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常用理论 第1篇

方法型、观点型、随笔型。教研论文,顾名思义,是以论证和阐述为主的。上述三种类型的公共管理类论文虽然都要求以论证和阐述为主,但在具体的写作程式上,却又有明显的区别。准确把握这种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快地写好论文,

也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那么,这些公共管理类论文各有什么重点和要求呢? 下面逐一分析。

一、方法型公共管理类论文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公共管理类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公共管理类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公共管理类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公共管理类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公共管理类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公共管理类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公共管理类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公共管理类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公共管理类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管理学论文常用理论 第2篇

关键词:压力管理;生理机制;心理机制

一、压力管理的概念

压力是个中性词,但人们往往给它赋予了太多的贬义色彩,总是把它与绩效不佳、职业枯竭、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逃避行为、工作满意度下降等一些消极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源于过度压力的症状是明显的,是负面的,而忽略了适度压力的积极作用。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压力问题,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压力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的负面效应最小化,而最大化的发挥其正面效应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压力管理是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调节到适宜的水平而不是将压力完全消除掉,如果生活或工作中没有了压力,那么也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

二、压力管理的生理学机制

汉斯・薛利认为,机体具有保持体内平衡的内驱力,当压力源威胁到体内的动态平衡状态时,机体会自动作出反应来维持平衡,但机体作出反应的能源物质是有限的,如若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机体就会失去应对持续压力的能力。

薛利把压力与机体的对抗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警戒反应阶段。当出现警戒反应时人体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会引起我们身体机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若这些状态持续时间短或及时得到了缓解,则产生的压力会成为工作的动力,反之就会出现不良影响。因此,这是一个警告阶段,用以提醒人们引起重视,及时作出调整,若忽视了或者调节失败,或者外界压力过强则会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为对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个体会竭尽所能的调用体内的各种潜能做抵抗。在对峙阶段,人的身心已经开始出现故障、发生病变的临界状态,若及时调整,增强自我力量,获得有效的支持,并可阻止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变化,并可能退回到第一阶段,否则很容易急剧发展到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衰竭阶段。在这个阶段,若人体的压力还是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或缓解,则人体的唤醒状态和免疫系统开始崩溃,疾病纷纷而至,会直接导致心理防御系统崩溃或者生命因疾病而终止。

从薛利的理论的三个阶段来看,机体对压力自有其免疫的功能,即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应对压力的存在,但毕竟机体对压力的应对是有限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必需借助外界的手段来缓解或消除压力对个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且最佳的时机就是在警告阶段就采取行动是对个体最小的伤害,而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机体发给我们的信号,等想采取行动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了第二阶段,更有甚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正如过劳死或心理崩溃导致的自杀。所以压力管理应宜早。

三、压力管理的心理学机制

1.归因理论。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位称之为归因。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该理论解释了归因的维度以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的影响。他认为,内因外因、稳定与不稳定是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人们如何归因会影响今后的成就行为。

韦纳于1982年又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失败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韦纳看来,这是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发生变化。

从韦纳的归因理论可以看出,压力的产生很多时候来自于个体的归因,如同样面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工作任务,如果把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能力导致的,则个体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把原因归结于不确定的环境导致的,相对的个体体验到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同理,同样面对升迁,有的人会感觉很开心,觉得那是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自己工作努力的结果,而有的人会忧心忡忡,考虑自己能否胜任,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之所以有很大的区别,就在于个体的归因。所以,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形成积极的良好的归因。

2.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源于弗里德曼和弗雷瑟做的一个试验:他们派人随即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他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从这个试验里我们知道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的登上高处。

从门槛效应中可以给我们很多压力管理的启示,有时候压力的产生往往也和个人或组织不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关,超出个人暂时能力范围内而又无法达到的过大的目标,肯定会使自信心受挫,而且也会影响工作绩效等,所以,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当像登门槛一样,一步一个台阶,通过小目标的完成来实现最终大目标的实现,通过提升自信心来缓解压力。

