渗透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教育与企业协同发展的理念,探索餐饮高等教育与餐饮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1、建立一支研究经营型专业团队

职业教育论文 第3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渗透与沟通;衔接

逐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_和_关于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早在1985年_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提出了这一要求。1996年颁布实施的《_职业教育法》又对其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井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_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到“十五”末期要“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_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近10年来国家一直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各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这一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有两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问题;二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勾画出其理想状态。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

职业教育是针对普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与普通教育一起构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于对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类型的认识,近年来,在建构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过于关注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倾向,而忽略了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沟通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职业教育体系内的中高衔接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渗透与沟通是单向的

首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渗透表现为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单向渗透,具体表现在;一是普通文化课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转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期望通过加强文化教育达到提高从业者的适应能力的目的,这在2000年以来由国家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新开发的80个骨干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中得以体现。二是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至今深刻地影响着职业教育,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过程及教学评价,无不深深地印上了普教的痕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渗透是非常有限的。由于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这就决定了课程的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完全脱离,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目前我国大约有5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直接走向社会,这部分人由于没有接受过任何与职业相关的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二是继续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中,大约有40%的人选择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但由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职业预备教育,对社会的职业概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根据家长的愿望或学校和老师的建议来选择所学专业,结果致使许多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对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考上,同样由于缺乏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能考上哪一类学校,而对专业的选择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不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界试图努力改变上述状况,许多地方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在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相继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培训的县达到了1994个,覆盖率达到了70%,对提高农村新生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为什么只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而且仅仅局限于绿色证书培训?是希望通过绿色证书的培训,使得不再继续升学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成为现代农民吗?这是不是我们的教育者强加给农村孩子的呢?每一个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都有自主、自由的选择权利,教育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我们不否认有一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会选择回乡务农,但这决不可能是所有学生的选择,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进城务工,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这种选择提供服务,因此,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绿色证书培训,而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另一方面,目前在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似乎只是出于就业的需要,因为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以只是在农村初中实施或渗透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对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误解。在普通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从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但更主要目是为了学生能对社会的技术和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使学生更好地由普通学校向职业学校和职业世界过渡。

其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双向沟通。长期以来,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一直缺乏双向的沟通,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生则几乎不可能再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尽管我国有关文件规定,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实际上,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基本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教育结构体系的这种封闭性,制约了教育的协调发展,限制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渠道,尤其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学生一旦选择了职业技术教育,很难有机会接受高一级的普通教育。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如综合高中的出现,但目前我国的综合高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高中,实际上只是把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放在同一所学校来办,内部分为职业班和升学班,原则上职业班的学生可以转入升学班,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性,这两类班之间的沟通实际上仍然是单向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不畅

经过近10几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中高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目前的中高衔接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衔接,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资格没有统一的要求,从而导致中高衔接中的一系列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同时它又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这种高层次是在中等层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要求学生具备中级水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生源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由两部分构成,一小部分招收中职毕业生,大部分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基准的,这就造成了中高职的课程脱节,主要表现在内容重复及层次不清。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归根到底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它们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职业技术课程都占很大的比重,都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实践能力的性质和范围,高等职教都应比中等职教高一个层次。然而现实情况不完全这样。由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课程的设计又以普通高中生为基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训练都很难高过中职,甚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中职严重重复。例如某商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三年制中职与三年制高职各18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有如《消费心理学》、《财政金融》等近10门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而且课程体系、内容也基本相同,有的甚至用同一本教材。这样的问题同样发生在财会、餐旅专业。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脱节使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都受到伤害。中等职教在新形势下还摆脱不了终结性教育的束缚:高等职教则体现不出其高等的特点,质量和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二、对我国未来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我国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沟通,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开放、灵活的,能为人们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沟通

现代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还应该为各类人群提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才能的途径和机会。本来,教育类型的多样化,源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它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但是由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自成体系,缺乏相互渗透与沟通,反而缩小了人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6—18岁,从人的发展阶段来说,18岁以前,人的体能、智能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尽管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还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兴趣容易转移,身心发展还有很大潜能和空间。因此,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与沟通,使学生根据条件的变化、兴趣的转移,自主选择教育类型,是有利于个人潜能的挖掘和生涯规划的。

