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第1篇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良好的备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性;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运动强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只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还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育在当下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体现在以下几点:是否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等。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实现这些教学要求,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但是,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很多教师对于自己的备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往往只是抄袭和敷衍,为了应付学校的常规检查而做,忽略了备课的重要性。没有课前的认真准备,课堂教学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和体育专业的理论学习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吃透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确定每节体育课的三维目标,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投掷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投掷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就会没什么兴趣,教师反复多次示范和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无趣。所以,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生在平时常用的一些投掷行为导入到投掷教学中,由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把生活引入课堂”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与传统单一的竞技体育相比,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这样的改变也需要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方法。

(二)认真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教学活动,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重难点知识逐一化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备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采用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要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于比较活跃的班级,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游戏或者竞赛环节,以激发学生的疑问为主,在控制学生情绪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参与意识;对于比较踏实稳重的班级,教师可以多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就是有效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训练。因此,我们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还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关心学生,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出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关爱,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把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转移到体育训练当中来,积极投身到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当中。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产生对教师的钦佩和羡慕之情,随后学生便会积极地去接受教师布置的各项训练任务。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联系日常生活进行体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如走、跑、跳、平衡等,而这些体育技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在进行系统的体育学习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体育活动入手,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亲切,产生主动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二)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为依据,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设疑解疑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比起单一枯燥地讲解来,学生的兴趣明显要高,尤其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尤为有效。

总之,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总结,将对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第2篇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使我国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由此也就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时期,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数学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其教学意义不仅在于为了应试,更能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近些年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作用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叠加,“六步式”教学模式逐渐被赋予了高度的关注,凭借着对小学生主体地位的还原而在诸多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将“六步式”教学方式纳入到现代小学数学之中,既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学生数学思维拓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六步式”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活跃课堂,使得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小学数学“六步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述导,即情境导入,在进行导入时,设置质疑,在突出本节教学中心后,根据本次学生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与教师共同进入课堂学习。疑问式情境导入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得学生懂得本次可呈现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感受到本次学习的重心。学,在“六步式”教学中学为自学尝试,其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接受教师指导后,主动将知识进行转化,按照教学目标学习相关例题,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自学尝试中,可以根据教师列出的相关问题编写题目,自己首先进行尝试,待了解解题思路后让其他学生解答。与此同时,教师可组织小组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得出答案。议,即展示交流,对学习重点进行点评,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待小组学习后,可选择合适人员,对题目解析,向众人解答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在解答问题后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认知,经过其他同学再次解析,巩固数学知识运用。练,即再次尝试,练习课程学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练习,学生可查找到知识不足点,并在练习的基础上,得到巩固。教师在再次尝试过程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可针对个别学生辅导。评,即师生总结,学生可自我总结本次学生状况,整理整节课程的学习资料,教师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尽量提高教学效率,个别对知识掌握不到位的可利用业余时间向学生讲解,尽量保持整个班级学生水平相差不大。测,达标检测,定期实施间歇,反馈本阶段教学效果,查看学生达标程度。

二、小学数学“六步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价值分析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教育不仅可以塑造人类内心世界,更可以通过教育传递人类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建设民族大团结。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各学科教育皆参与到教育改革浪潮中,小学数学积极贯彻落实改革政策,不论是在基础知识教授课堂中,还是在数学练习课堂中皆进行改革,以便于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有效性。与此同时,在实施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六步式”高效课堂模式应运而生,学生在导、学、议、练、评、测六步环节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细化数学教学课堂更加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突出现代教育的优势,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现“翻转”课堂的目的。按照“六步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转变教师教学思想意识,将高效课堂理念深刻植入教师的教学思维中。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共同探讨,通过交流就会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其次,实施小学数学“六步式”高效课堂模式,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特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利用教材的同时脱离教材,将课堂教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但尽量保证公平性,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当学生掌握知识后,在作业布置中可实施课外阅读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开展小学数学“六步式”高效课堂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师生之间对于教学资源研究,深刻挖掘资源价值,搭建师生互作合作教学方式,转变学生以往对数学的偏见,进而更加热忱投身于现代教学之中。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第3篇