3.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最早源于希腊神话。但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津。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暗示有利于压力的化解,而消极的暗示会加深压力的程度,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暗示。

4.群体动力学理论。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 ,1942)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家。他指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具有格式塔的特征,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此即勒温提倡的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理论。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P E)

其中,B:Behavior 行为;P:Person个人;E:Environment 环境;f:function 函数。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勒温认为,压力是“动力场”的产品,所有的个体或组织都处在一个充满动力和阻力(如压力)的场中,这些力量会阻碍或推动个体的行为,以维持动力场的平衡,但如果缺乏这种限制力就会使行为朝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勒温的理论,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维持一种压力的平衡,如果没有压力,个体会感到极度枯燥,没有目标,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压力管理就是把压力调整到适宜的水平。同时,个体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对于压力的管理不仅仅是个人,还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对他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英]瓦莱丽・J.萨瑟兰,卡里・L.库珀.战略压力管理――组织的方法:第1版[M].徐海鸥,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0.

[2][英]_・皮尔比姆,马乔里・科布纳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第1版[M].廉晓红,贺靖文,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

管理学论文常用理论 第3篇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日常管理 作用 实践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水平与特色是一所大学除了专业学科优势之外最重要的竞争力,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直接反应了高等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效率。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为亲密的好朋友,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着,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还有许多其他的非本职工作落到辅导员的肩上。为了适应新时期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寻求科学、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方法特展开本研究,并将笔者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职责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管理。大学辅导员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直接作用于管理和教育的客体,即大学生,以实现教育与管理的最终目标。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其需要辅导员在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其进行积极、明确的指引,从而使其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大学辅导员的指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外,辅导员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表现为:其一,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为直接与主要的管理者,也是他们最亲近的管理者。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他们为学生处理的问题也较多,从而加深了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的信任感,这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其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故而,高校对辅导员的要求极为严格。高校辅导员自身需具备良好的思想修养、丰富的教育经验,其在处理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上能够有独特的见解与方式,他们能够较为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促进其和谐、全面发展;其三,辅导员长时间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线,其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身份,科学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为其灌输积极、健康等思想,对其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使其走出思想误区,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2. 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随之提高,其要求现代大学生不仅应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备较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高校辅导员应坚持科学发展观、适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创高校辅导员工作新篇章。

首先,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详细的了解外界世界,以获取信息和增长知识。大学生属于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在上网了解外界世界的同时,其伦理观念、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等必然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针对上述现象,高校辅导员应充分了解、并积极面对上述现象,运用各种方法、趋利避害,创新工作方法、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促进其积极、健康人格的养成。

其次,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实际问题。现阶段,社会的各种压力在大学投射,加之学生自身成长环境和个性心理等因素,极易导致其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不良情绪,严重的还将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细致了解,并积极做好心理咨询等工作,组织学生定期参加有关心理方面的讲座与会议,使其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进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抗挫折能力。

第三,充分重视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并使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逐渐多样化和密集化,社会化趋势明显。上述趋势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为学校与学生带来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从另外角度来看,上述趋势也为学校与学生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致使学校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基于此,辅导员应重视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与安全意识,提高其防范能力和整体素质。一方面,学校可定期开设法律和安全知识讲座,并聘请相关专家与学生展开交流,从而使大学生从中受益。另一方面,新学期开始时,辅导员可对新生讲解高校与中学的不同,使其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并向学生开展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的生命教育,增强其珍爱生命意识。

3.小结

参考文献:

[1]张世杰,孔冬青. 学生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创新初探[J].农业教育研究,2011(2):40—42.