首先,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就应该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预备教育,把具有职业技术倾向的课程纳入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中。小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和态度,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初中阶段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的概况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选择;同时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针对某一种职业的,而是面向各行各业的。通过开设这些课程让学生建立起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概念,知道农业、工业和商业是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当代社会面临的农业和工业问题,明白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规划、设计等一般技能,同时为部分不再继续求学的毕业生提供初步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

其次,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关键在于解决各类学校之间的课程标准及其沟通。不同类型的课程,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相互之间又要建立一定的联系,以使学生既能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又有能较自由地从一类学校转入另一类学校继续学习的可能,这就要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进行课程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向学生提供加深、拓宽文化课的选修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其课程标准应与普通高中的相应课程的基础要求相当,供部分学有余力又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这样,这部分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转到普通高中继续学习。

普通高中具有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的双重职能。但长期以来,在课程目标上,是单一的升学导向,在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需求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单一的升学导向的课程不符合培养现代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在普通高中可以增设职业技术类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修。职业技术选修课程的标准尽可能与中等职业学校一致,一旦学生对此类课程产生兴趣,就有可能转到相应的中等职业学校去继续学习。当然要实现这种沟通的前提是必须推行学分制,实行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两类学校之间转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

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使生产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技术理论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那种既通晓技术原理,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要达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的岗位素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为其提供生源的下一层次教育必须与此一致,满足这种目标的初步要求,才能使两个层次有效衔接起来。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就可以满足在培养目标与人才类型上的一致性的要求。实现中、高职的衔接,符合教育规律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也能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任何类型的学习都必须以一定的“学习准备”为前提,学习准备越充分,越扎实,则在学习中就越易产生同化作用、迁移作用,学习效率自然也就越高。无论是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对他们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跳越,其培养目标、素质结构的定位与中等职业教育有重大区别。因此,要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首先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资格,既一方面要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力(基础学力是提升学习者学习层次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中级水准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类生源都达不到这样的人口要求,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体系内设计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

第四层级的教育是介于第三级和第五级之间的教育,称高中后教育。该级教育是为完成第三级教育的人在通向第五级教育或进入劳务市场就业的道路上架设的桥梁。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所学课程的内容一般不比第三级教育高出多少,主要是对第三级教育课程内容的巩固、加深和扩展。该级教育可进一步分为:为进入第五级教育而进行的补习教育(如: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中补习文化课,使之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力;而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在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补习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使之获得中级水准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和为进入劳务市场就业做准备而提供的职业培训。可见,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主要承担教育转换功能,提供各类教育的补习。

第四层级的教育机构,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附设在高等院校(相当于高等预科学校)或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采取“宽进”的招生政策,其招生面向需要接受补习教育的各类学生和人员。

确立第四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仅有利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而且有利于构建相互衔接、立体交叉的教育结构体系。“立交桥”应指多渠道的沟通与衔接,即包括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使愿意升学的学生有渠道升学,愿意就业的学生可通过多种学习就业。但是近年来,一些人在讨论构建“立交桥”时,往往把思路集中在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都能上大学方面。实际上这是铺宽“独木桥”,而不是构建“立交桥”。现行的教育体系,使我们长期面临着两个尴尬的问题:一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职业学校学生基本没有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能力(尽管可以保送少数学生升学),进入职业学校就意味着失去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未能继续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怎样进入社会就业?确立第四层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充分地发挥其教育转换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涵,高鸿.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职业教育论文 第37篇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业界一致认为口译能力/技能不能等同于双语能力/双语转换能力,学者们已经认识到职业素养是口译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但从职业教育角度,应该如何审视职业岗位能力呢?职业能力的内涵是职业教育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CBE职教课程论的核心思想是把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表作为课程的首要资源,强调学生“会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来陈述课程目标,并应用“标准参照测验”测量任务完成情况。职业教育课程观是按照围绕工作过程组织知识的过程观来构建课程,而不是按照为实践先储备知识的准备观来构建课程。职业教育的新课程模式也被冠以项目课程或者任务引领型课程。这种课程要求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由此可见,笔者认为,如果按照口译工作流程(以交传为例)来分析口译岗位(以国家二级交传口译员为例),其职业/岗位能力或者更确切说是“岗位胜任力”如表1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文军的研究认为翻译能力中包含理论研究能力,实际上理论研究能力并非翻译岗位所必须的能力,但在口笔译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理论对翻译确实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因而笔者认为口译岗位需要口译员具备“在相关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听译或视译”的能力。而在为期一年的澳大利亚高级口笔译文凭课程(以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为例)中,翻译理论课仅为一门80学时的《翻译理论基础》,而它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在相关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而无需学生进行翻译理论研究。