一、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的学习,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那么兴趣要怎么培养呢?首先要试着摆正心态,清楚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开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历史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指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及运用,涉及到对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的运用,也是能力的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二、精心安排课堂结构,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

(一)吃透教材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掌握历史阶段特征。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这是上好一节高效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是 “严”与“活”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肯定正确答案,及时纠正错误的答案。

其次是 “疑”与“释”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合理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如何合理的开展课堂讨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命题是关键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3)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实效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对原来小学低年级思想品德、科学、社会、生活等学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原来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思想品德、社会等学科进行整合而产生的,课程设计努力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和在一起。面对全新的品德课程,任何把握其综合性,上好综合课,是我们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开发品德课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品德课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教科书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但它又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要摈弃教科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认识。

如何有效地使用各类课程资源呢?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自主整合”,即将教科书的课程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为教学服务,“整合”不是“拼合”,而是有机地“结合”。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可以肯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小学品德课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使其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优势是:

一、丰富了课程资源,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教育论文,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带来了课程资源的变化。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共享性,它极大地丰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不再是单一的书籍、教材,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加大了课堂密度,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动画、图像、文字、音乐等音频、视频信息的融入,多方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有利于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再现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办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条件。例如,我在讲《宝岛台湾》一课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播放台湾风景图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看的这些图片美吗?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个地方还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去领略的风光呢?这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台湾的美丽,激起了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cssci期刊目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整合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在学习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所需要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分析的能力。根据课堂要求,学生能够将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进行筛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整理的能力。学生将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加工整理,用于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总之,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资源共享等特点,能够满足品德与社会包罗万象的课程需求,使信息技术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发挥优势。但我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完成和持续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激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的信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奔腾而出。现结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我的祖国多辽阔》教育论文,谈谈自己的一点实践做法。

(一)利用多媒体营造激情氛围

小学生由于受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热情、真挚、善良,心弦一旦被触动,情感很容易被激发,能表现出强烈的爱憎。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激发学生情感方面有其显著的优势,它可以把音乐和图片协调地融合在一起,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达到诱发学生情感参与的效果。

课始,伴随着学生熟悉的《龙的传人》音乐地缓缓响起,大屏幕上出现了从网上搜索来的雄伟壮丽的长城、秀丽神奇的黄山、碧波荡漾的漓江、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学生慢慢地溶入到旋律当中,陶醉在动人心悱的音乐声中。面对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学生发出一声声的赞叹,心中情不自禁地涌动起作为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龙的传人的自豪之情。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多媒体网络播放的音乐和呈现的画面像磁铁一样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心底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并为接下来文本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同时,“想进一步了解伟大祖国”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转向了对文本知识积极自主地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动情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时间和空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动静搭配,弥补教材中插图和文字说明的局限性,使呆板的画面生动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活现文本内容,让学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接触到的事物、现象或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以此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他们心中的情弦。

在“祖国幅员辽阔”这一版块中,文本只提供了一幅图,单靠这一幅图片,是很难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为了弥补文本中这一空白,我精心制作了“徒步旅行”,比较和感受四个行政区差异的活动。

首先,我问学生们:“我们湖北省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都齐声回答:“春天!”然后,我马上追问:“黑龙江和海南是什么天气,你知道吗?每天早上8:00,我们已经到学校里上学,新疆的小朋友却在干什么,你想知道吗?请随教师一起去看一看教育论文,看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第5篇

关键词:讨论教学;准备战;预谋战;战后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的讲解充斥着整个课堂,甚至还存在拖堂问题,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普遍存在抵触和消极情绪,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为这种现象吹来了一股清风,打开了现代素质教学的新局面。

有效的课堂讨论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主动思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的课堂讨论教学,以讨论调动氛围,每个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可以培养学生探寻真理的精神。有效的课堂讨论教学,以小组团结集体,通过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可以提升学生团结集体的意识。有效的课堂讨论教学,以交流开发思维,学生探讨交流,自由发言,可以开发学生积极能动的思维。

那么高中语文的谈论教学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讨论教学,需要打好准备战

任何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做好课前准备,不能进行没有计划的教学,讨论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更是要谨慎、周密。教师要布置好每一堂课的课前预习任务,方向、问题、计划都要一一详细地向学生讲明,明确要求学生要认真准备、切实完成。讨论前一定要对于学生准备的功课加以检查,没有准备,或是准备不好的都要提出相应的警告和处罚,使得每一次的讨论都是有准备、有成效的。