管理学论文常用理论 第4篇

1 管理理论概述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

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成型的管理理论,但是管理思想已经开始渗透在人们的日常实践中。中国古代提倡“守常”、“守则”、“循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得贤人,国无不安,失贤人,国无不危”,重视人才,重视教育;以和为贵,注重团结人才,发展良性人际关系;讲究法治、守信,且凡是预谋在先,做好调查预测。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人本发展,在管理中的表现即为突出民众的管理,将管理与人的生活实践、宗教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管理理论产生阶段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厂的管理问题不断被提出来,这促使了管理学的诞生。这一阶段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提出了分工理论,探讨分工与协作处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泰罗提出了任务管理法,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韦伯则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在此之后的林德尔·厄威克则总结了前人的成果,进而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管理原则,即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更加突出行为科学,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试图通过心理、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其中又以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为代表,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行为范式。

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2 管理理论在大学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现状

管理思想为主

目前,各大高校较少采用管理理论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一些高校只是将传统的管理思想融入大学生管理中,没有真正将科学的管理理论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班级管理、行为管理及教学管理,所以管理理论在大学学生管理中的运用还只是一种意识。

忽视学生主体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仍然以教师为主,以教育管理者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主体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学生还只是被管理的对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可操作、可借鉴的模式,还只是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教学为主、管理为辅的错误观念。

侧重资源管理

部分高校开始意识到管理理论对大学学生管理的意义,并着手落实管理理论的实践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运用的情况来看,激励管理、期望管理、需要管理、时间管理等占主导,主要突出学生管理中的资源管理,较少涉及其他层面的管理,致使管理效果不明显、学生不良行为屡见不鲜等情况出现。

缺乏系统性

大学生管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系统,需要强调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仅仅满足于某一些方面的管理,没有将管理理论贯彻到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开放的管理系统,导致大学生管理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3 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大学学生管理原则

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大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学校的各项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只有牢牢抓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协调发展。

管理主导的原则

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管理主导的原则,制定管理标准,区域管理与整体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并实现定时考核、按时评价,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良好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奖惩结合的原则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坚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法治教,合理进行管理,强化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做到严慈相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管理过程中,以奖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能力,使用剥夺式惩罚,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科学性与教育性的原则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突出强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把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完善组织管理,在集体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协调统一好教育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管理目标。

4 管理理论在大学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加强分工管理

一是明确自身职责。教育管理者应该对学生管理进行合理分工,实行承包制,把每个管理环节的主要内容与管理者挂钩,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二是不断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管理不仅是教育管理者的工作,还是普通教师的义务,只有充分利用有效条件,才能实现好、落实好大学生管理工作。三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分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不断矫正,总结出一套适合大学生管理的有效办法。

加强目标管理

首先,制定学校管理的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价值观的发展,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有根可循,有理可循。其次,将总目标下放给各级学院,让学院根据各学院的具体情况管理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最后,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围绕班级成员确定奋斗目标,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及心理。/

加强组织管理

一是重视学生的常规管理。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不断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各个方面的需求。

二是推行平行管理。把全体学生的管理与个体学生管理结合起来,突出强调教育性与科学性,以集体的形式影响和教育个体学生,同时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管理来推动全体学生的管理。

三是实行民主管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学生则是重要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主?的自觉性,调动其积极性,开发其热情,让学生融入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最终目标。

管理学论文常用理论 第5篇

[关键词]标杆管理;学校管理;管理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管理工作的成败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提高学校的管理绩效和管理水平。标杆管理理论产生于质量管理中,其旨在于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是教育界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引入标杆管理理论,促使学校能够吸收外界最佳的实践,以此持续改善学校的管理绩效,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标杆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价值分析

标杆管理是一种渐进式的管理方式,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过程。标杆管理要先选择“最佳实践”作为标杆,全面地剖析自身,找出自身与标杆的差距,之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本土化的改造“最佳实践”,使其真正运用于管理工作中,提升组织的管理绩效。首先,标杆管理理论利于推进学校开展自我评估的工作。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剖析自我及与“最佳实践”的对比,来分析学校自身与其他学校的不足,进而对自身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运用标杆管理理论进行对比,利于学校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价内容更为客观和科学。对学校自身的评价,其旨在于推进学校的改革与进步,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分析和审视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二,标杆管理理论利于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正如个人要学习一样,组织也需要不断学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更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以此来向学生传授知识。标杆管理理论能提高管理过程的效益,其需要单层面修正和吸收新事物的双向进行。所以,标杆管理理论有利于学校构建为学习型组织。第三,标杆管理过程所构建的人际关系网利于推进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工作具有流程性强的特点,各个部门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学校各个部门之间要编制一个工作网,缺少任何一个部门,工作就难以顺利完成。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各个部门联系不密切、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等,导致了学校出现重复工作情况,无形中浪费了人力、财力等资源。标杆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要紧密联系、有效沟通、确保信息流动。