二、CBE职教课程论指导下的口译实践教学

职业能力准确地说应是“任务胜任力”,因而职业教育课程论认为,既然这里包含了“任务”和“胜任力”两层意思,那么脱离具体任务的职业能力是不存在的。学者也认为课程应让学生能在与各种相当复杂的职业情境交往中,特别是从自己的行为在各种复杂关系中产生的影响中取得经验。职业能力的本质可表述为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能进行这些复杂联系的人,才可称为能胜任工作任务的人,也才可能称为具有职业能力的人。由此可见,进行情景式的口译教学设计对口译教学有多重要。如刘育红认为,情景建构可以帮助课堂教学与口译活动形成一定的镜像关系,在译员的心理素质、认知能力以及职业化发展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师只有在具体的高度仿真甚而真实的工作情景、工作任务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完全真实的口译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因而本文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环节中模拟仿真的口译工作情景。CBE职教课程论对口译教学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堂设计力求高仿真度

例如:教师提前两天告知学生他们即将为CNN某记者就西非人口贩卖问题访谈节目进行现场口译。表2是基于能力标准进行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实践,师生均感到基于口译工作任务的情景式教学模式授课效果良好。一些同学在日志中写到“观看口译录像后,发现许多方面需改进,如缺乏同听众的眼神交流等”;“经历此次口译任务,学会了如何进行译前准备”。事实的确如此,在第一堂课时,学生普遍口译准备耗时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搜集资料数量有限、形式单一,杂乱无章。学生普遍认为此次英汉口译任务无需查阅中文资料,绝大多数同学对该话题的热点词汇如“蛇头”和“人贩子”等概念模糊,对于非洲的“娃娃兵”“_隶”等社会问题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知之甚少。对于主题知识和背景情况的缺乏了解给学生口译任务的完成造成了障碍。通过首次体验式“口译准备”,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在口译准备过程中的问题。到第二堂课时,同学们口译准备的时间普遍达到3小时左右,找到的主题知识材料包括音频、视频、中文材料和英文材料,话题相关知识范围也扩大不少。事实证明,如上述基于口译工作任务的情景式教学效果突出,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口译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材料选择需紧紧围绕口译工作实际

前面探讨了口译课堂听译部分的教学,这里笔者想以视译为例。我国口译界更多地把视译当作同传的分支———带稿同传。实际上,视译对于联络陪同、商务洽谈、旅游走访等场合的交传译员来说是经常碰到的,比如旅游景点文字介绍的口译、法庭上出示的文字证物的口译等。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考试认证局(NAATI)翻译资格考试3级口译将视译列为其三大题型之一。根据职业教育课程论的观点,只要是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就必须纳入教学范畴。由于视译的特殊性,输入语是书面语,而输出语则是口头语。教师对于视译材料的选择需慎重。视译的材料应该是口译职场可能碰到的书面材料,如书信、报告、公司简介等,而遇到演讲稿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同样,口译员在工作中,需要视译长篇文学作品的情况更为少见。这样的材料是不适合用来做视译教学的。对视译训练材料的有效选择直接反映了教学模式是否是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三)能力鉴定需体现职业教育要求

职业教育论文 第38篇

1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我国社会现有实际人才结构与学历水平得到均衡发展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现有的人才结构学历层次在总体上还比较低,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因此,应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学历人才,擅长科研理论的研究,同时要大力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来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发挥教育的效益,既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也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顺应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推进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各国对于学历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都极为审慎,都需要经过充分大量科学论证,并进行反复的实验验证才进行.为了顺应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结构体系应该多样化,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体系,但多样化并不排斥规范化,由于教育结构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整体,为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有效衔接,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我们也要对学历、文凭、证书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给出合理的定位,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实现自我价值.