二、讨论教学,注意掌握预谋战

讨论教学的进行又是有计划、有谋略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次的讨论教学。讨论教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味地谈论,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淡下来,还是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竞争、辩论、协同、创新等多样的讨论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高涨。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第6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专业为学习主体”的中职学校,像语文这样的文化基础课常常被忽略,几乎是“靠边站”了,这种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基础教育被忽略的现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局面,如何提高语文的教育效果,有效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近期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职高语文课堂的特殊性

在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中,职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差,语文基础可想而知,而且大部分学生进职业高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所以对学生来说,他们极易产生一种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的思想。职校生源素质差,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淡薄、行为习惯差,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不用心思考,有时候还会表现出一些不符合常规的动作行为。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可能借此机会在一起聊天、起哄,最后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结果是一问三不知。课后练习和平时作业,学生是能不做就不做,因为没有考试成绩的压力,所以学生大都在逃避。

作为职高的教师,也是要按照规定和学校进度,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也不能把主要时间用在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上,还需要兼顾教学任务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不敢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目前提倡的讨论法和问题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学生不会和不想回答是两个主要的障碍,教学易陷入僵持局面。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法。

从以上因素考虑,目前职高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教师讲和学生听两个方面,没有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产生了一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状。

二、利用现有教材,大胆创新,构建新的课堂模式

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一名真正的教师,其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自主构建知识,最大程度地激活思维,培养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在职业学校中,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其应用性。所以语文教师应根据各自学校的培养方向,勤于思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质疑、分析、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为其将来踏上社会奠定基础。

三、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人文教育应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后直接踏上工作岗位,所以语文教师应将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人生的舞台。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减少其厌写情绪,激发其写作兴趣。一是采用灵活多变的作文形式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中职作文教学不能像中学那样着重训练三种文体的写作,而应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以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作文的内涵。周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体裁不拘,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可以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之中。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会得到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激发兴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如班级活动计划、班级规章制度、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的写作能力。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二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状况,教师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不像对待一个作家的文章那样去苛求,要学会用“放大镜”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词语的恰当运用,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总之要多些表扬,少点批评;要勤于讲评优秀的习作,促进写作技巧的交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可以组织文学沙龙,定期活动,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可以成立文学社,发表学生的习作,增强写作自信。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得以提高写作兴趣,并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第7篇

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小学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教学观。传统教学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即所谓课堂教学,无非就是传递书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现代教学观则主张,任何教学现象都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把教学的性质看成是一种涉及三个维度的对话实践:学生探究和理解教材的含义,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体验多元见解的碰撞,学生的自我修养。随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后一种教学观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并努力加以实践。在此基础上,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见诸于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障碍等种种复杂的原因,教师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低效教学的现象仍随处可见,本文试结合自己作为高中历史教研员的听课实践,例举如下:

1、避重就轻,教学的重心游离于教材主体知识之外

【课例】一位高三教师在讲授第六章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专制统治的加强”时,大讲特讲明清时期的朝代特征,还列表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比较,结果用去时间30分钟,并且由于整个过程以教师讲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无奈之下,教师只得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讲授第一节的实际内容,导致课堂结构不完整。

在《中国古代史》每一章的开头,教材编写者有意识地对当时的中外历史作了对比,教师在展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前适当解释当时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以使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中国历史,无可厚非,但教学时间不宜安排过长。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集中程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步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状态最佳,最后15分钟思维活动水平又呈逐步下降态势。根据黄金分割定律,45分钟乘以应近28分钟。这与现代心理学和统计学研究的成果也是一致的。这28分钟应定位在学生思维水平最高阶段。用这最有效的时间干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这28分钟应当消费在一节课最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上,消费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上,消费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上。

或许是教师对中外历史发展阶段特征较为熟悉的缘故,讲起来头头是道,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史实还缺乏了解,难以建构新的知识,因此,在尚未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的情况下,教师不宜操之过急,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基本的学情,否则,只能收事倍功半之效。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学情的严重忽视,上课前缺乏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对策:教师要精心备课,对每节课要做科学的教学设计,即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评价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2、过分依赖多媒体,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能力弱化