二、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了行业的局限,大量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被运用于教育领域。改革组织内部的管理过程,使得组织管理效率达到最佳,这是学校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学校渴望一种科学、可行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工作,标杆管理理论利于提升学校管理的绩效,改善学校组织工作的流程。因此,选择标杆管理理论势在必行。首先,从学校所处的环境来看,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人们开始担心和关注教育质量问题。标杆管理理论是由美国施乐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所提出的理论,其关注对象是产品质量,其是为提高产品质量而产生,只是最早运用于企业。在学校教育领域,这种理论与质量活动联系起来,如教学评估中目标实现程度、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程度、教学方法等,这些评价标准最终指向为教育质量。因此,在人口增多、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教育质量有所担心,就有必要引入标杆管理理论,促使学校注重教育质量管理。其次,从学校管理成本角度来看,标杆管理理论利于节省学校资源并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在实施标杆管理过程中,需要准确核对及计算成本、花费等数据,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计算成本与效益的比例,达到最佳效益,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贯穿这一理念。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有限、教育资源不均,把标杆管理理论运用于优化教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学校在管理中容易获得有效的管理经验,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和效率。第三,从国家政策支持角度来看,组织运用标杆管理要先有对管理活动的充分自,使得组织能够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等。长期以来,学校管理和各项政策决定都是以政府为主,而学校成为了执行政府命令的组织。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政府这种管控过严的制度暴露了种种弊端,使得学校缺乏自主性、行政低效等。因此,要改变这种教育管理局面,政府在政策上逐渐放权给学校,使得学校成一个有鲜活生命的自我发展的主体,为标杆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创设了较好的政策环境。第四,从未来学校教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教育的开放化、应对教育竞争的激烈化,各个学校如何在竞争中胜出,关键是看自己能否管理好学校的各项工作,确保教育质量。开放化的管理是教学与科研的有力支撑,学校要以更为开放的态度与高水平的组织进行交流,了解和借鉴优秀学校的管理实践,把其引入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这必然会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也决定了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三、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原则

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来管理工作,则往往被误认为简单寻找标杆对象,并对其进行研究,之后把标杆对象的管理经验照搬到自身的管理中,这样做的结果是换回一大堆毫无意义的数据及资料,对学校管理现状的改善毫无意义。因此,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来开展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学校是教育组织,标杆管理理论的运用肯定与企业有所不同,学校管理工作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还要坚持标杆管理的原则。教育发展规律指出教育要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学生能够全面个性的发展。同时,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脱离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其次,要符合学校教育管理规律及基本原则。学校管理工作目的在于协调学校有限资源来实现高效益的教育。标杆管理理论则是要寻找最佳实践,进而创造最大化的效益,但一味地追求效益最大化难以使学校健康的发展。一定要把标杆管理理论置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思维框架之内,把握学校管理的规律,使得学校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个体功能之和。同时,在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还要遵守教育管理工作高效性、整体性、民主性、动态性的原则,使得标杆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领域活动和范畴内发挥作用。第三,标杆双方要遵循相互学习的原则。在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学校与标杆对象要建立伙伴关系,并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学校要依据自身情况来吸取精华,不能直接套用到管理工作中。学校要明确哪些信息是管理工作需要的,知道如何学习标杆对象的管理方法,最终使得变为自身的管理经验。学校要积极探究标杆对象的成功经验,注重对其管理方法及管理内容的思考与分析,借鉴其管理过程,精确对比自身情况与标杆对象的差距,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标杆信息的作用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启发学校如何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双方要相互进行交流、学习和借鉴,来开展管理活动。第四,标杆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开展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寻找“最佳实践”或分析自身与标杆对象的差距,不论是改善管理工作或信息反馈及评估,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学校剖析自身的管理问题时,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客观分析,不能想当然的推测问题;选取“最佳实践”时,要实事求是地区分析与标杆对象的可比性和相似度,不能随意估计情况;评估各类信息时,运用科学的分析法来评价标杆管理的结果。标杆管理理论之所以被广泛运用,正是因其实施是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各个环节都是精确化、数字化的。因此,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时,要注意把实事求是原则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之中。