2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作机制阻碍了体系构建的进程,约束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构建形成与发展.工作机制是顺利构建体系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没有明确自身的责任,中高职的衔接松散,职业教育脱离了与企业行业的有效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也不是很清晰,必然不能高效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能否落实到位是衡量职业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目前高职校企合作的落实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一方面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企业行业参与到学校职业教育教学不充分,不能很好的做到有效衔接,另一方面企业是创造效益作为目标,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想的效益,企业和学校的目标存在着差距,不能再统一层面上得到均衡,自然企业参与的热情就降低了.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是职业学校“一头热暠,长此以往对校企合作会产生不利影响,周期短,缺乏有效的稳定性,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3)经费支持缺乏力度.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国家注重普通本科教育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经费力度支持,经费支持力度远远高于职业教育,导致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落后,很多职业院校不能及时的建设学生需要的实训基地,没有经费让教师下企业锻炼,没有经费让学生更多的到企业实践,达不到“双师型暠素质教师数量.同时生均拨款也不能按时到位,实训仪器设备,包括基础建设经费都比较紧张,这些经费的开支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目前依然主要是国家投资为主,而企业、个人投资、民间组织的投入都比较少.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较为发达,一是由于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二是当地政府重视,两种因素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本身没有高技能的人才需求,加之有关职能部门也不够重视,因此职业教育也就较为落后,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完善对策

建立四方有效合作机制

建立依靠政府调控、行业正确指导、企业积极参与、学校大力配合的四方有效合作机制.首先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注力度,给予帮助,例如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基准,扶持特色专业的发展,政府要鼓励、监督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践教学指导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6].政府在这里的发挥的行_力一定不能过度,否则将会导致职业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模式

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做实与企业的合作,力争建立二者长期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企业支持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的对话机制.加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进去企业实习的效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保证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共同治理、共同发展、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引厂进校,引校进厂的模式,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资金投入

资金的投入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提高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水平,对于新增加的资金投入,适当向职业教育倾斜,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财政预算的比例,同时扩大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企业的投资,多吸纳一些民间的资本,保证职业学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职业教育论文 第39篇

摘 要:针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从体制、办学思路、认识、供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中等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基础素质偏低但仍具有可塑性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中职毕业的学生也建立了良好的上升发展通道,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专科层次招生为了有足够生源,降低录取标准,初中毕业生上高中读大学意愿加强,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为学习成绩较差,且没有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存在年龄小、自制力差、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特点。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存在较强的可塑性,如果能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严格的管理措施,符合教育理念,仍然可以有较好的发展。

2、教育目标明确清晰,上升通道畅通

3、社会对护理人才技能要求更高

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与品质,学会接人待物、处理医患矛盾,学会尊重患者、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职业操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卫生职业教育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从各个角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与专业技能,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卫生职业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其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知识与“三维目标”的结合不到位,学生教学教案当做任务机械地完成甚至抄写,教学过程多凭经验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的检测只通过简单的试卷检测,教学效果与期待值相差甚远,而逐渐被淘汰。

1、基础知识内容复杂,技术知识不完善

目前,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教育的现状,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含量不高 ,学习内容要么难度过大、不易理解,要么过于基础化、知识闭塞,这种参差不齐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学内容滞后或理论与实践脱节,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无法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护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做到“两手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创造学习平台。

2、教师以及使用的教材知识更新慢,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然依靠教师和教材。目前,临床护理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有时甚至会出现实验教材与实际技术操作发生脱节的现象,担负培养学生任务的教师因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疏于临床治疗,又没有进修深造,导致护理临床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慢,这就会导致学生毕业走向岗位之后难以适应护理工作的进度和要求。