【课例】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中_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一节内容时,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除提供了一节课的知识要点以外,教师还展示了不少相关的历史地图、人物、遗址等历史图片,但教师对这些历史图片的运用比较单一,对战争爆发的原因、重大战争的过程、人物在事件中的特殊表现等缺乏必要的语言描述,教师对历史人物、事件等的理解不够到位,教师自身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情感淡漠,未见脱离教材、多媒体进行的精彩描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抬头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当前,随着一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添置,许多教师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上课,很少或者再也不写一个粉笔字。历史教师采用多媒体上课,固然能极大地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特别是历史课通过展示历史遗址,人物图片,视频录像材料等,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时空世界。但是,对多媒体依赖强了,教师应该要记住的知识和概念,现在因有了多媒体辅助就不去用心记了,图片多了,教师必要的讲解少了,教师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渲染历史氛围的能力弱了,使学生无法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感觉,有血有肉的历史往往被抽象成教条化、过于理性化的结论、知识要点。为了避免讲述的麻烦,有的教师干脆直接将历史人物的简介、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等内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自己看。另外,由于教师在操作多媒体时翻页过快,以及呈现在屏幕上的文字模糊,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录、掌握和理解。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应有的心理、思维、情感等交流产生了障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下降。

对策:教师尝试每周上一节不用多媒体的课!

3、过分遵循教科书的编写顺序,对教材的处理机械、呆板,扼杀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例】在学习高三《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时,一位教师严格按照教材提供的顺序来实施教学。一句“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这种大发展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与先秦相比,秦汉文化具有以下几处特点”作为开场白后即导入了新课,在概述了秦汉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统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四个特点之后,接着具体介绍了秦汉在科技、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等方面的具体成就,不久就宣布下课。

这样处理教材行吗?为什么不先介绍一下秦汉文化的具体成就,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出几个秦汉文化的特点来呢?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习惯于按照教科书编写的顺序来开展教学,习惯于从教科书给定的事实得出的历史结论,过分追求学习内容的权威性,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以教科书编写顺序为教学顺序的教学过程,人为地割裂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过程,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在总结史实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的可能性被抹杀,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了限制。我们知道,知识是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思维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形成历史认识过程中的思维空间,首先取决于能否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事实上,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朝代的文化成就时,如隋唐时期的文化、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师遵循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先介绍史实,再在学生基本掌握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诱导学生概括相应朝代文化的特点,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办法。

对策:教师要精心备教材,更要精心备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或及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实行变式教学。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一定要将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是否有利于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放在第一位!

4、不敢突破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定势,不从新的视角发现教材中所包含的新因素

【课例】在讲解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中的“戚继光抗倭”内容时,教师对教材中提到的“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那时候,明显发展的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没有作深入挖掘,没有对倭寇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合情合理的全面分析。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明朝倭寇产生、消失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无从谈起。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目前我省高三文科班仍在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虽经多次修订,却始终无法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在不少历史问题上依然停留在陈旧、过时或片面的观点上。倭寇问题即为其中一例。事实上,导致明朝倭患愈演愈烈的原因并非教材所说的那么简单,问题的根源恰恰就在于明朝政府推行政策的偏颇,倭患的消失也并非仅仅是因为戚继光们的抗倭斗争,正如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在他的新作《国史概要》中所指出的:“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是明朝政府逐步放弃了海禁政策。…明世宗去世后,明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教师对教材的简单化处理折射出教师的阅读面不宽,教师对最新史学新观点陌生,吸收新史学成果不及时。

对策:教师要与时俱进,多读些新的专业书籍,及时吸收最新的史学观点,并能做到“读以致用”!

5、教学评价意识不强,评价不及时

【课例】一位教师在上中国古代史“随唐制度的革新”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借助于多媒体对教学的知识要点作了精当的概括,讲解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还不进引入一些典型史料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离下课还剩下约三、五分钟时,教师讲完了全部内容,最后未作小结,剩余时间就让学生自学。在最后的剩余时间里,教师既没有让学生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利用课堂宝贵的时间进行课堂测评,更没有布置课后作业。