四、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实现途径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学科、新教学方法等,管理工作上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学校要运用有效的标杆管理理论来深入研究,吸收外界最佳实践,持续改善并提升管理绩效,并提出了新对策来适应形势的变化。

(一)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具体步骤

标杆管理相对灵活,不同的领域或行业会有不同的程序,同时标杆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具有步骤如下:首先,要了解学校现阶段的情况。每个学校都处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要想改善和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就要先对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其宏观环境是指国内外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等,而微观则包括学校的人力、财力、教学资源情况等。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正确定位组织,不同的学校因自身发展历史、资源和服务领域有所不同,学校要首先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其次,要确定标杆管理的对象。学校分析其现状之后,学校的管理者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粗略定位,拟定标杆管理的内容,提出学校的那些部门或领域要实施标杆管理类,并要找出具有的参照目标,选定了标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就能够确定比较所需的资源了。依据相互学习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可选取一两所学校作为“最佳实践”,要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第三,要收集标杆对象的信息。学校选取标杆对象之后,要对标杆对象进行审视,如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发展策略、教学模式等,可通过调查或访问等形式来获取数据和信息。同时,要深入了解标杆对象的最佳实践方式,要同时收集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数据,还要注意挖掘学校自身的信息,最后进行汇总,以书面或电子形式保存。第四,要分析与标杆对象的差距,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确立标杆对象之后,要与标杆对象的最佳实践产生过程进行对比,客观地分析学校现存问题的性质、类型及原因,寻找出差距所在,识别出影响管理绩效的关键因素,明确要追赶的目标及收到的效果。同时,依据分析结果,与标杆对象进行沟通,获得标杆对象的指导和帮助,并制定出具体的改革方案。

(二)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具体实施

学校管理工作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其有学校整体管理、不同层级的管理、各个学科的管理。因此,要依据不同的层次和方面,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角度来阐述标杆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要针对整体管理来寻找标杆对象,选取多个学校的管理模式为标杆,重点考察这些学校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的建立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分阶段与自身进行比较,找出自身所缺少的环节或不足的地方,分析标杆对象管理各环节的实施原因及运用的原因。最后,选取适合学校发展的模式进行改革;从中观管理的角度来看,不同层级的管理部门标杆选择,可选择同学校的不同部门,也可以选择不同学校的不同部门,要依据各层级的自身发展程度决定。对于管理制度较完善的部门,可选择不同学校的相同部门为标杆对象,而这个标杆对象的管理制度要比本学校的更为科学。以此为标杆,来考察部门管理工作的思维模式和策略,管理制度及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与自身的部门形成对比,找到不同之处,依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加以选取,达到标杆管理的效果。对于发展一般的部门,最好选择组织内部的部门为标杆,学习和模仿组织各层级的管理工作的举措,因为组织内的管理工作有较多相近的地方,这样选择标杆既节省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从微观管理方面来看,一个学校每门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力置有限,其选取标杆对象要区别对待。对于有些优质的课程,要选取比其课程更为高水平的学校,来重点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找出自身的课程管理差距,运用标杆管理来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对于有待提高的课程,可选取标杆对象可是一个或多个学校,进而实施标杆管理完善课程。

【参考文献】

[1]帕特里夏•基利。公共部门标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露萍。标杆管理在高校中的运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杨光辉,王慧英。试论“标杆管理理论”在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与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