3、临床技能和基础知识仍有较大脱节

学校教育不应该与实际工作发生脱离,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帮助学生对职业做出恰当的选择,利用课程或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经验,这是国家目前倡导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理念。熟练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来自一线导师的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特定情况下需要的情感态度的洞察力。然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仍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而临床经验和技术的学习等职业训练较为贫乏,理论与实践仍然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即使拥有较优异的基础知识,但因临床实际经验的严重缺乏而很难实现从学校向护理工作岗位的过渡与转换。

4、教学模式中学生仍然未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尤其是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学生不仅全面接受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思想,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被淘汰。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基于绩效的教育,依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进行预期评估,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加之教学模式固化传统,不注重技术和态度的培养,淡化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的过程中,常以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经验为主,难以充分发挥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及时消化知识,考试成绩不如意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成为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进入社会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培养模式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但学生的整体能力培养仍然停留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缺乏对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的培养

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掌握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走向护理工作岗位,但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服务意识,面对服务对象,知识和技能都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和运用。这种服务意识并非是到了工作岗位才需要拥有和学习的,而是在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由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的一种精神。然而,就目前的护理教育而言,教师教学仍然偏向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重,对学生整体的健康护理体系的服务意识并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熏陶。

总之,护理工作要求日渐提高,这就要求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职业修养、品德。学校可以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建立既可以从容就业,也可以对口升学,继续深造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

职业教育论文 第40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理论研究

一、国内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1.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体系仅局限在各个职业圈内进行,古代职业教育中, 很多受教育者都是艺徒制的,同时, 这也是我国古代保持时间最长的职业教育形式。艺徒制作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最为典型的教育形式,是奴隶制社会的统治者集中全国功匠艺人建造作坊为开端, 在封建社会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兴盛。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劳动者的职业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将“习”取其原意:练习、实践,也就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反复练习,变成自己的职业技能,并付诸于实践。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职业教育不无启示,也是我们当今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2.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总之,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它们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演变,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我们引以为鉴,不断探索。

二、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确提倡“民主主义”

约翰・杜威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心中的理想国是民主社会,杜威倡导民主主义,民主的功能,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做了细致描述:倘有一个社会,它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利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相互影响,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这个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杜威一度认为,不能仅单凭主观臆想就来制定标准衡量社会,而应以成员共享利益的多寡为尺度,还以本社会和其他社会究竟能否交流互惠为尺度。杜威强调的民主社会主要否定了外部权威原则,采用自愿倾向和兴趣原则。学校是传播社会团体重视的价值与目标的核心机构,通过学校,任何社会团体所重视的价值以及试图实现的目标便可得到传播,民主社会的维持与发展更离不开教育,杜威正是认识到教育在民主社会形成,维持与发展中的作用,才依据民主理念,逐步构建了一套实现民主社会教育理论。

2.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职教体系的主要部分是双元制,它是一种私营的与非全日制公立的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

德国双元制非常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在这种职业教育制度下,受培训者在企业里当学徒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跟着师傅学习和掌握怎样做,又以学生身份在职业学校接受教师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解决为什么,这将企业与学校教授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结合了起来,进而培养出既有过硬操作技能,又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与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人才。

双元制教学理念指导下,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课程。虽然德国的各类职业都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但却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只要符合教学大纲的难易程度,学校和企业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设置和选用自己需要的课程和教材,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不仅跟踪形势变化,而且还负责公布人才市场信息。

3.日本的终身职业教育模式

20世纪60年代,日本引进终身教育的思想,进而提出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的教育改革。

日本的终身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日本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就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构建要求对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的教育体制和学习机会进行综合性重组,明确各个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与特点,在终身教育政策的实施中注意各领域的协作与配合,以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

4.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教育”

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它提供企业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基本准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效果评估都是以动手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的。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动手,教学目标明确,以能力为教学单元,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学生在学习前阅读大量资料,自学在前,动手在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动手能力进行职业选择。

目前,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和支持下稳健发展。同时,我们看到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我们和国外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做中学,做中教”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其实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核心问题,教学改革研究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党的十,提出的“中国梦”振奋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职业教育梦”也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东.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教论坛,2006 年.

[2]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2008 年.

职业教育论文 第41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关系。面对不断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之间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二者之间的衔接与沟通,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从意,张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实践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26-129.

[2]周建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